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思政工作的角色分析与思考

2022-11-08周家安

文教资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辅导员育人

周家安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149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推出一系列关于高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三全育人”得以在部分地区高校及院系展开两批综合改革试点,已进入改革阶段性成效的验收点评阶段,其经历了从价值理念到具体实践、从普遍共识到内涵外延的关键转变。例如,清华大学提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育人大格局,北京科技大学尝试构建“五育并举”的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此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子项,思政课的重要属性也被反复提及。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针对职业院校,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除针对建立高水平职业技能本科院校提供大量指导性建议外,还明确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三全育人”试点改革;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对职业院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此,职业院校“大思政”格局不同程度竞相展开,为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现代化蓝领知识型技术型工人,支撑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担当”,辅导员这一群体得以受到空前重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与规划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辅导员得以在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中发挥作用。尽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在角色承担、职责范围、投入精力等方面都远超大部分教职工,这让辅导员更多背负着“万金油”称号,身份价值偏向体现在“服务者”上,然而基于“三全育人”的特性,就与“三全育人”的关系说,辅导员自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且独一无二的“三全育人”岗位,更是隐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施教者。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更需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聚焦主业、对焦大局,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也更注重自己“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在复杂而艰巨的育人过程中充当主导。从此角度出发,回答好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谁、如何做、怎样做好”这三个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身份认同,促进“三全育人”改革发展,从而服务好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大局和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个性化需求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成长诉求

尽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两者同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然而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本科和专科的发展相对不平衡,办学效果差异大。简要来说,一是在发展定位上,本科层次院校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面向大经济区域;高职学校主要面对行业和本地区产业,以教学为主要职能。二是办校模式上,本科办学规模大,层次多,学术水准要求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高职通常为直线型统一决策管理,开放办学程度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三是生源素质上,本科院校学生通常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与意愿,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养成教育欠缺,自制力较差,农村户籍学生占比较大。四是在培养目标上,本科主要培养研究型、综合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扎实掌握本门学科基础理论的能力;高职学校主要培养在某一领域的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上述差异无形中为高职学生贴上“差生”标签,这种社会刻板印象反过来也影响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得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之后,高职院校生源类型进一步丰富。随着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迈入乡村振兴新阶段,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趋于明显,办学成效提高,社会对于职校刻板印象似有“松口”迹象,入学职校不再是落选本科院校后的被动选择,而是成就人生新方向的主动适应。职业教育的功能需要关注那些与适合普通教育不同的智力特征的人所具有的价值、潜能和个性。高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尚待优化,但性格大胆、不受约束、敢拼敢闯也是一大特色。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强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成长诉求,决定了高职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首先要弄清楚对象特点,在全方位育人上增强育人信心,相信“行行出状元,人人能出彩”。

随着我国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道路,高等职业教育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宏观上看,高职院校育人,重点在能够适应国家经济转型要求,从微观上说,即围绕立德树人,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释放他们的潜能,实现成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因此,“育人”和“育才”需要紧密结合,对于高职学校来说,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学风校风也是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生态链的重要环节,这些隐性的元素直接决定了育人成效的好坏。在“三全育人”特别是“全方位育人”的价值理念下,辅导员要注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因为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远比在知识、能力和真理观上的差异要大,其价值观不仅受到学校,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影响。因此,在了解和熟悉学生基础上的因材施教,在育人方面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思政教育的站位要高,因为辅导员群体肩负着培养在未来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人的历史责任。当前形势下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如果没有对于制度和理论的绝对自信,就无法在思政工作中拥有底气。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相对于本科生更不成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组织纪律较差,但思维也更活跃、个性特长突出,因此辅导员要结合这些特点,善于将学生在脱贫、就业、交友等方面所遇到社会问题转化为契机开展谈心谈话,教会他们分辨大是大非,引导他们从事物的两面性中正确看待现实问题、学会独立思考;也要引导他们对于时事新闻或网络舆论保持理性判断,不与社会脱节,不做“愤青”“键盘侠”,通过志愿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榜样的力量践行社会公民义务,增长家国情怀。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辅导员不仅要全方位精心栽培,更要有全方位的信心,这样才能在保持“三全育人”机制的持续性与长效性中发挥作用。

