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

2022-11-04刘晓伟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饲草病羊羔羊

刘晓伟

(山东省莒南县岭泉畜牧兽医站 山东临沂 2766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养羊业迅猛发展。在饲养过程中,羊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羔羊在冬春季节发病更为普遍,如果发现早、改善饲养管理、治疗方案得当,则不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否则会造成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消化不良、羊消化道内寄生虫、霉菌及其毒素、细菌病毒等都能引起羔羊腹泻,成年羊腹泻主要是由于饲草饲料发霉变质、气温出现剧烈下降导致羊只遭受寒冷影响以及其它疾病引起的。

1 发病原因

当羊小肠出现病理变化时,临床上才能腹泻,主要有消化吸收不良和分泌太多两个病理过程。由于羔羊的肠黏膜生长发育不完善、胃液酸度低、胃肠道内消化酶的数量少且活性不高,当羔羊受到饲养管理不良、遭受冷冻等不良因素的作用下,消化道内的饲草饲料极易发生分解不全而发酵,胃肠在发酵的产物刺激下蠕动加快发生腹泻。同时,肠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氢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给肠道内的有害细菌群创造了有利繁殖的生活环境,因为有害菌群的大量繁殖,进而加重了羔羊腹泻。

引起羊发生腹泻的病因非常多,在羊饲养过程中常见的有气温剧变、饲养管理不良(如羊舍密封不好羔羊受到寒冷侵袭、母乳过稠或者太稀、饲草饲料单一、所喂饲草饲料营养失衡等)等病因引起的羔羊单纯性消化不良;有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大肠杆菌、霉菌及其毒素、黏膜病毒、轮状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菌源性腹泻;还有隐孢子虫、球虫等引起的虫源性腹泻。通常情况下,成年羊发生腹泻多数是由于饲草饲料发霉变质、着凉受寒或者其它疾病等因素造成的。

2 羊常见腹泻疾病的症状

2.1 霉菌性腹泻

病羊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被毛凌乱,生长发育受阻,身体消瘦,排出水样稀便,粪便呈黄灰色。

2.2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和黏膜病毒引起的羊腹泻在羊饲养过程中较为常见,如果羊被上述两种病毒单纯侵害感染,在临床上表现为轻微的腹泻,如果和其它病毒一起感染,羊发生腹泻的病情就比较严重,腹泻程度更为剧烈。因为羊的饲养方式是圈养或者外出放牧,被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多,如果被上述病毒侵害,造成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2.3 细菌性腹泻

1)大肠杆菌型腹泻。哺乳母羊乳房周围滋生着大量的大肠杆菌,如果不进行消杀工作,在羔羊吸吮时会有大肠杆菌经过消化道进入胃肠道,引起羔羊发生腹泻。病羊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粪便稀薄,体温减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饮水减少,最后因脱水引发各个器官衰竭而亡。

2)沙门氏菌型腹泻。母羊在分娩过程中,羊羔被母羊羊水感染引发的,发病的羔羊一般为一周内的小羊。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饮食欲废绝,粪便中含有血液,病羊极度消瘦,进而发生死亡。

3)魏氏梭菌型腹泻。本病又称为羊痢疾。发病初期病羊精神不振,低头拱背,饮食欲废绝,随后就出现持续性剧烈腹泻,粪便由糊状变为水样,呈黄白色或者灰白色,后期为棕色血便,大便失禁,味道恶臭,一般在发病后1~3d 因衰竭死亡。个别病例表现出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呼吸加快,腹部肿胀但不下痢,身体角弓反张,体温下降,多数在发病几小时内死亡。

2.4 寄生虫性腹泻

1)隐孢子虫。隐孢子虫一般随动物的粪便排泄到体外,经粪口途径感染,在自然环境中的抗逆能力非常强,可引起3~35 日龄的羔羊发病,它也可以感染人类,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阴暗、潮湿、拥挤、不卫生的环境中生活的羊极易感染隐孢子虫。本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顽固性的腹泻;发现腹泻应立即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出现继发感染,死亡率会大幅度地增加。

