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乘专业加强体能训练的作用及训练策略

2022-11-07吕凯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灌篮 2022年8期
关键词:乘务空乘心率

吕凯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一、加强体能训练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工作环境的不同,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

航空乘务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与其他地面服务从业人员不同,其工作环境绝大多数处于高空飞机飞行期间,高空气压较低,虽然飞机舱内有加压功能,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工作,仍然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良好有氧气耐力和无氧耐力,以及强大的心肺功能,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更好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

(二)工作时间的不固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

航空乘务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一般根据航班起飞的时间决定,因此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长往往是不固定的,而人体的生物钟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相对不太固定的工作时间,久而久之身体就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体能储备,才能较好的适应工作时间的变化。

(三)工作性质的高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

航空乘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面对的乘客除国内乘客以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国家的乘客,航空乘务工作人员往往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也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这就需要从业人员须具备较好的形象气质和高标准的礼仪规范。而高标准的礼仪规范,同样需要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去支撑。包括上肢、肩部、背部、腰部、腹部、下肢肌群的静力性和耐力性力量。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高标准的礼仪规范,以达到航空公司对空乘岗位要人才的要求。

二、加强体能训练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加之多为独生或二胎子女,也催生出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很多学生害怕辛苦,缺乏吃苦的精神品质。由于航空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既要始终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乘客,同时需要沉着冷静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而体能训练本身就是一种不断的锤炼身体的过程,是一种长时间的不间断的身体训练,是身体上和精神上都需要承受各种疲惫以及伤痛等考验的过程,对于空乘专业学生养成顽强的意志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训练途径,有着其他训练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应对特殊事件的良好处理能力

对于航空乘务工作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乘客的安全,安全顺利地将乘客送到目的地。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突发事件,如反恐防爆、紧急救护、消防安全的突发事件等。一旦飞行中出现此类突发事件,空乘人员(特别是男性空乘人员)能否及时控制这类突发事件,除了勇气、胆量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能否成功控制此类事件的关键因素。通过专门体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各项指标得以全面提升,为更好地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提供基本的能力保障。

(三)延长职业生涯

航空乘务人员工作时绝大多数时间处在站立的姿势,特别女性空乘人员长期性的穿高跟鞋站立工作。另外频繁的弯腰、低头,也会对腰椎和颈椎产生持续的惯性诱导,压迫人的神经,导致腰椎无力、颈部酸痛,容易形成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另外常年的飞行,由于人总是在缺氧状态和噪音的环境下工作,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其从业人员血液中胆固醇数量相较于其他职业从业人员偏高,在血管方面更容易产生疾病威胁。除此之外,飞行过程中人体胆汁分泌下降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脂肪消化容易受影响。这也是空乘从业人员相较于其他职业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较短主要原因。

加强空乘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可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让身体肌肉力量增强,使骨骼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并能促进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改善,还能调节心理活动,缓解压力,从而使学生毕业从事航空乘务工作后其职业生涯能得以延长。

(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只有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航空乘务的工作比较单调和枯燥,且工作节奏十分快。从业人员没有太多锻炼的机会,如果没能形成自主锻炼的意识,身体健康状况将会逐渐下降。因此加强空乘专业体能训练,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之将来走上空乘岗位后能够继续自主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的体力、精力和健康的体魄,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生活质量。

三、关于加强空乘专业学生体能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建议

加强空乘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科学的手段完成体能训练。

(一)设计训练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它的训练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往往一些动作需要重复性的练习很多次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且训练会造成身体的疲劳和肌肉酸痛,一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很难坚持下去。因此为了体能训练课程正常开展,达到预定的训练效果,并使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运动爱好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内容的设计,将训练与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以及空乘专业特点、职业工作环境等相结合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对运动训练的兴趣,使学生不会因为训练过程中的身体疲劳而放弃。

