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工具书出版的思考

2022-11-07黄倩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工具书的出版,文章采用实证方法,对比传统工具书与目前在线网络检索工具的不同,分析融媒体时代工具书出版的现状和困惑,提出融媒时代工具书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提供优质丰富的内容,具有立体交互性;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知识服务;具有开放性,可碎片化和动态完善。文章以语文工具书、专科型工具书、学习型工具书的研发出版为例,分析目前出版界在融媒工具书的实践探索。文章认为,工具书的融媒化出版是必由之路,融媒体时代工具书的出版应在辞书内容、承载介质、编辑思维、编纂方式、人才培养及机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传统工具书;融媒工具书;融媒化;融媒出版;编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2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197-03

一、融媒时代工具书的现状

互联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已经是人们遇到问题时第一查检的地方。方便快捷的百度搜索引擎使人们养成了对网络的依赖,似乎网络搜索无所不能,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冷落传统纸质工具书。传统的工具书读者市场进一步缩小,新的工具书查阅方式对工具书的编纂方式和受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在呼唤更便捷的新型工具书编纂模式、检索模式和更丰富的工具书内容。

那么目前人们使用的在线检索工具与传统工具书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融媒工具书的发展方向如何?比较目前的传统工具书和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方面

传统工具书词条规范、权威、具有公信力,收词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收词具有多样性,但同时具有随意性,欠规范,词条质量参差,其权威性、科学性待确认。

(二)容量方面

传统工具书主要以纸质版方式呈现内容,容量有限,物质性能限制其外延拓展,属于闭环承载方式;而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理论上却可以实现无限拓展,呈现海量内容,且可以延展,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三)编纂者和编纂方式

传统工具书有比较明确固定的编纂团队,一般选题内容由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组成,且绝大部分为集体创作,有较为明确的编纂目标,在编纂词条、结集成书的方式上遵循传统的图书出版要求,一丝不苟,字斟句酌,耗时较长;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有一定的编纂规范、编辑器,人人都可参与。

(四)便利性方面

传统工具书须掌握图书检索方式才能快速检索,纸质版部头大,不方便携带;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便于阅读、携带方便、检索便捷。

(五)更新速度

传统工具书依据社会发展或学科需要以及受众市场情况重印再版,一般是5至10年更新一版;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几乎可以实现实时更新。

(六)版权方面

传统工具书基本以原创选题为编纂依据,是为满足读者需求而编纂的,强调词条的客观科学,拥有自主版权;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由于编纂方式和编纂人员的不可控,可能涉及侵权,部分内容可能来自传统工具书原有内容,或某领域专家或爱好者自行编纂的内容。

(七)费用

传统工具书需购买纸质图书及配套产品;在线检索工具/网络工具书,采取免费和收费结合的方式。

以上仅从内容、编纂方式、修订方式、便利性和容量、版权及费用等几个方面对在线检索工具和传统工具书做了简单对比。由于工具书最重要的价值是权威、有公信力的内容,当人们在互联网检索上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时候,传统工具书还是人们的首选。要适应时代发展,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传统工具书必须兼具网络工具书和传统工具书的优点,同时尽量规避二者的不足,这就是融媒体时代对新型工具书的呼唤。

二、融媒工具书应具有的特点

融媒体出版,是把平面的单一承载介质或单一传播介质的媒体变成立体的多承载介质和传播介质的融合体的出版,便于查阅、携带,兼具互动性。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指出,“融媒辞书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采用媒体融合理念和技术,改造和创新传统的辞书规划组织方式、辞书的编纂方式、内容呈现方式、使用服务方式等形成的新形态辞书产品”[1]。因此融媒工具书一般应具有如下特征:便携性、智能性、自足性(即碎片化)、友好服务性、互动性(包括时效性、开放性)。

