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辩证思考

2022-11-08邢丹丹

文教资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邢丹丹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的自然界,其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在自然环境生存中,需要应用环境中的资源,但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不合理的改造自然以及破坏自然的行为,往往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所带给我们的关于当前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联系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马克思指出,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立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和自然相互对象化的过程即为劳动过程,人和自然作为对象存在物这是由劳动实践的对象性实质决定的。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做到社会和谐共存,与此同时,我国一直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调和概念的提出到21世纪关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存的新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理想化阶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但由于当前我国国情形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矛盾,最终走向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千明确提出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党的十九大报千也提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所以,本研究论文的写作目的之一,是尝试分析近年来生态环境危机发生的成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并充分运用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及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反思在人类文明进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旨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环境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马克思对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内化吸收

古代朴素自然观是古希腊时期社会生产力不发达、认识水平低下的背景下,以原始宗教神话作为基础所形成的。古代朴素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变化发展的,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渊源。

1.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通过一些必要的体力劳动逐渐积累起了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而这些通过体力劳动所得出的经验,构成了早期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在古希腊时期,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物质的元素性是万物的本源,虽然物质性元素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固定形体,但是与此同时它们均具有从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质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性,这为后来马克思的大自然观形成带来了理论源泉。马克思也在他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论文中,指出了原子运动是具有平直运动也有偏斜运动,既存在必然也有偶尔性的新原子运动论思潮,这就已经开始有了辩证自然观的萌芽。宇宙万物的起源与演化,古代哲学家曾试图将产生事物的根源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进行揭示,将整个自然界看作由物质元素在宇宙中逐渐形成,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事物运动的内在力量。

2. 对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内化吸收

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古代朴素自然观带有直接性、思辨性、猜测性,并指出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形成,标志着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和了解已开始试图挣脱原始神话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羁绊,并慢慢尝试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应用总体联系以及从运动变化发展中去了解认识自然,是人类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虽然中国古代朴素自然观已经准确阐述了大自然的一般本质,但没有办法具体解释与大自然中存在的具体联系。这些自然观尽管从大自然本身入手,来探索人们对自然界现象的理解,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能够将自然界现象连组成因果关系链的经验认识,所以在古希腊时代产生的自然观是相当笼统的,往往具有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的特征。

(二)马克思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积极扬弃

1.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形成过程

以牛顿力学作为研究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事物的发展受到外力的推动,遵循机械性的因果关系,与人的思维及运动方式无关。因此,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之后,一些新的自然科学也对宗教神学不断发起冲击:培根认为,机械论的自然观是一成不变的,各种具体的存在都是按分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所有事物只有空间上分布位置,并没有时间上的前进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则认为,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到外力作用,其自身受力平衡,则这个物体将始终保持一个平衡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些对自然万物的看法,否定了物质本身的发生发展。所以,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通常用机械运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现象,并不能从自然界内部本身来解释发生运动变化的原因。

2. 马克思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

马克思认为虽然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相比于古代朴素自然观,摒弃了其直观性和猜测性,是人类研究人与自然关系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进步,但是机械唯物主义对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仅用机械的观点进行看待,并且仅用力学观点来看待自然界的运动,这样的观点就会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关系完全割裂开来,将自然界作为与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相孤立的原始自然存在物。因此,由于其将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看成是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东西,很难解释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源头是什么,这就导致它在回答运动的本原问题时,又重新陷入神学、唯心的错误。

18世纪后期以及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生物进化论、地质渐变说、细胞学说等理论的出现,极大冲击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摒弃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以及不彻底性,利用其反对抽象的思维方式,强调经验与实证的方法,来冲破唯心主义的束缚。首先,强调自然界中仅存在着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并且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其次,强调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会消失的;最后,说明在自然界中,所存在的所有物质的本身都是矛盾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形成新事物,从而推动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三)马克思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继承

