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背景下布依族民俗体育花灯舞的时代价值及传承发展策略

2022-11-07石国建刘振坤郑淞王定瑜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灌篮 2022年8期
关键词:黔南布依族花灯

石国建 刘振坤 郑淞 王定瑜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大健康背景下,地处黔南州布依族民俗体育活动花灯舞,是在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中产生、融合发展而来的,并形成别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促进布依族人民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民族和谐等重要作用。本论文以黔南布依族民俗体育活动之花灯舞为个案,探索以增强“花灯舞”自我生命活力为主线,深入黔南布依族人民聚集生活地,了解整理黔南布依族花灯舞的资料,弄清外在的形体功效和内在的内涵价值,提出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黔南布依族花灯舞高质量发展。

一、民俗体育花灯舞蕴含的多元价值

(一)历史传承价值

民间历传其起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明末已有花灯活动,花灯流行的上限不晚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灯戏从出现至形成,据考证在清嘉庆前后到光绪年间约有200余年历史,与外来的民间歌舞与当地民歌、舞蹈和人民的思想、习俗、语言、生活等长期交融,不断地发展而成。花灯舞活动中的花灯戏的题材来自于生活,剧本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题材内容广泛有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也充分展示了独山人民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境界。花灯舞对研究黔南地区的多元文化的民族风情、世态人情、家庭婚姻、历史事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影响着当地民族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共性特征,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花灯舞文化作为民众生活的要素符号,是对人民生活活动的文化表达,民众沟通交流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传承价值,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本源性功效。

(二)娱乐价值

黔南布依族人民自古以来是朴实、粗犷、开朗、热情的民族,花灯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岁月的交融、演变和发展,呈现出热情奔放、刚柔并进、洒脱大方、诙谐幽默的艺术特点。在农耕时代,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娱乐选择的方式不多,花灯舞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深受喜爱。当地人们在节庆和农闲的时候通常会观看欣赏和亲身体验。时至今日,独山花灯戏《踩新台》就是在每逢过年过节、结婚嫁女、立房造屋、祝寿添丁的时候,乡间艺人便相互邀约凑成一个花灯班子,等大家吃过晚饭,彩灯、花灯高悬两边,四村八寨的人流集聚前来观看。歌舞是花灯舞中的表现方式,唱花灯对于独山布依人民来说是最好的抒情和娱乐方式。

(三)经济价值

黔南花灯舞的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多样,通过挖掘、整理,创造性的再现当时社会的著名人物事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真实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等艺术特点。花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本土性和乡土性,花灯舞的文化品牌与乡村振兴、旅游、体育产业相结合,极具开发潜力,以及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如独山花灯的表现形式、实物道具、手动制品、活动礼仪、表演方式、工艺技能、民族服饰、民族道具、民族文化因子等显性和隐性多重属性,可将其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健身性等进行文创开发,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增长点。

(四)健身价值

布依族花灯舞形式多样,节奏适中,动作多样,通常由步伐、手式、扇帕持法、扇帕耍法及动作身段组成。步伐有四方步、矮桩步、野鸡步、梭梭步等20余种步子。手式有甩手、盖手、兰花手、八字手等20余种。扇帕持法二指夹扇、三指叉扇、五指抱扇、中指夹扇等20余种。扇帕耍法有八字花扇、扣扇抖扇等20余种。动作身段有观音坐莲、岩鹰展翅、金鸡独立等40余种。从人体机能的角度看,人体运动生理有其自身运动规律,花灯舞蹈中所展现的体育因子,对从事体育活动人群的生理和心理极具影响作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等产生有益影响,通过恰当的锻炼能使人心肌收缩加强、心肌发达。从身体素质的角度看,花灯舞能对人体的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以及柔韧性等有很好的锻炼,达到健身为主,以身健体、益寿延年为终极目的。从心理健身的角度看,花灯舞活动蕴含丰富的技性、艺术的观赏性,民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悦,保持心理上的愉悦,给予布依族人民生活更多的欢乐与幸福。

(五)社会和谐价值

黔南布依族花灯舞产生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体现人们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依然有独特影响。从花灯舞形成以来,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生相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场合,花灯舞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存在,人们在其中得到感情寄托和精神慰藉。花灯舞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积极追求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和谐发展,更加侧重于内修外炼,这也是本土少数民俗活动的原生态情节和价值。黔南花灯舞的存在影响维系了当地人民的内凝聚力,铸造着布依族人民生生不息的民族和谐,同样包含了它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有着显著的作用。

