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路径寻绎与理念探索

2022-11-05李琳琳

武术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少林功夫少林寺少林

李琳琳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与西方体育的国际化传播不同,少林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国际化传播从一开始都不只是单纯的体育化传播路径。从古代到现代,少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都包含着佛教文化、武术技击、武术表演等多种内容,尤其是《少林寺》开播以来,少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具有多方面内容。如果说早期的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尚处于一种混合且各方面内容联系紧密的阶段,那么当前传播内容的各个方面已经越来越明显,但是关于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路径的理论研究依然相当匮乏,缺乏理论性提升。

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面临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是文化的多元发展受到威胁,文化的多样性日益削弱,这势必导致世界文化资源无可挽回的流失;另一方面是文化本土主义所造成的文化孤立和隔绝不是引向文化对抗就是引向文化衰微,而思维模式的变化又大大加深了社会意识的分崩离析。因此,文章还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对少林功夫的国际化发展进行分析,围绕少林武术对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论述,以探寻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应竖立的基本理念。

1 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论证

1.1 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演艺模式

少林功夫的艺术表现力是研究武术文化、少林文化的学者都不可忽视的,从个体的内在欣赏、舞台的群体化渲染到荧屏生活化、故事化设计,最后达到一种技击艺术与表演艺术相互融合的整体而展现在大众面前,使人们得到视觉与听觉上的欣赏与享受。少林功夫在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都蕴含表演艺术的魅力或表现出了对表演艺术力的内在追求。明嘉靖年间,俞大猷从云中回军时,借道少林寺进行考察,当他观摩了拳法表演之后,指出“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讹,真决皆失矣!”。道光八年清政府官员麟庆至少林寺要求观看寺僧武艺,少林寺住持挑选数十名武僧于殿前进行了少林功夫的演练。其实少林功夫从套路、单式动作的创造与习练开始就或多或少的已经开始了向表演艺术方向的追求。在科技信息、网络资讯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少林功夫结合现代的灯光、舞台等传媒技术,融合现代艺术表演的多方面因素,创造出了更加具有演艺性质的少林功夫内容,开创了少林功夫对外传播的新的形式。如今,少林功夫的表演艺术大量地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场所,小到街头演艺,大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场所,都以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赢得了世人的热烈欢迎。

1.2 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竞技模式

中国举国体育制度的大背景决定少林武术必定受其影响,走向竞技化的精英武术之路,但这并不是说少林武术的发展全都朝着竞技而去,而是少林功夫借鉴现代体育的某些优点,创出的一种新的少林功夫形态,现在来看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自1978年以来,一系列关于少林功夫竞赛套路书籍的出版为少林功夫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各届少林国际武术节的开展,世界各地的人们同台交流少林功夫创造了条件。目前,许多武术学校、武术俱乐部、少林寺拳法联盟等开始大量的传授少林武术竞技内容,《中国武术教程》《少林武术段位制教程》等也都是以竞技化了的少林武术为蓝本所进行的创新,而传统武术比赛的开展也是把传统的少林武术内容以竞技比赛的形式来开展,从形式或实质来看都是把少林功夫向竞技化的方向引导,其目的是通过规则规定的竞争较量来评选出演练水平较优者,以引发人们的练习动力,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1.3 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健身模式

长期以来,少林功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健身,回顾整个少林功夫的发展历程,其大部分时间是武僧用来修身养性、健身修禅,大量的资料都是围绕健身所进行的论述。在世界各地区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的今天,法律等社会制度越来越趋于完善,少林功夫的技击功能更多地将退居于健身、演艺、竞技之后,人们习练少林功夫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少林功夫所具有的技击功能。同时,由于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导致人们身体活动的机会与时间减少,社会文明病大量出现,人们开始有意识的选择具有健身功能的身体活动方式。少林功夫在整个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诸多的健身方法和较高的健身功效,如少林功夫中禅定内功的习练对场地、天气等环境没有特定的要求,对于提高人们的心肺机能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身功效,能够满足大众需要,成为了许多人们进行健身的一种选择。另外,由于少林功夫不同于西方竞技体育的健身方式,这种差异性的健身方法正逐渐地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朋友们的接受和喜爱。

1.4 少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技击模式

少林功夫自起源以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地理环境、寺院的政治地位、经济基础等因素决定了少林功夫更加注重它的技击功效。所以,在其演变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少林功夫甲天下”的地位和荣耀。因此,无论少林功夫如何演变和发展,其所固有的技击功能,是变数中的常数,少林功夫无论将来发展到那里,都摆脱不了技击的痕迹和由技击发展而来的众多种形态或形式。少林功夫的技击模式表现在少林功夫在传播过程中围绕技击而进行宣传和展示的各种形式,无论是电影、电视的灾屏打斗,还是现实的演练对打及套路的想象训练都脱离不了练习者对少林功夫技击功能的展示和需要。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到登封少林来学习少林功夫,其很大程度上都是冲着其所具有的技击功能而来,因为这是少林功夫的本质特征,是其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表演艺术的特殊本质。

