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思想让历史解释更鲜活

2022-11-01江苏省镇江市心湖高级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历史情境

◎ 曾 婷 江苏省镇江市心湖高级中学

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做出历史解释的过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据此可知,历史解释要求学生基于史料,描述历史、解释历史,从而理解历史。历史本身是死的,但却因解释而有活力,历史之所以常讲常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归功于与时俱进的历史解释。新的史料的出现,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历史观察、研究的视角等,让历史解释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反观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有些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因为教师只是在讲“死”的历史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历史解释变得苍白无力,学生就难以产生对历史的共情。正如现当代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所说:“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要让中学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就必须注入现实生活的活水,让历史解释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设真实情境,解释历史原因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尽管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要真正去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解释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是比较困难的。但因果联系是历史事件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也是历史解释的核心内容。只有讲清历史的前因后果,我们对历史才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那么,怎么解释历史原因呢?教师可以尝试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激发历史情感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比如以下案例:

一堂美国历史课中,为了让学生真实体验英国议会决定对北美殖民地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达塔老师在一堂测试课中设置了一个活动:“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 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议论纷纷:“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 分一张?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沮丧、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小脸都憋红了,达塔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

孩子们持续不安,老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接着又有一些孩子垂头丧气地说:“我会还钱。”也领了纸。一个叫艾米的女孩儿刚开始很坚决地表示:“我就不交钱。”到了这份上,也只好许诺以后还钱,领了纸。老师发了试题,学生们闷头做答。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达塔事后讲:“我是个不会说谎的人,得低头不看他们才能继续装下去。好几次我都快憋不住了,但还是忍住了。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英属北美13 块殖民地为什么要反抗?美国独立战争为什么会发生?这是讲述美国独立战争这一段历史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只有讲清独立战争爆发的经济根源,学生才能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内涵,才能感受“哪里有压迫就有反抗”的精神,才能体会“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精神的价值。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有着真实的情感流露,更能真切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解释也是更加深刻的。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力量。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所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展开教学,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辨别,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促进知与行的完美结合。

二、关照现实生活,解释历史价值

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传统的历史教育,是书本的简单复述,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是学生的被动接受,一旦离开学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很快被遗忘。这种知行分离的教育是错误的。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去运用所学知识去应对新问题和新情境,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实现教育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标。而历史解释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从现实的立场出发,以现实为参照来观察和认识历史的价值,即解释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既包括过去的时代价值,也包括现在的时代价值。只有解释清楚历史价值,我们才明白在无限丰富和复杂的历史中,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这一特定的历史。

我曾经观摩过一节初中历史课,是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学生对古代中国思想史颇为陌生,更无法解释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价值。为了让学生真切体验什么叫“百家争鸣”,并充分理解各个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各抒己见”环节:

开学初班主任安排了卫生值日表,小明负责倒垃圾,但是每次轮到小明值日,他就提前走了,对班级和同学都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学派思想)

问题提出来后,教室由沉闷变得热闹,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我主张用儒家思想处理这件事。儒家主张仁,用道德感化治理国家。我会找小明谈话,教育小明,告诉他倒垃圾是他的职责,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不道德的行为,要被人谴责的。

学生乙:我主张用法家思想解决这个问题。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治理国家。所以,我的想法是:罚小明倒垃圾一个礼拜!(哄堂大笑)

以上两种是大多数学生比较倾向于表达的想法。少部分学生有其他看法:

学生丙:我主张用道家思想处理这个问题。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明不倒垃圾,怎么说他怎么罚他都没有用,那就让他去吧,顺其自然。(有学生提问:那谁倒垃圾呢?学生丙无解)……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古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诸子思想的宏大与深邃,引领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精神内在与生活日常。清楚解释其历史价值,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让学生利用诸子百家思想去解决班级生活中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种关照现实生活的历史学习,可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展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可以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历史解释素养。比起教师的单纯说教,告诉学生什么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这种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让历史解释自然而然形成,更能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利用时事资料,解释历史影响

教育源于生活,但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生活,还应该与国内外发展趋势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发展眼光。当代历史教育被赋予了“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的教育功能,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时常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展开历史与现实永无止境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大多表现为历史解释,解释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释历史影响。而解释历史影响,需要有历史眼光,即能够把某个历史现象放在一个较长时段去观察和考量,发现它对其他历史事件或显性或隐性的影响。

如在讲述《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时,讲到元朝政府在今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时,我们适当引入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不当言论等时事,引起学生广泛的关注和兴趣,进而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古代中国历代政府对边疆的治理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长远意义。再如,在讲述《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课时,讲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引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历年GDP 增长数据图、进出口贸易数据图,以及当前中国与美国贸易战、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等时事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等。利用时事资料进行历史解释,让学生学会把握过去与现在之间某种内在关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适当引入时事是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关注能力重于关注知识,才能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历史解释更加鲜活而有力,让教育真正为生活服务。中学历史课堂需要“引进来”,也需要“走出去”,用生活化的情境,用生活中的例子,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去进行历史解释,才能培养知行合一的人,具有“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眼光的人,具备改造社会能力的人。

[1][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1页。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 289页。

[3]转引自冯朴:《历史教育教学:求索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5 期,第51页。

[4]叶祥彪:《谈历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体验》,《中国基础教育》2011年第 2 期,第 33页。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历史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新历史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