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配乐特色及作用分析

2022-11-07刘烨徐博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纪录片

刘烨 徐博

摘要:配乐对影视片效果的呈现至关重要。分析优秀的配乐如何为影片添彩,对配乐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晓卿导演的《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其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配乐贡献不小。文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从纪录片配乐的创作主题定位、配乐特色元素以及配乐多重作用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纪录片的配乐。研究发现,该纪录片配乐主题曲《大海小鲜》定下了整体基调,配乐《厨房杂耍》融入了新奇的元素,不同曲目中有相似乐思的不同呈现,不同烹饪方式对比的配乐也不同,这些特色都为纪录片增色不少。纪录片配乐准确地表达了画面内容,构建了艺术通感,建立了连续情景和场景记忆,起到了烘托气氛、胶合转场、打造联觉、引发联想等作用,可为其他影片的配乐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味人间》;纪录片;配乐特色;配乐作用;音画关系

中图分类号:J952;J61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251-03

陈晓卿导演的第三季《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以下简称《风味3》)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在腾讯视频上得到了9.5分的高分,豆瓣上也获得了8.6分的评价,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本季的作曲由前两季的阿鲲换成了青年作曲家张野,风格焕然一新。总体来说,这一季节目的配乐丰富、风格多样、层次多元,在维持自身独特表现力的同时,又能与画面充分融合,为纪录片增色不少。在豆瓣《风味3》的短评中,有网友评价“阿鲲的配乐总是很能引起乡愁,烟火味很浓。而张野的配乐跳脱出乡愁,更多的是立于潮头,随风浪沉浮的勇气”[1]。可以说,《风味3》的成功离不开配乐。

一、配乐创作的主题定位

配乐创作是在纪录片内容基础上,紧紧围绕主题,由多方人物共同参与完成的。作为美食纪录片,《风味3》以海鲜为主题,聚焦于中国壮阔海域下富饶的物产,从食材的获取、烹饪、品尝等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海鲜的全貌。同时,又以美食为载体,细腻描绘了渔家丰满鲜活的故事情感脉络,突出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情。片中人物用勤劳奋进、热情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用爱和耐心面对家人,展现了生活最本真的一面。伴着各种奇妙的高科技摄影和极具共情力的文案,镜头里鲜活的不仅仅是食材,也是林本本、李大爷等一个个人物。豆瓣短评写道,“这是风味人间从美食纪录片向着社会人文纪录片转变的重要见证”[2]。

本季配乐紧密围绕海鲜和人文主题,从主题曲中海洋的波澜壮阔到配乐中小杂耍的轻快灵动,带着观众更沉浸地融入故事,形成了更真实的观影体验。《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原声大碟》也分别在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两大平台上线,以多元的音乐手段联结了大海与人间情味。整套专辑中共有21首单曲,分别名为《家园》《大海小鲜》《心跳》《山河》《时光》《水手》《摆盘索纳塔》《厨房杂耍》《牵挂(Cello)》《牵挂(Oboe)》《诱惑》《水流》《泡泡》《小日子》《时不我待》《美美的》《英雄》《团圆进行曲》《弄潮》《大海小鲜(片头)》《心跳(Guitar)》。作曲家张野创作的音乐线条流畅、从容得体,在诸多细节处有着闪光点,核心旋律使用不同乐器来呈现,富有层次感,不仅能适用于不同场景,也不喧宾夺主,使整部影片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二、配乐特色元素分析

本文从贯穿全季的主题曲《大海小鲜》、融入奇特元素的《厨房杂耍》、相似乐思在不同曲目中的呈现以及不同烹饪方式的配乐对比这四个方面分析《风味3》的配乐特色。

(一)主题曲《大海小鲜》定基调

主题曲《大海小鲜》是贯穿全纪录片的音乐。作曲家张野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创作《大海小鲜》这首作品时,我做了一些声效上的处理,比如用模仿海浪的合成器。而且它的音乐结构也是一波一波的,隐约传递出一种大海的感觉。同时,这首作品里也有一些小鲜的感觉”[3]。曲子开端,节奏明快,用连续的二分音符呈现出一种前进的感觉,不断变奏的弦乐和电子音色的铺陈,为之后的主题动机积蓄了力量。主题之前音量渐弱,随后大提琴音色的加入形成了强烈的听觉冲击。主旋律节奏缓和,却又辅以细密的四分音符不断营造氛围,温情中又有紧张的感觉,大气中显现细节;后加入八分音符不断重复,更显灵动。尾声部分则加入空灵深邃人声,通过改变音色和调性重现主题动机。另外,曲中加入了部分小的电子声音或者低音,体现海洋的神秘、美丽和伟岸。

主题曲生动地表现了大海的特性,与其危险和深邃相比,更多体现了大海的温暖和广阔,表现了大海是食材来源和渔民生活的依靠,凸显了大自然的慷慨,极具温情,为整部纪录片的色彩定下基调。

