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作业创生建构与设计路向

2022-11-01周建强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标学科

周建强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037)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最显著的特征是: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标志着语文课堂教学从关注语文知识、语文学科到关注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育人目标导向的根本性转变。语文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基因”,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语文核心素养构建创生新型语文课标。钟秉林针对目前“双减”强调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并不代表没有负担,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也并不代表没有作业,作业创生建构与设计实践性活动等都是检验知识理解与知识运用的重要手段。语文作业及其相关命题的设计改革既是“素养型”语文课标真正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与实现途径,同时也是贯通“教学—习练—测评”一致性和“素养”“一体化”的必备手段。语文作业的创生与设计是衔接和贯通“教、学、练、考”整体教学闭环的重要关联点,也是语文素养牵动、任务驱动与实践活动之“以文化人”的生成关键点[1]。如何紧紧围绕语文作业的创生建构与设计路向的理论引领和实践开拓,进一步扎实有效地落实语文课程的素养目标。基于“素养型”新课标的语文作业创生建构与设计路向,已经成为当下每一位基础教育阶段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和普通高校的相关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者亟须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

一、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与作业系统的相关研究述评

(一)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述评

语文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教育学科,语文核心素养自然是核心素养研究中的重点与热点话题。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众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参见表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为四个基本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但也仍有讨论与质疑的声音,如有学者认为审美与鉴赏有语义上的重复,表述有待商榷;有学者认为思维与语言相伴相生,无须单独列入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学者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还应加上品德修养[2]。

表1 相关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维度框架及内容

(二)有关作业系统的研究述评

1.作业系统的设计与编排研究

作业系统的设计与编排作为教材编制的重要环节,影响到教材的整体质量与实际效用,其必然需遵循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基本原则。

综合来看,可将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原则性要求粗略概括为质的要求、量的要求、形式的要求、配置的要求四个方面[7-10]。在质量上,教材作业系统编制时需有计划性,内容上兼顾基础性与启发性,针对性与关联性;在数量上,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尽量精减;在形式上,题型要多样化,具有开放性;在配置上,既要有序列性,也要有灵活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已有的研究多从语文教材的整体出发,围绕作业系统的编制阐述原则、提出建议,而在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究竟该设计什么样的作业,怎样编排作业,多少题量才比较合适,这些问题却鲜有涉及。

2.作业系统的分类研究

对于作业系统的分类,学者们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持有不同的观点(参见表2)。

二、“素养型”新课标对语文作业创生的顶层设计和思想规指

(一)“素养型”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结构化的实施规指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指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注重与学生语文经验、社会语文生活的关联,加强语文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语文课程的内容结构化,探索语文学科主题、项目、任务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这反映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从语文单篇零散走向单元专题整合,从语文学科浅表走向语文课程的思维高阶深度,从‘去生活化’语文知识学习走向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发展方向。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内容结构化,这只是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冰山一角。过去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课程“小台阶、快节奏、抓重点、看总分”的教学应试策略,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需求不符。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至少要求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应当:从零散语文知识结构到主题统整的语文课程结构;从语文学科的教学结构到跨语文学科的课程结构;从语文学习的认知低水平(简单)结构到语文学习创生的高水平(复杂)结构;从语文(书本)知识到真实的生活语文世界(情境问题解决)[18]。

素养型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应该建构一个纵横交错、关联进阶与互动衔接的新样态,即横向关联互动与纵向进阶衔接。随着语文课程结构化的到来,过去以单篇内容为主的语文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将会发生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范式变化,大单元语文教学、项目化语文学习、主题性语文学习……必然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选项。围绕聚焦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内容,提炼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素养主题,确定语文学科课程的学习目标,设定语文学科的学习情境,设计师生共同体实践创生的语文学习任务,匹配合宜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这才是布鲁纳结构教学的最终目标。仅有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形式,不理解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维度的“知识联结、思维成果生成和迁移创新”,这将不利于语文学科课程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19]。

