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文化语境下《黄河大合唱》中地方音乐元素的融入

2022-10-31姚雅心

戏剧之家 2022年21期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大合唱音调

姚雅心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文明如水,百川汇流,中原文化有着丰富、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中原”作为一个地域名称,狭义上指河南一带,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或整个黄河流域,本文为了突出其定义上的指代意义,暂且定义为“黄河流域”。黄河拥有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身份,富含多元多样的地方音乐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音乐内容的集中体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各位专家联合发表的《黄河文化论纲》一文中提到:“自中国共产党立足延安以来,开创中国革命新境后,革命文艺井喷般涌现,杰作屡见不鲜,代表作首推《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这部经久不衰的大型经典合唱作品,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以独唱、齐唱、轮唱、配乐诗朗诵等独特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将音乐艺术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本文在中原文化语境下对《黄河大合唱》展开音乐素材分析,归纳并提炼其地方音乐元素中的艺术特色。

一、《黄河大合唱》的艺术价值

(一)《黄河大合唱》的创作

1938 年11 月1 日,光未然与鲁艺演剧三队第一次从陕西的壶口东渡到第二战区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渡河的航行过程中,他们目睹了船夫与汹涌的波涛拼命搏斗的场景,听到了铿锵有力的船工号子,因此留下深刻印象。之后他们在乾坤湾看到了壮观景象,被大自然惊天动地的气势深深震撼,全体成员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到达延安后,光未然由于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他回想着渡过黄河的情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口述长诗《黄河颂》,由战友胡志涛记录,之后冼星海被这篇词作的热情深深感动、备受鼓舞,下定决心要为这首新创作的长诗谱曲。冼星海在延安的贫寒窑洞里连续写作6 天,完成了这部红色经典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

(二)《黄河大合唱》的传播

《黄河大合唱》自从在延安首演后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播。自1939 年4 月,《黄河大合唱》不断被传唱。在冼星海逝世30 周年之际,他的妻子钱韵玲女士来到北京,希望在他逝世的纪念日到来之际能有纪念他的演出活动。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经邓小平副总理转交到毛泽东主席手里,信里提到希望能够演出、播放、出版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毛泽东在10月3 日阅读此信后指示中央乐团紧急召集排练,要赶在10 月份公开演出。由于条件所限,延安版《黄河大合唱》是简谱,几乎没有乐队伴奏,尽管40 年代初冼星海在苏联写过一版带乐队伴奏的总谱,但受战乱影响也不是很完美。为了圆满完成演出任务,中央乐团决定由严良堃牵头,成立了由田丰、陈兆勋、施万春三位作曲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他们夜以继日地改编、创作,适合演唱、演奏的75 版《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二、地方音乐元素在《黄河大合唱》中的运用

《黄河大合唱》具有中原文化语境下鲜明的山西和陕西地方音乐元素,它取材于地方音乐中的民歌曲调以及借鉴了民族器乐的表现形式,作曲家将这些素材有选择地整合起来,使乐曲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曲调。在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中,他十分强调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本文就《黄河大合唱》具有代表性的乐章中使用的地方音乐元素作出分析。

(一)陕北民歌元素

《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它是一首典型的劳动号子作品,真实地再现当年光未然和鲁艺演剧三队渡过黄河时的情景。将黄河的壮阔、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艄公的英勇、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实展现黄河儿女既依靠黄河,又要与黄河搏斗的纠缠感。

首先,在歌词内容上,该曲上下阕歌词简单凝练,通俗易懂,上阙采用垛句提问,下阙在此基础上仅改动两个字以作答,如上阙以“黄河边有几十几道弯、几十几只船、几十几根竿、几十几个艄公”提问,下阙的答复中将“你”改作“我”,“几十几”改为“九十九”。在陕北的民歌中,经常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指代不定量的数,例如用“九”来指代“多”,以此来描绘黄河流域船夫劳作的宏伟壮观景象。其次,在调式结构上,以陕北地区的双四度旋律框架“5-1-2-5”调式为主,前三个特征乐句的主要调式属于G 宫系统D 徵调式,最后一个乐句以五度跳进结束。这种旋宫不转调的异宫终止手法使得这首歌曲拥有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方式,完美呈现了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再次,在核心音调的运用上,《黄河船夫曲》中句首五个音形成具有鲜明陕北地方风格的主题,成为全曲的主导音调,之后的乐句均在此音调上进行扩展与变化,以此推动乐句材料间的发展、进行。最后,在民歌音乐元素上,运用具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特征的各种常见曲调、音型,并综合运用具有民族特征的各种号角式音调作为音乐素材。