(二)《厨房杂耍》融入新元素

与宏大的《大海小鲜》不同,《厨房杂耍》别具一格,更具趣味性。作曲的不同之处在于抛开了传统,加入了一些奇特的新声音,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例如,在制作这首作品的时候,作曲家在厨房里拿菜刀采样,里面还包括厨具和鼓的声音[3]。作品開始以紧凑的鼓声奠定基调,每隔几个乐节便加入一种新的配器,不同配器节奏不同,丰富动感的节奏和紧凑的鼓声营造出滑稽和紧张的氛围。中间戛然而止,只留鼓声和电子音,此处的留白与首尾细密音符的堆砌形成鲜明的对比,氛围立现。紧接着是更为细密的打击乐声,快速多变的节奏将乐曲推向高潮,直到鼓落定音,乐曲结束。

(三)相似乐思在不同曲目中的呈现

原生大碟21首乐曲整体听上去仿佛交织在一起,若即若离。这是因为部分曲目有着相似的乐思,通过不同配器、节奏、音色、编曲的改变融合在多首曲目中,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家园》中17秒到33秒的旋律,通过改变节奏、配器,加入滑稽的音效等就能变成《小日子》的开头,与《家园》抒情的感觉截然不同却又相似相融。又如《摆盘索纳塔》的主要乐思采用了《家园》的旋律,只是音色变成了小提琴,短促有力,与《家园》娓娓道来的钢琴声营造的感觉有所不同。整首《摆盘索纳塔》基本就是《家园》乐思的变奏。诸如此类相似的乐思贯穿整张大碟,使得每首乐曲既有独立内涵,又有细小的连接,实现了所有曲目的和谐统一。

(四)不同烹饪方式的配乐对比

《风味3》的一大特色,是把食材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烹饪以展示其特性。一种是家常做法,工序相对简单、原始;另一种是大厨的精心烹饪,尤其是展现最极致的食材烹饪过程时,用复杂的工序、丰富的配料、精确的火候来彰显食材的风味。而这两种烹饪方式的对比手法贯穿了整部影片。与之相应的配乐也起到了重要的区分作用,引发人们对食物不同的联想。在家常做法时,配乐多使用节奏欢快、滑稽温馨的音乐,跳音伴随着家人间的嬉笑打闹,彰显出家庭生活的小确幸。在展示最极致食材的烹饪过程时,配乐则平缓大气、典雅幽深,加上各种特写、慢速、显微画面等,让观众更能理解食材到至鲜的转变。

例如,导演在拍摄鲍鱼最极致的呈现——干鲍时,画面从厨师切换到干鲍,配乐突变,从欢快灵动切换到典雅平缓,以此来衬托干鲍的极致鲜味。干鲍的轮廓和琥珀状质地映入眼帘,细微的纹路一览无余,接着进入高汤浇灌的特写镜头,慢煨两天两夜,鲍鱼入汤翻滚,水花四溅。慢镜头下,缓慢流淌的钢琴音符和水流声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更凸显了干鲍顶尖的口感和价值,给观众以听觉上的联想,用配乐成就了干鲍海味至尊的地位。而在农家鲍鱼炖土豆的片段里,小院出产的土豆和新鲜捞出的鲍鱼不分贵贱尊卑一同焖烧,配着父女俩的嬉闹斗嘴,跳动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凸显了家庭的温暖和安宁。滑稽欢乐的音乐伴着歡笑声和旁白,营造了一种温馨幸福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

从鲍鱼炖土豆到高汤慢煨两天两夜的干鲍,从明太鱼皮包饭到晾晒一年的明太鱼干,从龙虾椰子鸡到白灼小青龙,相同的食材辅以不同的配乐方式给予观众完全不同的感受,从而构建出多层次的食材之美。

三、配乐多重作用分析

(一)准确表达画面,创造气氛

影视配乐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准确表达画面,烘托气氛[4]。配乐与画面充分融合,结合环境音和旁白,引领剧情发展,调动观众情绪。好的配乐可以成为情绪的催化剂,是影视作品的隐形功臣,作用不容小觑。

《风味3》的配乐非常贴切,多数片段都有相应的配乐来烘托氛围,融合视觉听觉,引领情绪走向。虽然纪录片场景丰富,天南海北,但有很多场景是相似的,多是介绍人物、获取食材、烹饪及饮食习惯等。在整体风格类似的情况下,剪辑出的配乐准确得体,就能表现出相似但不同的感受。在描述人们采集食材与海浪博弈的场景时,多会配以《英雄》《弄潮》《水手》这种表现人们在险象中拼搏的配乐,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中流击水的景象更显人类的毅力和胆气。在描述食物烹饪过程时,通常采用《摆盘索纳塔》《诱惑》《水流》《泡泡》《厨房杂耍》《美美的》等引人垂涎欲滴的音乐,挑动味蕾的音色让人浮想联翩。在描写家庭团聚共餐时,往往使用《家园》《小日子》《牵挂》等抒情的音乐,凸显家庭温馨。总之,整部纪录片音画结合的效果非常完美。

