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居家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1-01谷青芳左红梅康明丽刘彩霞段爱旭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问卷

谷青芳,左红梅,康明丽,刘彩霞,段爱旭

山西大同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失能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体生理功能受损或丧失,日常生活受限和生活自理困难的总称[1-2]。由于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的持续加深,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会推高失能率,同时由于健康状况的改善会降低老年人的失能风险,这两项因素的叠加使我国的失能率先下降后上升。大体可分为 2020—2031年的缓慢下降、2032—2041 年的缓慢上升及 2042—2050 年快速上升 3 个阶段,我国总失能率在 9.28%~11.15%之间变动[3]。朱大伟、于保荣[2]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测算中国失能老年人口从 2020 年的 2 711.3 万人增加到 2050 年的 6 551.4 万人[4]。由于失能老人出现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缺失,其生活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失能风险将是我国未来老龄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如何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延缓病痛的折磨,提高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是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平台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健康信息,操作简单、高效、针对性和实用性均较强。目前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人照护者对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较缺乏,迫切需要得到包括失能老人基础照护知识、安全用药知识、慢病管理知识、居家安全指导、失能老人心理问题、康复指导等方面内容的指导[5]。基于此,笔者尝试基于微信平台对社区失能老人照护者开展相关照护知识宣教,并观察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大同市向阳里、太阳城、西街、御华帝景、福兴园、柳港元等共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中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及其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经过筛查最终对符合标准的402名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402人进行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失能老人: ①自愿参与问卷调查,年龄≥60 岁;②在该社区居住时间不少于半年,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沟通能力。照护者:①自愿参加本研究;②照护失能老人时长不少于半年,排除中途脱落者;③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会使用微信。

1.2 研究方法

1.2.1 微信健康教育支持 ① 成立微信管理团队:团队由3位临床护理人员(内科1人,外科1人,康复科1人)和4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组成。② 确定教育内容:团队成员一起学习《老年人常用护理技术》、《居家养老护理技能》等知识。检索文献,深度学习,确定失能老人基础照护(穿脱衣服、上下床、口腔清洁、温水擦浴、协助排泄、翻身拍背、压疮预防)、辅助器械使用(助行器、移位设备、助浴设备、助餐设备)、留置导管护理(胃管、引流管、尿管)、意外事件的预防及处理(坠床、噎食、跌倒)、肢体功能康复指导、精神慰籍和心理疏导共六方面,然后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的编制。③ 每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照料失能老人的一项视频操作和2篇相关的健康知识链接。④ 干预期间,照护者可以在微信群内提问和咨询,干预团队则进行相应知识的解答。⑤ 干预时间:2020年3月—2020年9月。

1.2.2 观察指标 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自行编制,调查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居住情况、照护主体、患慢病数量、失能时间等。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该量表由美国的Lawton等人设计编制,包括躯体日常生活能力(PSMS)和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两方面的功能评定,PSMS的具体条目有进食、穿衣、如厕、梳洗、行走、洗澡共 6 项,IADL的具体条目有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处理钱财共 8 项。采用1~4级评分法,4个级别分别为完全可独立完成、有些困难、需要支援、根本无法独立完成,量表总分 20~50 分,其中 ≤20 分为完全正常;20~30 分为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为轻度失能;30~40 分为中度失能;≥50 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为重度失能[6,7]。③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量表共有24个条目,总分0~48分,≤12分表明幸福感低;13~35分为中等水平;≥36分表明幸福感高[6]。④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DS 标准分界值为53分,评分≥73分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

1.2.3 调查方法 调查之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干预前针对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分别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有效率91%;接着对这402名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进行跟踪调查,干预后入户发放问卷402份,回收时当场检查问卷,发现遗漏及时返还补填确保问卷的完整性,回收有效问卷402份。

1.3 统计方法

原始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失能老人人口学特征

统计发现:轻度失能老人有189人,占总人数47%;中度失能老人有114人,占总人数28%;重度失能老人有99人,占总人数25%。失能老人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失能老人基本特征[n(%)]

2.2 失能老人日常生活照护者主体

在对失能老人进行照护工作的主体人中主要是其子女,其次是配偶和保姆来承担,分别占总人数的34.3%、29.3、27.8%。见表2。

表2 失能老人日常生活照护者主体分析 [n(%)]

2.3 干预前后失能老人主观幸福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总得分情况分别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失能老人主观幸福度总评分比较

2.4 干预前后失能老人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后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老人的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失能老人抑郁评分比较

2.4 干预前后失能老人照护者主观幸福度评分比较

由表5可见,照护主体为配偶、子女、保姆,干预后的主观幸福感总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照护主体为其他人干预前后的主观幸福感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失能老人照护者主观幸福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失能老人是老年人群和失能人群的叠加,由于生理老化及疾病影响的双重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失用情况。研究显示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8-11],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照护者的照护质量[12],若失能老人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则会增加诸如住院、心理压力、死亡、急症入院等风险[13-14]。

本研究发现对失能老人进行照护工作的主体人员主要是其子女和配偶,其次是保姆来承担,照护者缺乏专业老年护理知识培训,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15-16]。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手机微信平台不失为一种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它具有即时性、成本低、效率高、可重复观看等优势,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为照护者提供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的照护知识,尤其是操作视频的演示可使照护者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模拟,还能与照护者加强互动及时为其在线答疑解惑。因此,本研究基于微信平台针对失能老人照护者开展相关照护知识宣教,探讨其对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幸福感的产生有赖于自我的健康状况,失能老人有较多躯体疾病且日常生活能力底下,幸福感会大大降低[17]。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微信平台对失能老人照护者开展为期6个月照护知识宣教干预后,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本研究中家庭成员配偶、子女是主要的照顾人员,他们与失能老人的关系较为亲密,在照顾失能老人时更加自觉主动,认为是自己的应尽之事,因而在学习专业照护知识时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内驱动力,也能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失能老人身上,使失能老人享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良好的联动效应,提高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另外承担照护工作的保姆由于接受了微信平台推送的专业的照护知识,在其进行照护工作时能做到得心应手,可减少由于照护不当及知识缺乏所带来的照护负担,大大提高了照顾效率,进而对失能老人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同时,在照护失能老人的过程中照护人员本人也有被需要、有价值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干预后照护者的主观幸福度总分也高于干预前的评分。

失能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依赖他人长期照护,这种被动的生活方式使其感觉自己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表现为缺乏信心和耐心,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抑郁情绪。Quail指出失能老人未满足的身体需求与心理压力升高有显著相关性[18],Chen S等提出中国失能老人照护者迫切需要关注失能老人的精神活动[7]。因此,本研究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的照护内容之一就是精神慰籍和心理疏导相关知识,引导照护人员在日常照料中注重满足失能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加与失能老人的交流和互动。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轻度、中度、重度失能老人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这与照护人员认识到精神慰籍的重要性,能通过正确的方式帮助失能老人宣泄负面的情绪和压力,使失能老人有信心去从容面对疾病和失能,提高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有关。此外,失能老人接受到照护者专业的照护和支持,身体健康状况得以改善也可明显减少导致失能老人产生抑郁的应激源,对其抑郁情绪的缓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是传递失能老人专业照护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够提升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主观幸福感的同时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情绪,而远期的良性效果有待于有效照护的持久推进。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问卷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后印象
画与话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对立与存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