2 少林功夫国际化传播的理念探索

2.1 走生态文明之路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在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在体育方面以工业化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大量的体育项目已经被工业化,许多体育项目离开了塑胶跑道、体育场馆、现代性的灯光、音箱等几乎无法进行。这类体育项目在世界的宣传和普及,必然导致人们对大自然物资能源的过多开发和利用,进而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以竞争、规则为主导的外在评价系统导致人体运动方式的固定化、模式化,其实质是破坏了人体运动方式的多向度开发。

少林功夫产生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中,各方面无不渗透着中国的文化观念和智慧,所以就造成了内功、养生、修身、养性等运动为主的,以内在超越为取向的肢体运动。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欧洲中心主义并不是唯一的敌人。我们还有一个敌人即对于自身独特性的坚持。所以,少林功夫要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坚持自己的独特性,以互补这个以功利主义为取向,以物质财富的占用为主旨,以工业建设为主导的现代世界。少林功夫所具有的功能,对于工业化社会所造成的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破坏将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更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普遍接受。

2.2 商业手段的公益道路

在这个以经济的增长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大潮中,任何与经济互相关联的事物都会被卷入到利益的纠纷中。少林功夫或者少林品牌也是如此,“少林”被商家用来做广告和商标,始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1993年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播放了“少林牌”火腿肠广告,画面中屡次出现“少林”商标和“少林”字样,以及“少林寺”匾,包括“少林”歌曲,此事引起了少林寺的重视,将生产“少林牌”火腿肠的河南漯河罐头食品总厂告上了法庭。而在海外,一家美国公司将“少林全套功夫”的商标统统注册,把所有与此相关的内容“一网打尽”。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日本也在注册“少林寺”商标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拳法”等等含义也全部包含在内。在这场知识产权的争夺战中,如果不是方丈及少林寺管理团队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少林及相关品牌进行有效的挖掘和保护,将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然而,少林功夫的商业化路径并没有那么顺利,仅仅商标权的索取就给少林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甚至打起了国际官司,并且还遭到了国内许多人的反对,认为少林寺作为一个佛教寺院,不能以商业化的功利为取向而卷入商业化的浪潮当中。

实事上,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都很难跳出商业之外,或者很难排除用商业的手段进行某一事物的运作和推广。如今少林功夫已经走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争夺当中,然而,人们对于少林功夫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不理解和误解依然存在,对于少林功夫的恶搞与挪用依然存在,以少林为主的商标注册在别的国家依然没有被追回。这就需要少林功夫在今后的国际化推广与传播当中,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监督力度,宣传少林功夫的公益化传播动机与价值取向。使人们认识到少林功夫是在以商业化的手段,推动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与推广工作,使人类社会能够更好地生存于地球之上,解决人类在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生存威胁。

2.3 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共存

西方文明经过黑暗的中世纪,终于在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科学技术文明的快速发展走上了资本主义的现代道路,但是以西方哲学、宗教为理论基础的世界二元对立观念,导致18世纪以来,西方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全球进行了疯狂侵略。相对于西方以工业为主的科学技术文明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了赶上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大量的接受和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开始接受和学习其文化,最终导致19、20世纪整个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全球进程。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现代进程在给现代人带来充足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精神危机、资源枯竭等有碍于人类生存的诸多问题。20世纪末叶以来人们开始反思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发展进程,有更多的学者开始加入从本民族文化中探寻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良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奥林匹克运动同样面临着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功利导向与身心和谐发展的二元对立等问题,一样需要其它民族的体育文化与之形成互补之势,打破这种单一体育文化发展格局所造成的多种问题。

少林功夫是以佛教理论为基础的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吸收了很多佛教的教义和理论,如佛教所讲的“一切众生平等,皆有如来得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执无痕,无为无待”等要人摆脱名利与欲望的追逐,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林功夫的发展。这对于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理念的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将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以推动人类运动方式的健康良性发展。另外,少林功夫产生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其运动方式受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体运动方式、运动环境的自然性回归,这对于以工业科技为依赖的竞技体育运动同样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所以,2009年5月20日少林寺武僧团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文化多样性节”,各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及巴黎各界人士共约1500多人观看了当天的演出,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外在肢体表演,可能其内在的佛学理论与中国文化内涵,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才是吸引世人的地方。

3 结语

可以肯定少林功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当下来讲少林功夫在许多国家的传播依然升温不断。目前,仅被少林寺认可的海外少林功夫传播中心已经遍及五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加州已把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中国嵩山少林寺日”,每年有大量的美国少林寺拳法联盟的学员前来少林寺归山朝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少林功夫的国际化发展就不存在什么问题,或者可以通过改进某些方面而取得比过去更大的成就,推进其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就本研究而言,少林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还应当坚持或继续挖掘在生态文明建设、商业与公益、文化多元与人类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理念。

猜你喜欢

少林功夫少林寺少林
宋 文彦博 楷书宿少林寺诗拓片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少林功夫拳(五)
少林功夫拳(四)
少林功夫拳(三)
少林功夫拳(一)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我要去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