APP下载

安徽省科技创新带与产业承接带协同发展研究

2022-11-08杨国才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皖江全省科技

王 英,杨国才

(1.安庆师范大学 图书馆;2.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0 引言

在安徽省域发展战略定位中,有2个重要的战略支点:一是以合肥、芜湖、蚌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打造一条纵向的科技创新带(简称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二是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依托,打造一条横向的产业承接带(简称皖江产业承接带)。在地理上,这“两带”形成了“丁字形”交叉,有重合也有分离。基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安徽省在新一轮区域大发展中,必须正确认识“两带”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合理利用。即要思考:合芜蚌科技创新带如何回应皖江产业承接带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皖江产业承接带如何吸纳和转化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的成果?

目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题,研究成果可以分为3个方面。

(1)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Solow[1]虽然把技术进步引进了增长模型,更确切地说明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在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这是索洛模型的缺陷。随后出现的新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内生化。Romer[2]将经济增长的源泉由外生转化为内生,从理论上说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对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作详细的分析。高俊莲等[3]探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王念纤[4]分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大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相互间的作用机制。

(2)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在地理上的关系。Gerald等[5]认为,产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有重要促进作用。Beat等[6]研究证实,欧盟中心的科技投入对创新、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邬滋[7]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机制。王广凤等[8]利用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工业产业集聚及科技创新2个指标体系的面板数据,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聚集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性,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存在梯度差异。

(3)关于科技创新中心与制造中心的关系。唐杰等[9]回顾“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变迁,进而分析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分离的世界经济格局。N Rosenberg[10]认为,世界制造中心不一定是世界科技中心。刘刚[11]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分工,因而科技创新中心与制造中心呈现出逐渐分离的态势。

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关系,以及科技创新中心与制造中心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鲜有对省域层面,并且较少关注科技创新与产业承接的空间关系。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将地理因素与政策因素结合起来,主要建构了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的互动发展机制,并将这“两带”建设纳入统一的省域发展战略框架。

1 科技创新与产业承接的互动机制

科技创新与产业承接是2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进程。一方面,科技创新能提升产业承接竞争力,促进承接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产业承接经由技术溢出效应、技术需求刺激,促进科技创新。

1.1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承接机制

科技创新是由2条路径促进产业承接。一条路径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吸引产业转移。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将在一个特定领域内孵化新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地理上形成企业集聚的现象。集聚区内产业链比较完整,企业的配套能力更加完备,由此不断吸引区域外企业向集聚区集聚,而现有企业获取更高利润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又将吸引更多企业向集聚区聚集。与此同时,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要素集聚的过程。科技创新借助其强大的网络效应,又可以使创新知识在企业之间扩散,从而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而企业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带动要素的提升,同时对区域外的优质资源产生吸引力,加速向区域内集聚。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将极大地增强产业承接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过来。产业集聚的最初形成过程,就是分散在周围地区的相关产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逐渐转移到该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企业为了追逐规模经济逐步向该地进行产业转移,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

另一条路径是科技创新增加新技术的有效供给,促进承接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有着强劲的需求,而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将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降低生产成本。这种科技创新效应,同样会惠及承接而来的产业,从而有利于承接产业发展。例如,合肥充分借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先行区、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机融合,依托创新资源引进了很多高端产业,在承接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安徽合肥已经形成了以三大开发区为核心集聚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涌现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合肥高新区形成了以科大讯飞、科大国盾、联发科技、安科生物等的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的新兴产业集群;合肥经开区形成了以联宝电子、长鑫存储、捷敏电子等的智能终端、工程机械、集成电路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合肥新站区形成了京东方、维信诺、国轩高科等的新型显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2 产业承接促进科技创新机制

承接产业转移通过2条路径促进科技创新。一条路径是承接产业转移可以获取科技溢出效应。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地的先进科技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扩散到承接地,从而实现空间上的科技转移。汪立等[12]研究发现,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机制包括直接作用机制、中介作用机制和调制作用机制。直接作用机制是指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可直接促进承接地的技术水平,承接地企业可通过“技术监听站”“逆向工程”等手段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研究、学习和模仿,强化创新意识,甚至开发出具有竞争性的相似产品。中介作用机制是指承接地企业在与转移过来的企业进行合作与竞争中,会间接增加科技投入,并最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调制作用机制是指承接地的产业特征、吸收能力、制度因素以及地理因素等调制因子对技术溢出具有重要影响。总之,承接产业转移是承接地获取科技外溢的重要渠道,这种科技溢出效应不仅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承接地的科技创新能力。

另一条路径是承接产业转移能激发新的科技需求。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产业发展对于科技发展促成新的强大需求。只有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有需求且是有效需求,也就是既有创新意愿又具备一定的能力,才会最终实现技术创新。产业转移不是落后产能的转移,而是产业升级前提下的产业转移。企业转移到承接地后同样需要技术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在此过程中,产业承接地必然会面临很多新的科技难题。实践表明,提出重大科技问题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动力源,是取得科技突破的关键一步。