(二)“素养型”新课标对语文学科课程实践的教学路向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素养”?新课标给出的答案是“实践育人”,并提出了“学科实践”这一个概念。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指出:学科实践是一个相对更具包容性和概括性的概念,它指向的是学科探究、学科活动、做中学、具身认知,任何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学科学习,都是学科实践的表现。实践就其本义而言是相通的,它是一种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从教育的角度说,它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的学科实践,实质是师生教学共同体的语文学习的行动导向,中小学语文学科应该有属于语文学科特质的差异性呈现方式和学习流程。教无定法,语文学科的不同学段、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应该不能用固化统一的教学模式来框限中小学不同学段语文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但必须尊重语文学科课程的规律和学习科学理念。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创造性的语文学科问题和真实且富有实践意义的语文学习情境,让语文学科的学习者在语文课程的实践学习活动过程中,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知识与客观生活世界之间的互动创生与统合交融,并通过跨语文学科之间作用力的交织、融合与激荡,一同建构创生中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

(三)“素养型”新课标对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实施规制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依据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学习层级水平,综合评定中小学生面对语文学科课程的真实生活情境,在完成相应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践创生路径(参见图1)。语文学业质量标准进入新课标,它不仅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结合语文学科课程的课程内容,整体地描述中小学校不同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学习实践创生的具体成就表现,明确语文学科课程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师生教学共同体把握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普通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编写、语文学科课程的考试评价等提供教学依据,也为普通中小学校的师生教学共同体逆向设计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创生,提供了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创生的学业质量标准依据[21]。

中小学校语文学科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的高质量学习水平需要“评伴全程”。中小学校语文学科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要依据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进行形成性、过程性与生成性的进阶样态描述,进而对语文学习行为展开学习目标中“标(成就标准)的实践创生驱动性评价”,解决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问题。没有清晰的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语文学科课程的学习性评价就不可能真正实施。

三、建构聚焦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语文作业实践创生范式

(一)凸显培养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专题式语文学力作业

中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施创生过程,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主体性的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对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课程的元认知能力与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自我复原力、自控力、专注力、时间管理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性要求。因此,中小学语文作业是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仅仅窄化为语文课程的学科知识技能的巩固。中小学语文作业不仅具有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功能,也具有评价诊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极富情境化的语文话语场域着力提升学生在语文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思维图式化,促进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及思维的灵活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升方面得以凸显强化,发展与诊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从而聚焦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并给予跟进指导。有些中小学语文作业同时具有促进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和评价诊断语文核心素养的双重功能。聚焦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预习类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类作业等,本身既可以作为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作为测量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评价任务[22]。

(二)重视核心素养导向的整体设计实施的语文单元作业

聚焦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质量,是提升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语文作业兴趣,减轻语文作业负担的关键前提。设计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作业,中小学语文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是目前可操作且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大单元、项目式与专题学习为单位整体设计的聚焦核心素养的语文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语文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中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化,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解决的综合化,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创生落实。首先,单元语文作业需要设计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大单元作业目标,单元语文的作业目标切忌碎片化的知识点罗列。其次,基于单元语文作业目标,结合语文课时安排,通过选编、改编和创编等方式整体设计该单元所有语文作业。单元语文作业设计需要关注语文作业的科学性与素养创生性、语文作业类型、语文作业难度、语文作业时间、语文作业结构等关键要素。最后,确保语文作业题的设计体现语文课程的情境性、综合性与开放性等特征。情境,既是培养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之一,也是检测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重要教学手段。

(三)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进阶性的语文作业

“双减”教育政策中明确提出,“发挥中小学语文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教育教学功能,将中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语文作业”。“基础”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基础主要是指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关涉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等的奠基素养,新时代的“基础”不能仅仅窄化为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内容要求、语文学业质量水平等都是新时代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基础”。因此,基础性语文作业主要是指基于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与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共性要求语文作业。高质量语文学科基础性作业是确保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达成的前提条件与保障基础。高质量的语文学科基础性作业,不仅需要必要的日常性抄写背诵类作业,也需要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书面练习,还需要一定数量比例的跨语文学科作业、语文长周期作业、语文综合实践类作业等,但跨语文学科、长周期的语文作业类型要适量、适度和有效,不能“为跨而跨”“为长而长”,不能流于形式和走过场。语文学科基础性作业应该是有助于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类型作业的结构化组合,而不是单一作业类型的千篇一律。