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直接先驱,马克思对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自然观进行了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马克思认为,虽然黑格尔的自然观中包含着客观唯心主义,但其中也体现着辩证的思想。黑格尔指出,自然界并不是从一开始便产生,而绝对理念是其中的所有物体的根本来源,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均是跟随着绝对理念而逐渐形成的。黑格尔还指出自然只是绝对理想的一个外化形态,而并非客观中所现实存在的。因为绝对理想是第一性的,自然处于理念的支配之中而产生于绝对理想之后。黑格尔的观点颠倒了意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唯心主义。但恩格斯认为,自然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且自然的任何变化的依据均在于其前一变化的状态。黑格尔自然哲学的闪光之处主要在于,将时间、继承、联系的特点贯穿自然界的每一个变化。

二、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及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生态文明思想一直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中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认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说明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到生态建设与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必须将人类文明与生态自然观相互之间利用起来,充分协调有机融合,我们的文明才能得以不断传承发扬。马克思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坚持自然界本身有其客观发展规律,人是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强制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利益的。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依存于自然并通过自然来改善现有生活,破坏自然环境就是伤害我们人类自身。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保护自然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所以,只有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众所周知,人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着。自然界的世间万物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人在茫茫宇宙中,仅为生命共同体中的沧海一粟。在这里,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与其他产物有所不同的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总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思维、利益去改造自然。贪婪地掠夺自然给予我们丰厚的各种资源,并且试图去主宰自然。然而,现实给我们狠狠地上了一课。我们与自然应是和谐共生的,不能急功近利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而是应按照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通过不断批判和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对人来说不是自在存在的,而是在人的实践中由人“生成”的。在这里,马克思并不是否认自然界相对于人来说具有先在性,反而是觉得这种先在性的意义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前提。在承认自然对人优先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是人类能够生存的源泉,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人类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自然界。

马克思不仅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其哲学理论的前提,而且提出了“人化自然观,在劳动基础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变革”,并且将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提出了未来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我们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只有积极地保护好生态,才能够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史学研究必须同时从自然界史和人间史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如果人生存,自然界与人类之间便是紧密联系、相互约束着的。而这个现象也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社区联系就是在人际关系范围内构建出来的一种与社会格局的紧密联系,人类社会实践的被动性、对象化促使了人们社区不得不接受大自然的先在属性,而在此基础上,被人们改造的大自然世界,同样也受社会格局控制着。在这个文化自然界中,由于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区紧密联系,人们就根本无法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界和人间的有机统一人际关系,更不能够进行任何意义的人类社会生产劳动。所以,马克思曾说,由于人们在产品生产中不但直接影响着大自然,同时又互相直接影响为了完成产品,所以人们之间便产生了相应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只是在这种社会联系和交往的范畴内,人们才会有他们对大自然的深远影响。

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基于马克思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以此为基础,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赋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特征。人要自由健康全面地发展是其中的核心要义,而使其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与民生间的重要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国家未来、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动员人民的力量,最终成果由人民共享,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正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现实意义,深化了我们党对于建立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认识。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义务

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家的事业更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义务。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生活实际,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践行生态文明道德观。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承载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规范与责任担当,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明风范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坚持健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机制系统和体制机制,加快实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国家的重大制度安排。生态文明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价值取向,随着人口危机、能源危机和资源用地紧张等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调整以往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来适应现实环境的变化,改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履行环保义务。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集体意识对于个人意识的塑造有着极大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来说都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有效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从系统性和全局性出发,要求我们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起,努力培养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活习惯,既体现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又体现了对于社会未来发展的深刻认识。我们要自觉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也是为子孙留下绿水、青山、蓝天。要确保全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人都成为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共同去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所居住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延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结语

马克思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双重逻辑研究出发,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是资本主义世界异化劳动的产物,而这种异化的关系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只有认清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劳动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消除这种异化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解。然而如今出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危机,并非由传统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方式所引起的,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进行,才能攻坚克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