2 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发展

2.1 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的科技创新

2008年安徽省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6年国务院批复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0余年来,该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安徽省一条纵向的科技创新带。目前,合芜蚌科技创新带贡献了全省五成以上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发挥了其在全省创新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2.1.1 创新投入持续增加

(1)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08-2018年,合芜蚌科技创新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年均增长42.3%,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0.58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5%,投入强度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2017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7.23%,是全省平均水平1.5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2个百分点。

(2)研发人员迅猛增长。2008-2018年,合芜蚌科技创新带R&D人员、每万就业人口从事R&D活动人员年均分别增长11.9%、13.3%。2017年,R&D人员达82 463人/年,占全省总量的58.7%;就业人口从事R&D活动人员87.9万人/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4倍。

2.1.2 创新平台加速建设

截至2018年底,合芜蚌科技创新带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6个,其中国家级3个。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4个,其中国家级8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 080个,占全省的57%。逐步形成了以京东方等新型显示产业,以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产业,以晶合晶圆的集成电路产业,以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等的航空产业。拥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数量全国领先,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76家,占全省77.78%。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68家,占全省44.38%。院士工作站由4家增加到93家,柔性引进院士人数由7人增加到106人,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数达到128个;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7家,年均增长4.4%,占全省的57.6%;在孵企业达到2 874家,累计孵化成功企业2 706家。

2.1.3 创新产出不断增加

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申请发明专利由2008年的0.14万件增加到2018年的6.32万件,年均增长46.4%,占全省比重由50.8%上升到58.1%;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72件增加到9 072件,年均增长42%,占全省比重由55.6%上升到61.1%。截至2018年底,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2件,是全省的2.6倍。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由2015年的163.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32.5亿元,年均增长12.5%,占全省的比重保持在六成以上。2008-2018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9个,占全省的84.5%。

2.2 皖江产业承接带的产业承接

2008年安徽省提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想,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6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复函》要求,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自成立以来,该示范区充分发挥临江近海的区位优势,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安徽省一条横向的产业承接带。目前,皖江产业承接带产业承接量占全省六成以上,充分发挥了其在全省产业承接中的主力军作用。

2.2.1 承接产业转移的数量大幅增加

皖江产业承接带,包括沿江地区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等8个地级市,面积约占全省的54%,人口占全省的45%。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省外资金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度量。

依据2012-2019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16个地市的统计年鉴、安徽合作交流网数据,可以获得2011—2019年皖江产业承接带实际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状况。表1计算结果显示,皖江产业承接带实际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占全省比重有小幅波动,但占比均在六成以上,远远超过人口和面积占比。

表1 皖江产业承接带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2.2.2 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显著提升

皖江产业承接带坚持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安徽省每年安排20~30亿元支持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产业领域、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创新能力、项目支撑5个基本条件,重点选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语音、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24多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其中,皖江产业承接带入选16个,占比66.7%。一方面,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载体,进一步增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能力。

3 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之间的耦合关系

3.1 “两带”存在空间的分离

在空间上,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形成了“丁字形”交叉,有重合也有分离。重合体现在合肥、芜湖同时处在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上,分离则体现在蚌埠不在皖江产业承接带上,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不在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上。科技创新和产业承接可以在区域内实现专业化分工,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承接的效率,但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在空间上的分离,即科技创新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的分离,造成了“两带”协同发展的障碍,增加了“两带”协同发展的交易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表2 皖江产业承接带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3.2 “两带”存在科技创新供求的不匹配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皖江产业承接带将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国内外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而言,皖江产业承接带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是装备制造业(汽车、机械设备)、原材料产业(冶金、现代化工)、轻纺产业(智能家电、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

从供给角度来看,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依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安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全国第11位。实际上,安徽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合芜蚌科技创新带。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上,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多所本科高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在皖科研院所。近年来,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出一大批科技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发挥不显著。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大多是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相对较弱;②原始创新成果突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相对滞后;③产学研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将皖江产业承接带产业承接发展重点与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科技创新优势领域对比见表3、表4,就会发现这“两带”分别作为科技创新供求的两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安徽科技创新对产业承接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会削弱产业承接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表3 皖江产业承接带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表4 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科技创新优势领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基于科技创新与产业承接的互动机制,在分析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的科技创新和皖江产业承接带的产业承接基础上,分析了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安徽省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产业承接重点区域主要是在皖江产业承接带;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空间上的分离,以及科技创新供求的不匹配,弱化了“两带”耦合关系。

4.2 建议

为促进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协同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对接皖江产业承接带产业发展需求,确定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并将其纳入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支持;探索建立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区域内的合作机制,引导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和优化配置;推动合芜蚌科技创新带与皖江产业承接带区域内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稳定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猜你喜欢

皖江全省科技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科技助我来看云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科技在线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