(二)山西民间小曲

《黄河大合唱》的第五乐章是《河边对口曲》,它在音乐上大量吸收并运用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唱腔、音调,问句和答句分别采用山西民间音乐调式中的商调式、徵调式,这种问答式的旋律设计,既统一了音乐的句式结构,又衬托出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这首乐曲运用多种中国传统乐器,包括大铙、大镲、大鼓、梆子等打击乐器,二胡、板胡等拉弦乐器,唢呐这一吹管乐器,三弦这一弹拨乐器。以梆子为主的打击乐器具有响亮厚实的音色,连续快速打击时能够渲染主人公跌宕多姿的情绪。(在延安的首演版本中,由于条件有限,没有打击乐器来制造音乐节奏,就用脸盆,将勺子放入搪瓷缸中等方法制造出打击乐器。)这一章节巧妙利用乐段反复的结构形式,利用上下乐句结构的方整性特点,创作出山西张老三和东北王老七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前奏与间奏的音调充斥着地方乡土气息,这种亲切的音调让人不禁联想到山西民间说唱艺人在闹市卖唱的情景。这首对唱曲目前半段曲调欢快,表现两位老乡见面亲切对话的场景,之后采取模仿、对题、答题的音乐形式,随着歌词的描述曲调越来越富有沉重之感,为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渲染氛围,揭示人物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命运,呐喊出“一同打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展现中国老百姓朴实的内心。

(三)民族乐器伴奏、民谣体词作以及民间哭调的运用

首先,在延安的原版演出中,《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一乐章中运用了弹拨乐器三弦进行伴奏,这一形式借鉴了陕北民间曲艺的演出形式,全曲用朗诵代替歌唱,将诗词朗诵与民族乐器伴奏相结合。在三弦的音调里,模仿了汹涌湍急的黄河浪涛声,并将古曲《满江红》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加以应用。之后随着演出版本的不断更新,加入了琵琶演奏,演奏时配以管弦乐器的伴奏。不论是三弦的伴奏还是琵琶的伴奏,这种新颖的用诗朗诵代替演唱的演出形式,无疑丰富了《黄河大合唱》的思想内容,对于整部作品的演绎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其次,混声合唱曲《黄水谣》中,采用山西歌谣中“三段体”形式作成,音调朴素,平易近人,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犯下的滔天罪行,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

最后,在《黄河怨》这首女高音独唱作品中,作者引入陕北的民间哭调,采用陈述式的音调风格,着力模仿陕北丧葬音乐中的器乐音调;同时运用西方复调技法中的对比、模进、模仿等,结合民族性音调很好地表现出中国到处狼烟升腾与民如蝼蚁的景象。该作品运用凄楚的哭腔与悲凉的音调,将黄河视为一个哭诉的对象,让黄河倾听中华民族的悲惨历史,表现在民族危亡时女性的悲怨心理与抗争精神。这种发自内心的苦痛,使歌曲作品无论在情感还是内涵表达上,能够激起一代代底层民众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妇女的深仇大恨,她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投入了滚滚黄河怀抱。

综上所述,《黄河大合唱》中对地方音乐元素的运用丰富且深刻,这部作品吸收了大量中原文化语境下的优良艺术元素,采用广为人知的民间音调、民间节奏、民族艺术的表达方式,这些音乐元素的使用体现中原音乐文化在黄河流域的不同特征,使得《黄河大合唱》这一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一代又一代人传唱。

三、对《黄河大合唱》中应用地方音乐元素的认识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歌颂黄河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高峰,它是永恒的经典且超越了时代,这部诞生于中原文化语境下的合唱作品,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蕴藏的文化艺术价值无可替代。这部作品的创作,构筑于传统的合唱作品之上,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民族音乐中繁琐变化、冗长复杂的曲式结构,而是尽量采用短小精炼、简洁凝练的作品形式和篇章结构,广泛采用了黄河流域中晋、陕两地的民间音乐文化,突出表现了两地鲜明的音乐风格,在高亢激昂的曲调中塑造一种铿锵有力、顽强不屈的乐曲形象特征。在各乐章的歌曲中,采用人民大众所熟悉的民间地方音调、民族乐器、民族特性节奏以及民族艺术的表达方式,使这部作品风格更加接近人民大众,正是因为艺术创作者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正确的创作方向,才能创作出这部当之无愧的合唱艺术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黄河大合唱大合唱音调
一二·九大合唱
春天的大合唱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黄河大合唱》在新时期的审美价值及重要意义
《黄河大合唱》与桂林文化抗战
蟋蟀大合唱
大合唱
越南女教师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对完成音调靶点基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