(一)融媒工具书应提供优质丰富的内容,具有立体交互性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认为,“融媒辞书”是发展方向,但传统工具書保持着内容的权威优势,融媒辞书将传统辞书的权威内容结合互联网技术,将形成全新的辞书样态[2]。促进工具书智能化,就是把传统辞书的优质内容与网络工具书的便捷性、交互性相融合,利用融合技术,采用合适的平台或软件开发出符合时代的新型工具书。例如,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新华字典》APP和小程序采取会员购买制,读者在查检的时候,可以在电子书和纸质词典之间进行切换,电子版还设计有听说、书写、易错等小栏目。例如,为了让学习者了解正确笔顺笔画和读音,设计了静态显示的标准笔顺和书法家手书的动态写法讲解;针对易错的读音有专门的弹窗供点击,有央视播音员原声供跟读学习。

(二)融媒工具书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知识服务

辞书是知识的描述者、传播者,是集体记忆的建构者,是为辞书使用者查检知识服务的。融媒体时代,文本内容仍然是主体,但 “融媒辞书”改变了辞书的组织方式、表现方式和使用方式。

2021年5月《辞海》(第七版)网络版发布。网络版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内容数据库,增加了多样化媒体内容,在知识检索和词条内容上重视知识元之间的关联检索,供读者进行词条内容的拓展检索和延伸阅读,满足不同场景的数字化阅读,符合现代思维习惯。

202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发布了聚典数据开放平台,该平台聚集了《辞海》《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内容,构建云端数据库,通过数据结构化加工,将知识查检与阅读过程相融合,突破了单本工具书的边界。这种工具书开放平台的应用模式及运行逻辑,以读者为中心,集合了优质资源,利用工具书数据的通用性,横向整合了相关内容资源,构建起良性的知识服务产业业态。

(三)融媒体工具书应具有开放性,可以碎片化和动态完善

编纂出版一部工具书不是最终目标,更为理想的做法是借由编纂工具书对专业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一个垂直领域的专题数据库,并不断更新扩充[3]。例如,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牌辞书《汉语方言学大词典》,是我国首部全面反映汉语方言和方言学面貌的百科型辞书,获得了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该词典一开始采用专家学者的传统编纂模式,一度搁浅。纳入出版项目后,出版社责任编辑和老、中、青几代方言学专家配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同步开发词条编纂系统,传统辞书编纂方法和平台建设同时进行。最终该词典作为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汉语方言学大型辞书编纂的理论研究与数字化建设”(13&ZD135)立项,词典的编纂重新找到方向,焕发了生机。《汉语方言学大词典》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以词典的纸版内容为基础,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数字化重构,采用在线采集、编写、审核,实现开放和动态完善的功能,目标是建成一个动态开放的汉语方言学百科工具书平台。

三、融媒工具书的发展路径

融媒体时代,现代知识服务的涵义不断拓展,包括以用户需求为目标驱动的服务,提供权威、准确、精练知识的服务,技术与大数据驱动的服务,动态、持续的服务,表现元素不断丰富、知识产品个性更加鲜明的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等[4]。融媒工具书提供的是现代知识服务,应从内容选择、介质选择、编纂方式等方面服务读者的需求,这是对现代辞书编纂事业和编辑人才的挑战。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工具书内容方面

工具书内容方面的要求其实也就是读者的需求。权威出版社的工具书的内容是大众希望获取的,这些优质的内容便是数字化词典的根基和血肉。而且,人们并不满足于原有纸质版图书的简单电子化,希望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更多的高清图片、音频、微视频或互动等。

例如,学习型工具书在具体内容方面,除了在基础教育学习过程对词典的强烈需求,还有各种实用类工具,如作文类手册、学科类手册等产品受到家长欢迎。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对学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相信百科型词典的需求在上升。一些博物类、美术类、艺术类、科技类、军事类、人文历史类的知识,都是父母在亲子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时如果轻信网络工具书,容易误导孩子。这些知识性、百科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检索权威的工具书获得,方便快捷且内容权威。

学生工具书的出版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寻找突破口,有所作为。为服务学生学习需求,广东教育出版社陆续推出的“小知了”品牌学生工具书,是供小学生使用的学习辅导工具书,以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综合提高学习能力、指导学习方法为目的,全面整合小学阶段基础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知识,主打亲子助学,解决学生学习困惑和家长指导作业的需求,使工具书自主查阅与小学生的日常学业相结合。