2)球虫。当羊群饲养密度大、生活环境不卫生、羊舍温度高时,极易暴发球虫病,2~4 月龄的羊更易被感染发病;雨季或雨季后圈养的羔羊最易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腹部剧痛、普遍消瘦、被毛粗乱、行走不稳、可视黏膜苍白,排出褐色、黑色、绿色粪便,粪便上一般附有大量肠黏膜,发出恶臭的气味,本病的临床症状以反复腹泻为特征。成年羊肠道内多数有球虫寄生,但是在临床上没有表现,成为无症状带虫羊。

3 羊腹泻疾病的防控措施

3.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喂。所喂的饲草饲料应干净卫生、新鲜可口,没有发霉变质、重金属离子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存在;补喂的全价配合料或者精料品质高,所含的各种营养应足量且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合理,符合羔羊的营养需求,同时各种饲料原料不能超过验收标准,严格把控玉米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含量,以免发生霉菌毒素超标引发的腹泻。

小羊在饲喂时要训练成定时、定点、定量的饲喂原则,采取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避免小羊发生伤食现象;寒冷和霜冻天气不要野外放牧,防止小羊受到寒冷侵袭或者采食到霜冻草,引发腹泻的发生。另外,养羊场的饮水应符合人类饮用水质量标准,重金属离子、大肠杆菌以及其它有毒有害成分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以防因为饮用不良饮水引发腹泻。

2)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养羊饲养管理程序,饲养人员严格按照管理程序的内容工作。每天应定时清除圈舍中的粪便、垫料以及其它污物,经消毒处理后集中堆积发酵沤肥,以杀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各种寄生虫,以防羊只被侵害感染发生腹泻。

做好养羊场生物安全工作,每周带羊及羊舍四周进行两次全面的消毒工作,当羊群发生疾病后应加大消毒频率;消毒液应交替使用,从正规厂家购买,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去运输、存放、稀释、配制,并在有效浓度、有效期内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夏季应做好杀蚊蝇、灭昆虫、驱鸟等工作,降低疾病传播扩散的风险。

在天气晴朗时,应将羔羊赶出圈舍,让小羊逐渐适应自然环境,不仅增加活动量,增强体质,还能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促进羔羊体内VD 和胆固醇的合成,对羔羊骨骼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3)中草药预防。把蒲公英采集、清洗后喂给羊,可以预防和治疗羊腹泻病,蒲公英来源广,可以野外就地采集,成本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可以自由采食,本方法适合养羊户使用。

3.2 羊腹泻治疗

当羊发生腹泻时,应坚持:清理消化道、保护胃肠道黏膜、止酵防腐、防止中毒脱水的治疗原则。因为羔羊各个器官生长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体质弱,抵抗力差,因此在养羊生产实践中,应勤巡视、细观察,当羊发生腹泻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1)单纯性腹泻。羊群发生腹泻症状较轻时,需要限制病羊的采食时间,适当供给少量饮水,饲喂容易消化的优质饲草,根据食欲逐渐增加饲喂量。也可以在刚开始发病时,使用泻剂来清理胃肠蓄积的物质,对于腹泻不断的病羊需要使用止泻药物,避免病羊发生脱水现象。结合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病羊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2)病菌性羊腹泻。兽医人员应该借助实验室来检测引起腹泻的细菌或病毒种类,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经过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庆大霉素或喹诺酮类来治疗,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和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结合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双黄连等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3)虫源性腹泻。虫源引起的腹泻,需要选用抗虫药物来治疗。磺胺嘧啶等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球虫病引起的腹泻。隐孢子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需要给机体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溶液,减缓腹泻给病羊带来的危害。

4 小结

在羊群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生活环境或饲料营养不良、卫生条件较差、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后,经常会发生腹泻症状,如果诊断或救治不及时,还会引起死亡现象。所以日常管理中需要根据羊群发病原因,改善羊群生活环境,保证圈舍环境条件适宜,供给全价且容易消化饲料,来提高羊群体质和抗病力。同时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清理圈舍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原体对羊只产生的危害。一旦羊群发生腹泻病,需要立即诊断和治疗,尽量减少腹泻病给羊群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饲草病羊羔羊
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密度饲草打包机团体标准发布 将有效减少运输成本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饲草杂交大田作物栽培的方法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假面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瞬间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