以第二集的捕捞场景为例。凌晨2点,伴随着杂乱的谈话声、涛声和号子声,村民集结出发。捕捞以稀疏的打击乐开始,渔船上的渔民、海底的暗流涌动和岸上亲人的翘首以盼、太阳、鱼群等多个画面以蒙太奇的方式伴着高昂的管乐进行,酝酿出紧张的狩猎氛围。鱼群逃离的窗口期,十几分钟的关键时刻,以低频弦乐合奏作为支撑,夹杂着细碎的鼓点,急促紧密的音符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制造出悬念和不确定感。随后配乐由《英雄》转为《家园》,伴随着号子声和收网的画面,激昂的音乐渐入,暗示捕捞成功,背景音乐转而变得欢快,管乐和弦乐交相辉映,映衬着丰厚的收获和一张张笑脸,更显丰收的喜悦。

(二)建立连续情景,胶合转场

配乐之于影片有重要的连接作用,如科普兰所说,“建立一个连续的情景。影片编辑知道怎样的音乐才能有助片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视觉上的媒介,即充分使用其胶合特性,使一幕幕有分散危险的片段连接起来”[5]。《风味3》拍摄的地理跨度较大,每集影片由不同的食材为线索而分割成多个部分。整部纪录片中的食材、场景、人物等画面转场极为频繁,使得对片中节奏的把握和场景的调度极为重要。片中呈现出的分散段落需要配乐的胶合作用,以呈现更紧凑有序的效果。

例如,介绍汕头的片段极为出彩,精心控制的音乐和画面节奏紧密结合,给了观众极致的视听体验。影片在半分钟内切换了22个场景,应用镜头的快速切换造势,连续统一的配乐牢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杜绝了分散眩晕的感觉,在将观众带入汕头风情的同时又深化了美食这一主题。

(三)构建艺术通感,打造联觉

美食纪录片在构建艺术语言时,除了视觉、听觉,还需要为观众创造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这就需要通过视听联想打造联觉,以弥补这些感觉的缺失,才能让观众产生通感。《风味3》在打造对美食味道质地、口感气味的联想时,主要采用了与之相匹配的配乐。比如,在汤汁制作过程中,连绵的旋律伴着流水声,汤汁滴下,滴滴答答的音符穿行;利刃切开食材,凝滞的音符展现了食材软糯的质地,让人听起来就觉得垂涎欲滴,仿佛美食就在眼前,唾手可得。每当音乐响起,观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美食的画面,纷纷表示“听到音乐就饿哭了”。

(四)建立场景记忆,引发联想

第三季在主题定位上除了美食,开始更加注重诉说中国家庭的情感羁绊,从《家园》《小日子》到《牵挂》等,都是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而量身打造的。纪录片中很大一部分篇幅是在拍摄一家人一起劳作、玩耍、用餐的景象,配乐使用也较为温馨,唤醒了观众心中对家的情感,勾起了大家的思念之情。每每这些配乐响起,总能暗示接下来将要展现的场景,打造了观众心中从音乐到家庭场景记忆再到情感共鸣的特定联想,即使不用看画面也能感知即将出现的景象。例如,在李天佑一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笑闹里,《小日子》的旋律恰当地点缀其中,衬托出既辛苦又幸福的温暖与安宁。在老何用美味的白煮龙虾招待假期归来的小孙女时,《家园》的旋律缓缓流淌,伴随着“好吃快点吃”的叮嘱,真挚之情溢于言表。在阿胖儿子说爸爸的菜是他无法评价的味道,是会记一辈子的味道时,《牵挂》如影随形,紧密相连,恰如其分地引发着每位观众的乡愁思绪。

四、结语

第三季《风味人间》的成功,导演、摄像、文案、编辑等功不可没,配乐也是整个团队幕后隐形的功臣。配乐准确配合了画面内容,丰富了纪录片的感觉层次,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深化了所表达的人文主题,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影片中的美食不再只是美食,也是亲情的载体,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内涵,装点着普通人的生活。该纪录片的成功引发了众多关注,其优秀的配乐也为其他影视片的配乐创作提供了参考。随着近年来的发展,观众和整个影视行业越来越在意影片配乐,可见,配乐在国内的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 十方.风味人间3短评[EB/OL].豆瓣音乐,https://music.douban. com/subject/35730417/comments/,2022-02-16.

[2] 浪.风味人间3短评[EB/OL].豆瓣音乐,https://music.douban. com/subject/35730417/comments/,2022-01-10.

[3] 中国音乐财经.“希望国内电影配乐市场越来越成熟”|请回答2022:青年作曲家张野[EB/OL].中国音乐财经,https://view. inews.qq.com/a/20220213A09SDT00,2022-02-13.

[4] 刘玉山.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浅析[J].电影评介,2007(3):14-15.

[5] 艾伦·科普兰,周起风.科普兰论电影音乐[J].音乐爱好者,2002(10):37-39.

作者简介 刘烨,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音乐学。徐博,硕士,助理研究员,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Simplicity Is More Worthy of Pursuit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