(二)辞书承载介质方面

融媒辞书的承载介质也在不断发展演变中,如具有特定介质的电子词典、光盘版、U盘版等,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版词典,再到移动终端的手机APP、小程序等方式。融媒体工具书通过把优质内容和互联网技术、可移动设备相结合,手机内容市场上的一些植物百科、动物百科APP或小程序,如形色APP、观鸟指南等也非常受读者欢迎。文本资源融合运用各种资源,如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实现以编码形式辅助或取代传统文本形式,未来甚至可以和可穿戴设备相结合[5],随时查检,互动互联。

由于融媒体的核心是多模态词典数据库,可以开发适应不同介质的数字词典,根据读者互动,理解读者需求,从而实现智能互动词典,提高词典的适用性和市场接受度[6]。如学生工具书的承载介质方面,该领域需求量大,但同时产品众多,要设计出专业、适用的工具书,关键在于对家长和读者需求的捕捉。同时学生工具书的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书内容数字化,而是要挖掘数字出版的特性,结合学生使用习惯,凸显数字化优势,使纸质图书与数字化产品形成互补、合力。另外,还需要考虑在保护青少年学生视力的硬性需求下,产品的设计要避免形成对电子产品使用的依赖性,出版界应研发适合学生使用的融媒工具书的介质。

(三)辞书编辑思维和编纂形式方面

传统辞书编辑应转变思路,学习和掌握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如用户参与编纂、专家审核内容等方式,才能从数字化角度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融媒体工具书。

辞书编纂者在编撰思维上应贯彻用户意识和知识服务理念。内容上注意选题设计和项目规划以及编写体例的设计、词条的收词范围、释义的规范和写作、例示的选择等,均应反映时代特点,满足读者的查检需求和学习需求。技术上必须立足数字化生产方式,熟练使用协同编纂工具、编校工具、专项检查等各种软件,立体展现词条内容,助力读者构建知识体系。

(四)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

辞书出版需要有出版资质,辞书编辑也需要持证上岗。全国辞书学会组织过长达数十年的多届的辞书编辑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内容扎实、规范,非常有利于编辑的成长。融媒体时代辞书编辑不仅要有优秀的编辑业务基本功,还要加强数字化编辑理念和技术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传播媒体的学习,这些应是今后辞书编辑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正如2021年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弘扬辞书人‘编舟精神 打造新时代融媒辞书”,融媒体时代辞书人更要发挥“编舟精神”,致力于融媒体内容的新型开发和融媒技术的积极运用。

在精品辞书出版方面,应从更高的层面争取政策资源,从指导和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精品辞书出版的后顾之忧。目前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的出版政府奖都有对辞书类别的支持和单项奖励,有利于解决“十年磨一剑”的耗时耗力的精品辞书出版的后顾之忧。而对于学生工具书,应采取正规评议机制,或市场选择机制,鼓励研发适合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精品学生工具书。

四、结语

融媒时代,工具书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辞书编纂理论的研究,广泛依靠高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工具书数字化出版单位的合作,了解和学习国外高水平的工具书编纂的模式,从满足读者需求出发,研发出实用的工具书编纂系统和数字化工具书平台。只有整体提高从事辞书编纂的作者和编辑的数字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融媒体时代辞书出版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宇明.融媒时代的辞书生活[EB/OL].今日语言学,http://ling. cass.cn/xszx/xszx_xshy/201911/t20191128_5050055.html,2019-11-27.

[2] 李宇明.平面辞书“权威”优势没变 “融媒辞书”是必走之路[EB/ OL].上观新闻,http://www.cepp.sgcc.com.cn/xwzx_1178/xwtt/201911/ t20191122_154009.html,2019-08-23.

[3] 龚莉.辞书编辑的网络视界[J].中国编辑,2018(4):40-44.

[4] 秦志华.浅析互联网时代传统工具书编纂出版的走向[J].编辑学刊,2021(2):13-18.

[5] 李宇明,王东海.中国辞书历史发展的若干走势[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1-6.

[6] 章宜华.论融媒体背景下辞书编纂与出版的创新[J].语言战略研究,2019,4(6):79-89.

作者简介 黄倩,硕士,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编辑学、工具书出版、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