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提升对策

2022-11-08刘丁山

文教资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减管理工作班级

刘丁山

(武威第二十三中学,甘肃 武威 733000)

在“双减”政策发布和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后,各级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借助科学的班级管理辅助“双减”政策的落实、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班主任教师在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班主任教师要针对“双减”政策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解读,尝试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减负班级管理体系,促进班级管理活动的全面创新,真正为学生营造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让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基础教育阶段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双减”政策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班主任教师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班主任教师能找到合适的方向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优化。

(一)工作时间挑战

从“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时间维度进行分析,在“双减”政策实施前初中班主任教师的每周工作时间基本上保持在52.5小时左右,已经明显超过劳动法所规定的40小时,很多教师本身已经在超负荷工作。而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教育阶段要求全面贯彻落实“5+2”工作模式,即每周工作五天,每天还要开展2小时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并且针对部分存在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还需要提供更长时间的服务。这导致部分班主任教师无暇兼顾班级管理工作,往往只能简单地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不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需求和发展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科学性的管理方案,最终引发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功能弱化的问题,难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工作强度的挑战

从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强度的角度进行分析,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已经尝试构建班主任管理模式,基本上班主任教师需要参与早自习班级管理。课间操班级管理、午休班级管理、放学班级管理、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掌控、班级学生之间学习氛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教师还要对自身教研工作负责,做好班级卫生、纪律、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并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落实后,班主任教师需要加强完成作业指导工作,促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开辟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科学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社团活动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会增加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和效能下降,难以在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开展管理工作,导致班主任教师管理难度随之加大,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和锻炼。

(三)心理负担的挑战

班主任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般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使班主任教师在开展自身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以及学校自身工作的压力等,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学生的成长与班主任教师的教育管理联系紧密,学生学习和安全等都需要班主任教师的负责;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与班主任教师的接触最多,并且将班主任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中工作的首要责任人,遇到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寻求班主任教师的帮助,也会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在无形中就会导致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甚至会造成部分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兼顾所有班级学生的成长状态,难以按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变化对教育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也会增加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效果提升措施

在“双减”政策背景的影响下针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改进和创新,能与时俱进地促使班主任教师对各项工作进行调整和规划,从而秉承对班级学生负责的态度、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角度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设计和规划,确保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能体现“双减”政策的要求,能突出教育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为初中生教育引导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教育空间。

(一)转变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班级管理理念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双减”政策背景下班主任教师为了能够改善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树立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就需要在工作中对管理思想进行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管理体系进行设计和优化,使学生的需求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一方面,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思想,各项活动的组织设计要遵循循循善诱的原则,避免在班级中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的教育和管理增加学生的压力,要充分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摒弃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对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工作中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促进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生活中,切实维护班集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学生自我意识的彰显作为核心,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对班级管理活动进行优化,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有效激励,紧抓管理措施落实

对于初中阶段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在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激励,紧抓各项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际对班级学生实施有效激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从量化考核管理以及学分兑换卡管理方法角度进行分析。

1.“量化考核管理”

为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激励,教师可以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引入量化考核管理工作机制,教师每天为每个学生提供两张学习通关卡,学习通关卡作为学生的基础积分,确保学生每天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在学习、品德、行为管理等不同的方面表现优异就可以获得额外的学习通关卡,并且为了增强量化考核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教师对学生获得学习通关卡的标准制定了明确的要求。这样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表现自己和发展自己,能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作为班级中的重要力量对班级综合管理活动进行优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学习意识也会得到充分激活。2.“学分兑换卡”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凸显学校教育效果、减轻学生在家庭学习方面的压力,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激发,教师还设置了学习积分兑换卡活动,通过学习通关卡学生能兑换相应的学习积分,在一学期总结计算的过程中通过积分可以向老师兑换一些奖品,如趣味文具、相应的零食或抽奖机会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积分的积极性,使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积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发挥个人才能共同为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此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在班级教育实践中班级管理效能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重要的辅助,切实促进初中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和科学化发展。

(三)自我管理,发挥班干部重要作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是班级中的一分子,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减少课后作业和课外培训的情况下也能不断地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就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空间,通过班级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有效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结合“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现实要求,班主任教师可以激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通过构建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并且可以定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活动氛围,逐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在促进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班干部自我推荐和民主选举工作,选拔具有不同方面特长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共同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和成长。在民主选拔的过程中,可以让有意愿成为班干部的同学写自我推荐,然后由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民主评选,组建能得到班级学生广泛认同的班干部队伍,促进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对班干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要求班级学生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班干部与学生共同商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和规划,重点针对节庆活动、班级学习总结活动等进行组织规划,尽量为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提供相应的自我展示空间,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样就能彰显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性,使不同学生的成长都能够得到尊重和兼顾,不仅能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还能在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平台,引领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四)联系家长,营造和谐管理空间

家庭是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要求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压力和课外培训负担,这要求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还要注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探索家校联合育人模式的构建,在家长的支持下为班级学生尽量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有效提升和改善班级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班主任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重新对家庭教育的功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工作中基于学生成长的需求,不仅要对班级内部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空间和学习空间,还要引导学生家长注意言传身教,在不增加学生压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利用家庭学习空间不断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道德素质的锻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指导家长能在家庭空间中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家庭空间中也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争取获得家长群体的积极支持和配合,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能构建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紧密关联的教育管理体系,能从学校教育改革和家庭教育开发的角度减轻学生在参与学科学习方面的学习压力,激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在完善管理体系的作用下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提升效果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育中践行减量不减质,所以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紧密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能够显著改善班级管理工作效果,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结合“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调整和创新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全面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改革的基础上,班级管理呈现出良性发展状态,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科学性。

(一)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动践行减负增效的思想对班级管理活动进行调整,会重点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的角度对班级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为学生家庭学习负担和课后学习负担的减轻创造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对班级教育管理活动进行创新,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使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不仅不会增加学生在学习和探索方面的压力,而且还会调动学生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的兴趣,使班级中学生之间互相针对学习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学习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调动,学生在班级中的综合学习效果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从减轻学生负担、激活学生主动管理和主动参与意识的角度对班级管理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环境,并且通过班级管理活动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降低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压力,使学生能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和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互相帮助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针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三)极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对班级教育管理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不是简单地减少学校教育的内容,而是教师通过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设计辅助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的减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内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挖掘个人潜能,培养个人特长。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高效率学习的同时也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会重点结合学生的特长发展制定班级管理教育方案,从而在班级教育实践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还会有意识地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多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从而切实彰显教育指导活动的效能,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学生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四、结语

基于“双减”背景的影响积极探索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系统开发和构建,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目标。因此在未来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调整和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及班级中学生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需要,重新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改善和创新,彰显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实施积极的教育引领。

猜你喜欢

双减管理工作班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不称心的新班级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