(六)育人价值

黔南花灯舞集健身、娱乐、音乐、舞蹈、道德修养、教育价值于一体,有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强健身体、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功能。同时极具民族文化气息,民族特征明显,具有多重文化价值,与学校教学中的体育健康课程四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尤其是在独山地区将花灯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发现,通过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价值与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的融合,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起民族自豪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与学校教学相得益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实现多赢的目的。

二、大健康背景下独山民俗体育花灯舞的保护和发展对策研究

(一)加强黔南花灯舞顶层设计,构建其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制度机制

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法律法规,黔南州拟定相关的制度文件,强化花灯舞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并较好的发挥了指引作用。经课题组实际调研发现,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在推进落实过程中还不够细化、深入和具体。当地政府要重视花灯舞的保护和发展,充分认识大健康背景下花灯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功能,深度挖掘花灯舞在增进人民健康、促进民族和谐、丰富精神文化、带动经济消费等方面所能产生的影响。要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加强有关民俗体育的制度建设,注重专项性制度的出台,兼顾融合性的制度交叉结合,加大相关的专项基金、技术、政策等支持,完善花灯舞管理制度建设,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支持,注重管长管久,紧抓工作实效,明确任务表,扎实做好花灯舞文化传承保护的一体化的设计工作。

(二)注重花灯舞内涵文化挖掘,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

黔南花灯舞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健身娱乐、民族和谐、审美乐趣、教育育人、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同时是布依族民族精神文化的符号,在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和谐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非遗传承人、从业者、教师等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多重价值,积极深挖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对花灯舞的内容、形式和传播途径上进行积极创新,结合新时代的精神内核和要求,将传统的艺术文化和当代价值观、科技手段相融合,创作新时代的符合当代人娱乐和精神需要的各种作品,对作品的宣传形式结合自媒体等手段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传播,让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而进一步发挥花灯舞的精神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当地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花灯舞是当地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政府和各从业者要加强品牌建设,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倡导大力培育深挖民族独有文化元素,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推动花灯舞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指导和比赛,树立和培养一批创新性强、民族特色显、行业口碑好等花灯舞品牌团体,打造过硬的民族文化名片,对这些团体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将花灯舞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吸引更多的机构和团体比如体育公司、旅行社、农家乐与花灯舞表演和比赛一起合作,既能满足当地的文化生活,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为独山花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合力,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三)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发展基础

黔南花灯舞传承人的选择与培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花灯舞的传承与保护政府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宏观引导,地方层面要做好具体“施工”,着力在传承人主体上下功夫,与时俱进地将传承的培养理念、知识架构的、传承技巧等方面进行更新融合,为花灯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拓宽传承发展路径,突出师资培训建设

黔南花灯舞集健身、娱乐、音乐、舞蹈、道德修养、教育价值于一体,有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强健身体、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功能,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具有高度一致性。学校作为传承与传播文化的栖息地,传承与传播民族民间文化应当首当其冲。目前黔南花灯舞已经与当地学校教育相结合,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参与到该民族的文化活动中去,能较好地增强学生自信和民族感,能够使身体教育和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以期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黔南地区将花灯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中,目前经当地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门努力,已经有了较好的花灯舞进校园系列教材,但是其师资队伍不足,是影响花灯舞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发展困境因素。当地政府要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花灯舞师资培训力度,对于能力强的非遗传承人考虑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多批次、多地区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黔南花灯舞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使其更好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黔南花灯舞的传承和发展与学校育人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实现共赢。

(五)加大外宣力度,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

黔南花灯舞在独山地区开展情况良好,效果也很好。独山花灯舞于2008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独山花灯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独山花灯登上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原生态的表演获得一致好评。同时,独山花灯也在多地取得成功的表演。独山县在定期组织艺术节或者花灯比赛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和互联网等手段,加大独山花灯宣传力度和广度,在独山当地和周边地区,甚至外省等对其进行宣传,引起人们的兴趣、认知和共鸣,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提升花灯的品牌效应。

三、结语

黔南布依族花灯舞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人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健康背景下,黔南布依族花灯舞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多元价值,促进人民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虽然黔南布依族花灯舞在当地较以前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充分发挥黔南布依族花灯舞在大健康背景下的健身、育人、经济、赏析、民族和谐等作用,同时地方政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注重布依族文化挖掘,积极进行内容、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和产业建设。继续加强花灯舞进校园建设,完善学科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将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引进教师队伍。充分利用自媒体等现代科技,加大花灯舞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使其在大健康的背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黔南布依族花灯
绿色贵州引客来
找不同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赏花灯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花灯艺人
少数民族音乐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
沙湾生态园 布依族文化开发初探
大交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