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2-11-07白雪梅四川中衡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2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部门管理工作

白雪梅 四川中衡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后,需要根据战略目标展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确保预算目标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计划进行预算编制,系统分析企业各年度的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通过预算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采购、人力成本等方面的预算;二是专门决策预算,对投融资等重大决策进行预算;三是财务预算,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预算,如利润、资产负债、现金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为三个环节,一是预算编制工作,编制人员需要根据前一前的预算执行情况、本年度的工作计划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编制;二是预算执行,各部门要执行和落实预算方案,按照预算目标和预算指标使用资金;三是预算考核,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评价预算执行效果,通过考核评价结果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和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协调功能,可以促进各部门沟通和协作,及时交换数据信息;第二,监督功能,根据预算指标控制各部门的成本支出,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在监督和控制中及时发现违规行为或超支问题;第三,考核评价功能,按照预算编制和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展开考核工作,管理人员可以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发现超支问题,督促各部门合理使用资金,如果考核结果较好,企业还可以表扬和奖励对应部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分析预算执行效果较差的原因,通过绩效考核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第四,规划和计划功能,企业制定决策和计划时,可以参考预算的相关信息,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规划,使工作计划更加合理。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都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在:企业管理层没有正确认识预算管理,不了解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区别,没有设置明确的预算管理目标,部分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完全由财务部门负责;部分财务人员过于注重短期预算目标,没有考虑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各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不配合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及时提供部门内部的数据信息,阻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

(二)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特定的管理机构,如果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就无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无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组织机构,但是没有明确各机构和部门的职责,没有赋予实际权力,没有配备专业人才,各部门缺少沟通与合作。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预算编制得不到有效执行,导致资源浪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够标准和规范,无法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形式化问题严重。预算制度比较松弛,经常故意设置过低的预算目标,损害企业利益,加大经营风险。

(三)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第一,预算细化不足。企业预算编制建立在总预算基础上,尚未结合企业未来项目规划及业务活动计划分解预算数据,故难以对各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第二,与战略目标衔接不当。工作人员缺少对预算目标的分析,没有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过于依赖主观经验,成本定额和会计核算的数据不够完整,无法为预算编制提供有效的数据。第三,存在预算时间短、编制复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预算管理工作未细化到各个岗位人员,编制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精细化编制,敷衍了事。

(四)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个别部门和人员对预算管理缺少了解和重视,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控制支出,预算编制得不到落实和执行,经常会出现较大的预算偏差,无法实现预期的预算目标,甚至会出现超预算问题,造成严重的损失。传统预算存在定期性特征,各部门往往会将未花完的预算全部耗尽,避免后期得不到充足的预算,但是,这种做法只会浪费资金和资源。预算缺乏弹性和存在测算偏差,编制预算表时低报收入、高报成本等现象造成预算偏差,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员工的成本意识薄弱,工作不够细致和认真,很难体现出预算管理的作用。

(五)预算监控分析不到位

企业往往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控制,缺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缺少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预算监控和分析的方式比较落后,无法及时掌握会计核算信息和业务信息,缺少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业务部门的参与,企业没有引进先进的系统软件和监控工具,无法及时获取完整的信息,很难做出准确的分析,导致预算监控效果较差。在开展全面预算分析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发现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但未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内部管理问题还是外部环境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六)预算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企业的预算考核机制存在较多缺陷,预算考核工作难以实施,考核结果不够准确,无法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具体表现为没有按照预算目标进行考核,没有将预算考核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继而引发了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内容不详细、考核不成体系、考核过程随意。此外,考核预算奖惩机制存在明显漏洞,普遍存在重奖轻罚现象,严重降低考核实效,极大提高了超预算问题出现概率。在实际的预算工作中,经常会追加预算,按照追加后的预算目标进行考核,无法判断追加预算的合理性,没有区分预算执行中的影响因素。