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质量发展是指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之路,是我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笔者认为,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最终落脚点在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财富原始积累、生产潜力迅速释放、经济规模快速增大的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侧重于“量”,成千上万从职校毕业的年轻人成为工厂里流水线上的一员,重复单一的操作是大多数人的工作常态。这也恰恰从侧面印证了我国过去人口红利的释放途径:大量廉价劳动力。而如今,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GDP(国民生产总值)主动降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向分工更明确、结构更优化、质量更优质的方向演化,这就迫切需要制造业发展从依靠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的“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如何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是作为经济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既是经济的贡献者也是经济成果的最终享有者,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满足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实现大多数人的社会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二是作为人所工作的场所和载体,企业是创新的推动者,市场必然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这进一步促使企业对人才进行筛选优化。因此,从国家层面需要深入持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学校层面(这里特指高职院校)则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新生态系统。

构建上述生态系统,需要打通职校内外各个节点,在人的培养上持续发力,形成全员合力的良好氛围。在学校内部,最基本和首要的工作是将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亦即“先成人再成才”,通过思政元素无声浸润,让学生明白只有确立了理想信念才能产生为之奋斗的人生意义,从而在自我成长上有更多主动性。全员育人对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和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这直接决定学校的政治育人环境是否良好、各个环节配合是否得当,最终指向育人成效的好坏,而辅导员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作为平时与学生联系最紧密频繁的人,辅导员的工作越具体,联系的部门也就越多,产生的联动效用就越大。从这个角度而言,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非常关键。在态度上,这个群体要有爱心、耐心、匠心,不厌其烦地去帮助和服务学生,使自己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从而更乐于接受对他们价值观的输出;从方法上,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把握好实际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既要树立权威,又要拥有温度,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让学生感受到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化被动为主动追求发展。承上启下的育人角色,更离不开业务的不断精进和创新,善用辩证思维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复杂案例,利用网络和新媒体为传统思政教育注入活力。

在学校外部同样需要高质量的合力,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作用,与校内育人成果形成正反馈效应。辅导员需要做好学生职业素养、求职思维、工作礼仪、匠人精神的持续塑造,利用鼓励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为学生搭建好与社会有机连接的广阔平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开阔认知视野、打破自我局限,而非在职校的象牙塔中将取得毕业证作为唯一目标,这项工作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还需注意,《中国制造2025》曾提出制造业强国发展战略,是“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绝不是按照一个模板“生产”,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与优势,破除“唯分数论”的狭隘视角,善于更新自我观念,重视多元化的学生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与上一个观点相契合,此处不再赘述。

三、社会技术变革是当前培养复合型高职院校人才的主要动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党中央为此明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当前,技术突破和革新是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方式,然而在一些重要领域我国仍被部分发达国家“卡脖子”,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循环畅通度,因此科技创新是关键。工作世界对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与结构、人才规格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而影响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后续变革。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在协同行业创新上多做文章。于人才培养模式而言,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始终把握准确方向,不断优化培养模式,助力改革成果。准确地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注重“人”的发展,这不仅是工作世界与技术理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更是立德树人价值理念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基础性、中心性、引领性定位决定的。

人的发展是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阶段的单一式发展,“全过程育人”正是为实现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价值理念。在技术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限于操作熟练的技术工,更是复合型、通用型的“多面手”,包括拥有非典型情境的务实性的思考力与评估自己专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基础是个体对于自我发展的全面接纳以及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相连的价值观的不断内化,最终产生强劲的自我驱动力,从而与外部的立德树人力量互为补充、共同配合。

作为全过程育人的直接践行者,辅导员需以德立身,这是角色的立足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道德提出了“六要”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辅导员应该定期以这六点来对照自身找差距,因为它们其实是“初心”的内涵所在,守住了这六点也就守住了初心。修己,而后方能安人。要想在学生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辅导员先得内心拥有真善美;要想引导学生胸中有信仰,辅导员先得有信仰、懂信仰。思想工作是最难的工作,辅导员应当有说服自己的能力方能说服学生。从入学教育到就业指导,从团学活动到宿舍管理,辅导员的工作几乎覆盖了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实是一份将自己置于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的工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学生的监督,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辅导员作为特殊的思政教师,永远要使自己处于备课状态,学习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和修炼自身的思想境界,只有这样,才会从身边事中提炼出思政育人元素,真正做到“全过程育人”。

四、结语

在“三全育人”不断深化的今天,做好顶层设计、创新育人机制是高职院校办学治校的根本途径。辅导员的角色权重在立德树人总方针下不断加大是必然趋势,也是应然选择。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增强信心,提高角色使命感和认同感,在学生个性化发展、国家高质量发展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角色优势,用职业化、专业化为角色赋能,在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接力赛中当好“传棒手”。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