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自保公司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022-11-05葛凤华牟昱晓冯晓楠

商业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自保风险管理疫情

葛凤华 ,牟昱晓 ,冯晓楠

(1.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2.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新冠疫情影响下,社会很多层面都发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变化。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出现了新的挑战,企业风险管理格局和保险市场的运营环境面临巨大改变。在面对外部冲击,应对新挑战过程中,自保公司作为一种非传统的、创新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灵活定制化的保险保障、高效的风险应对和保障能力以及通过优质自留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使自保公司在市场转型期间价值凸显。部分企业与时俱进,通过利用自保公司,有效降低了外部损失带来的波动性,保障了员工健康及福利,进一步增强了财务稳定性。

一、自保行业发展

自保公司是指由非保险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保险公司,主要目的是为母公司及其子公司风险提供保险保障。作为一种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形式,自保公司在全球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雏形最早产生于19 世纪早期,起源于一些船东无法从保险公司获得所需的海上保险服务,通过设立互助基金来分摊航程中的风险。随着自保行业不断发展,现如今对市场特殊的风险保障具体表现为如下形式:

第一,特殊风险难以通过商业保险市场转移,其中包括部分保险产品的除外责任,如高风险人士的责任险以及一些危险的承包商责任等,及部分在市场上没有保险解决方案的风险种类,如员工罢工保险等;第二,风险转移成本过高,即虽然有类似的传统保险出售,但由于产品受众群体小、不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体量、风险不可控等因素,导致价格极其昂贵。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自保公司已经成为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重要风险管理手段,在自保公司最发达的美国,500 强公司中有设立自保公司的占90%,在英国的前200 强企业中,有专门成立自保公司的也占到了80%。在母公司行业分布上,金融机构自保公司的数量和保费规模始终保持领先,其他行业例如医疗保健、制造、零售/批发以及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等行业也在持续引入自保公司。

我国目前共有8 家自保公司,成立时间均较晚,其中内地4 家、香港4 家,其母公司背景主要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国内自保公司特征与国际大部分自保公司类似,都承担着保障集团特殊风险、优化资金成本、管理集团整体风险以及贡献承保利润等主要功能。同传统商业保险公司相比,我国自保公司的保费规模和体量相对较小,但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即使在2020 年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大萧条影响,国内财险公司全行业净亏损51.5 亿元的不利背景下,内地四家自保公司均全部实现了盈利,合计实现净利润6.44 亿元。

我国自保公司统计表

二、新冠疫情对企业风险管理及保险行业影响

自2019 年末出现以来,新冠疫情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企业风险管理和保险、再保险业发展,除直接造成各种特定损失,还可能促使其发生更长期和潜在性的根本变化。

(一)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与风险态势,加速国际关系和秩序演变,对政府和企业治理体系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企业风险管理也随之复杂化。根据国际保险经济学研究会一项对中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几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远程办公、数字化转型和社会不公平等加剧是最可能在疫情后持续下去的趋势;近三分之二的受访客户担心长期住院治疗和失去收入或财富的风险;对于企业主来说,员工的强制性停工、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和被迫暂时关闭是在疫情影响下最令人关切的问题。

所有受访者都希望有更全面的保单来覆盖未来的未知风险,拥有更清晰简单的保单条款,以及更多的风险防范服务。具体而言,零售客户认为全面的健康和人寿保险在疫情大流行后更为重要,企业主则期望拥有范围更广泛的营业中断、团体人寿和健康以及责任险保单。

(二)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作为保险行业的一线部门,承保业务首当其冲。2020年保险公司平均损失预计占总资产的3.3%,此外低利率环境也侵蚀了保险业的收益来源。受损失扩大影响,全球主要市场商业保险价格保持着过去四年延续不断走高的趋势,伦敦、百慕大、新加坡等市场的财产险、责任险费率无一例外都保持上涨趋势,在市场供应端,承保能力正在不断紧缩、承保条件愈加苛刻。

在理赔方面,疫情以来由于全球各国的封锁措施导致航班数量和机动车驾驶数量减少,出行和机动车理赔大幅下降,但重大损失的总量并没有减少,针对营业中断和利润损失的理赔在不断增多,总体而言数量和复杂性方面都呈上升趋势。由于查勘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前往重大损失现场增大了赔款确认难度;外部法律顾问加强对重大和复杂损失案件的审查,并将理赔授权集中到保险公司总部,延长了保险范围的确定和赔款支付的时长。

三、后疫情时代自保公司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新冠疫情冲击着人类健康、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是一场综合性挑战,从企业角度这些挑战将转化为更高的风险意识和对现有保障缺口的认识,从而增加对风险覆盖的迫切需求。但在传统商业保险市场面对疫情影响下供应过紧,理赔难度增大;市场需求复杂化、个性化的背景下,自保公司作为风险转移和风险融资的创新工具,在后疫情时代,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力量。

对于很多大型企业,由于疫情导致业务下滑,全球采购供应链也受阻,影响叠加造成营业中断,公司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员工面临裁员或休假风险,在职员工也会存在健康风险,面对疫情冲击和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其自保公司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一)扩展保障范围,提升员工抗风险能力

自保公司通过定制化设计,可获得商业市场上较难获得的保险范围,例如扩展传染病保障,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保护;提供人力资本保障,通过增加雇主责任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为员工提供充分保障方案和企业福利。

(二)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企业风险保障

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受阻和企业营业中断,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大量远程或居家办公,也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网络安全风险。自保公司通过不断发展和产品创新,可承保包括网络安全险、营业中断险、承包商/供应商责任险、信用保证保险、董责险等各类新型和特殊风险,全方位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减少疫情对企业和员工的冲击。

(三)秉承服务理念,便捷理赔处理流程

与商业保险公司对比,自保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具有相对宽松的理赔环境。自保公司的先天属性决定了其在处理赔案时更积极有作为,应对疫情影响,自保公司应更主动、有效地与客户建立联络并协助商业市场沟通,达成一致,化解“理赔难、理赔慢”痛点问题,为客户和母公司提供优质的理赔服务和用户体验。

(四)发挥增值作用,积累风险资金蓄水池

自保公司在偿付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向股东分红、提供保费折扣等方式释放超额盈余,平滑疫情带来的波动性,稳定企业利润,回馈母公司;此外自保公司可为母公司积累风险资金储备,快速提升母公司抵御极低频但极高损失的巨灾风险的能力,而母公司能通过自保公司加速风险资金积累速度,更好地提高应对巨灾损失的能力。

(五)运用自保特色,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从企业风险管理者角度,通过自保公司参与,向保险市场表明了企业对风险的关注和降低风险的决心。在自保模式下,企业与保险市场的利益一致化,有利于企业赢得保险市场对费率、条款和条件方面的支持;此外,通过自保企业可以直接触及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为企业和商业保险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有了自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的风险自担和数据分享,不仅增强了商业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信心,最大程度释放承保能力,也促使商业保险市场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风险保障体系。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自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企业的风险转移成本,为特殊风险或新兴风险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传统商业保险公司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自保公司在获取母公司优质业务和内部可靠风险数据、实施最佳风险转移和保险方案方面可发挥独特优势,具备成为母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潜力。

面对疫情中的不确定性和新挑战,自保公司通过不断发展和产品创新,已可承保各类新型和特殊风险,全方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随着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企业走出去,融入世界和区域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所面临的风险趋于复杂,面对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提供风险保障的领域,建立多元化、规模化的自保公司,对于提升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也会进一步促进自保行业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自保风险管理疫情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战疫情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消暑诗
求生欲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