(七)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比较落后,没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管理工作缺少系统支持,预算编制大多数通过手工或Excel表格来编制,而没有直接联网,原始数据多个系统无法共享,导致预算数据的编制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有些企业构建了预算管理系统,但是各个系统之间无法对接,各部门的数据无法共享。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工作效率较低、工作量较大、错误率较高,无法得到准确的预算分析结果,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更是与企业每位员工都息息相关,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深化落实,应使员工意识到预算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战略意义,并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从以下角度使其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第一,企业要向各个部门、层级的工作人员宣传全面预算管理,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全面预算培训活动,做好科普宣传,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重视和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明确自身与企业全面预算间的联系。第二,企业要建立各部门协同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业务与财务的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引导企业所有部门均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共同提高业财一体化管理水平。第三,公司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要将全面预算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将全面预算管理上升至战略地位,以此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在企业的支持和财务部门的带领下,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健全组织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要健全预算基础体系,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加强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细化各岗位的职责,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配合。企业可以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属于决策机构,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同时还要成立预算办公室,预算办公室属于工作机构,主管人员为财务经理,工作人员均为财务人员。另外,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对费用报销、会计核算、成本定额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规定,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确定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时间节点。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预算松弛问题从源头抓紧,保证预算的权威性,预算审批环节要从严控制、层层审查,借鉴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聘请第三方事务所对预算松弛现象进审计监督,提出指导意见,强化预算制度的外部监督作用。

(三)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在预算编制工作中,企业要设定合理的预算目标,确定目标时,全面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分析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还要分析市场环境、相关法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目标,加强上下级沟通,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编制的过程中,要将业务、现金、资本支出这几方面的预算整合到一起,同时还要加强共享平台建设,编制人员可以随时调取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企业要加强业财融合,预算编制人员要经常和业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业务情况。企业应选聘预算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全程指导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要求软件公司指派能力强的人员提供后台技术支持,改进、升级预算模板,强化预算表格间数据准确性及勾稽关系功能,有效避免取数和自动求和错误。

(四)保证预算执行效果

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要重点关注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汇总各部门的信息,实时监控预算数据,及时发现预算偏差问题,研究预算偏差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调整预算指标,合理分配和利用企业的资金,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风险管控,实现预算目标。企业要加大预算执行力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严格按照预算指标使用资金,对本部门的支出进行控制,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预算执行期间,要加强监管和控制,管理采购资金时,应加强当期预算控制;在日常费用报销工作中,可以运用累进预算控制方法;管理其他综合费用时,要加强总额控制;对宣传、广告等费用进行管理时,应加强单项控制。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监管保证预算执行效果,确保预算执行结果符合预期的目标。

(五)加大预算监控分析力度

企业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预算执行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企业要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提供先进的监控工具,做到实时监控和动态监控,根据会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当前的预算执行情况。监督人员应及时关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如果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无效作业,要立即进行整改。在预算执行监督和预算分析工作中,预算管理委员会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监控,定期组织分析会议,讨论近期的工作进展,根据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预算管理委员会需要分析各个指标的落实情况,提出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让各个部门参与到会议中,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制定改进措施。在监督、分析和整改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丰富的全面预算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能力。

(六)完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保证预算执行效果。企业可以将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关联起来,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确保绩效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出预算执行情况。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关键性指标或者平衡计分制等方式进行评价,根据预算考核结果和市场企业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使预算目标和绩效考核相匹配,增强各部门人员的预算控制意识,避免出现超预算等问题,企业要改变以往重奖轻罚、只奖不罚的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对应的奖金,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到效益最大化。

(七)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引入ERP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完善预算模块的功能。企业对各个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做好各个系统的对接工作,确保ERP与核算、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报销等系统能够相互对接。实施预算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查看系统中的信息,按照各自的权限查看对应的信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情况,还可以利用系统平台分析各个数据,发现问题后立即探究原因并调整预算目标。企业要开发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把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编制、执行、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庞大的数据监控网络系统,也降低了预算的管控。

四、结语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预算监控和预算分析,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引入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时监测预算执行数据,根据预算分析和考核结果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部门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7部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