(四)确保核心素养导向的设计与实施并重的语文作业

语文作业不仅包括语文作业的设计,还包括语文作业的布置、语文作业的批改、语文作业的分析、语文作业的讲评、语文作业的辅导等各个实施环节,这些环节需要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最佳的语文作业功效。高质量的语文作业设计是基本前提,但如果只是设计了很好的语文作业,语文教师没有认真批改,也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在语文作业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原因,更没有通过语文作业讲评辅导去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跟进辅导,再好的语文作业设计也无法发挥其真正且切实的教育效果和教学效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语文作业设计、语文作业布置、语文作业批改、语文作业的统计分析、语文作业的讲评辅导等各方面全方位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语文作业产生好的教育效能和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小学语文作业是保证语文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课程实施领域,是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也是判断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抓手。

(五)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活动实践创生的语文作业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作业的活动实践提倡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学习活动方式与语文教学范式要回归语文学科课程的实践创生本质。也就是说,语文学科课程的作业实践创生要有“语文味”,语文学科课程的作业设计的朗读与背诵、辨音与析词、写字与造句、仿说与仿写、谈理解与言情趣等学习任务,这些语文作业的实践创生应该都是语文作业的学习任务群及作业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活动的主要实践规定性特征。

中小学语文作业的活动实践提倡语文学科课程的学习创生与教学实践应该回归语文学科教学和作业创生的“实践性”,在师生共同体的“创作中”“学语文”,“使用中”“做语文”,“教学中”建构语文。但是,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作业创生应尽力避免两个极端:其一,是防止让学生成为语文知识授受的“容器”;其二,是防止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作业创生流于真实生活“浮光掠影”式的“复演”,以致让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作业创生固化为琐屑原生态语文直接经验的“个体”语文的纸笔作业学习。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研制组组长崔允漷教授认为,所谓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23]。

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作业创生是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既要创设语文学习的实践创生情境与语文学科课程作业创生的知识情境化,进而明确语文的学习任务与语文学科课程作业创生的学习实践化,从而提出语文探究问题,进一步开展语料研习,最后组织语文实践创生的论证,立足于真实语文生活的问题解决(参见图2)。语文学科课程的作业创生的真实情境学习,学生作业的实践创生过程包括学生所学语文学科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的真实进阶样态,还包括学生所运用的真实思维方式的语文学科课程的学术性、虚拟情境与真实生活场域。语文学科课程的作业实践创生学习,中小学校的师生共同体全身心地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创生的实践学习行动,进行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语文作业实践的互动创生和语文评论,产生可改善自己或周围环境的语文学科课程的作业学习成果[24]。

图2 设计有助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语文作业创生过程

结束语

确立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实践创生导向,加快“减负提质增效”导向的中小学语文作业改革势在必行。“减负提质增效”导向的中小学语文的作业改革实践,是聚焦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聚焦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涉及语文课程方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作业、语文评价等方面“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的系统工程。中小学语文作业作为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对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业质量、诊断改进语文教学、家校关系、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等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作业,不仅仅是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实施难点所在,也是真正着力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共同体实践创生的关键所在。从实施“素养型”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群教学与培育中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语文课程作业设计的学习任务群亟须在意义价值定位、组织实施方式以及内容和表述等方面实现进阶。语文教师应整体而辩证地看待语文作业学习任务的课程价值,从语文教科书篇章、语文单元专题的课时教学模式下基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语文学科任务”转向语文学习项目的开发,不断提高语文学习任务的内容设计的整合意识和作业学习任务表述的规范意识。语文课程作业学习设计不仅体现着师生教学共同体的教学观念,也是语文课程作业实践创生的学习过程的素养指引及语文课程的学业质量水平进阶的学习成果保障,更是开展语文课程的教学反思和研究的重要发展凭据。▲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标学科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