一般的体能训练分为两种运动类型,一种是有氧运动,指人体在氧气能够供应充分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自身的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中长距离慢跑、骑自行车等。另一种是无氧运动,是指自身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这种运动负荷强度较高、瞬间性强,很难持续较长时间,同时疲劳消除的时间也长,如蹲跳、短跑、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有氧运动锻炼的是运动持久力和耐力,对人的意志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期坚持训练,对人体心肺功能以及下肢运动能力的锻炼效果较为明显。无氧运动的主要是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的训练,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肌肉容易疲劳不能持久保持运动状态,运动后还会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因此在选择训练项目时,要注重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替进行,并结合专业特点添加一些综合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方式,如擒拿、模拟逃生训练、紧急救援等项目,不但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设置体能训练内容时,还同样需要考虑根据男女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男生通常对一些竞技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更有兴趣,如球类、格斗类等运动项目。而女生更喜欢一些合作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韵律操、体育游戏等。教师如果能更好地把握好二者的喜好偏向,采取不同的体能训练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在制订训练项目前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事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并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真正依照自己的兴趣投入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训练效果和学生能够坚持完成训练的动力。

(二)结合实际、分层教学

(1)根据性别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空乘服务工作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但性别的不同,同是空乘人员的岗位职责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男性空乘人员更多的承担安全、突发危机事件处理等职责,需要更好的敏捷性和力量。女性空乘人员工作职责更多的是服务乘客,长时间保持站立和保持高标准的礼仪规范,需要较好的耐力和体态。所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考虑根据性别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不同强度、不同内容的体能训练,以更好地满足、适应空乘工作的要求。可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对于男生多增加些敏捷和力量性的练习,如三角障碍跑、搏击等。对于女生多增加些耐力性和柔韧性的练习,如中长距离慢跑、形体练习等。

(2)根据学生基础条件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身体的基础条件不同,有的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较好,也有一定的运动训练基础,有的先天身体素质一般,平时又缺乏锻炼。因此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对于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需要进行分层分类教学,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减少基础内容训练,增加训练的深度和强度,尝试启发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训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训练方法和技巧,便于其自己掌握训练方法;对于基础条件一般的学生,以基础训练为主,适当安排训练强度,多用鼓励和赞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与坚持力,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分层

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付出相同的努力后但仍可能因身体自身条件不同,最终能够取得的训练成果也不一定相同。如果那些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始终跟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设定相同的教学目标,并在同等考核标准下进行考核,只会让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不容易看到自身的进步,因此对训练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与课程考核标准时可在保证基本目标与考核标准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身体条件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考核标准上限,让学生能够从平时的训练中收获信心,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从而使学生对完成后期的体能训练产生动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三)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量

体能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来安排训练,逐步加大负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及状态来制定训练量,训练过程中也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现实状态来对训练强度做出适时调整,尽最大可能避免学生因过度训练而发生受伤的情况。

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在训练量的安排上,要把握好度,否则过犹不及。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学生的心率来调整训练的内容和强度。一般有氧训练采用(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0%~80%+安静心率作为有氧训练的最佳训练强度。无氧训练采用(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90%+安静心率作为无氧训练的最佳训练强度。(注:最大心率是指的是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此训练强度主要针对专业运动员训练设定,不同类型的人群应根据自身能力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因此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体能训练应在此训练强度基础上适当降低,同时在进行无氧训练时还要和专业活动的特点相结合。

在训练中还要注意训练与恢复相结合,确保训练的效果。高强度的训练过后一定要进行休息和调整,也可以进行一些恢复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使之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身体状态从而应对后面的训练内容。通过休息和恢复性的练习方式来对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负荷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整,进而实现训练的张弛有度。避免因过度疲劳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四、结语

基于以上对空中乘务专业加强体能训练的论述,是提升体能训练课程训练效果,培养更加符合职业岗位需求人才的一些参考和建议。学生是未来我们国家和社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帮助其塑造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猜你喜欢

乘务空乘心率
考虑任务数的乘务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自然拼读法在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离心率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高职《乘务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