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10-28赖格英邓名明马云梦赖怡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福州耦合茶文化

赖格英,邓名明,马云梦,赖怡恬

(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2;3.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共青城 332020)

农业文化遗产与一般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有所不同,它是农村与其周围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农业景观和农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1]。如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传承保护过程中充分挖掘与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价值,近年来得到政府、学界、业界的高度关注。第3个“文化遗产日”提出发展旅游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2];此外,大众旅游需求从物质消费向文化多样性体验过渡,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3]。

在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意义、旅游开发模式、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影响及社区参与等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4-17],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较为缺乏;旅游产业作为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关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耦合研究领域,尤其在探析遗产系统与旅游系统各组织之间的内在演变过程、机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初步探讨,如李伯华等[18]在自组织理论的框架下,将湖南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化紫鹊界梯田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其与当地旅游产业之间的依托关系,阐述了内部融合、外部延伸以及空间系统拓展等多种融合发展途径,同时从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等多个角度出发,指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两者耦合发展的研究多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总体情况为对象[19-20],尽管存在一定的通用性,却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得出的结论大多是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有较高的耦合发展前景,却未对影响耦合的因素进行提取分析。因此,着眼于多层次且更微观因素的研究,以易于发现农业文化遗产耦合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仍是值得探讨的领域。

笔者以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间的耦合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入选第1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对象,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测两者耦合度的基础上尝试引入最优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定量分析2008—2020年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耦合影响因素,以期通过多层次的定量分析,评估遗产系统在入选前及入选后经过多年保护与发展的状况,为后续的优化策略提供支撑,为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耦合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遗产地福州市位于我国福建省闽江河口(图1),全市辖鼓楼、仓山、晋安等6区6县,国土面积11 968 km2;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为842万。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0~25 ℃,年均降水900~2 10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1 700~1 980 h,无霜期达326 d;土壤以偏酸性的红壤、赤红壤、黄壤为主,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通气排水性能好。这为喜湿怕涝、喜酸性土壤的茶树和茉莉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遗产地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境内的晋安区、仓山区、闽侯县、连江县、长乐市和永泰县6个县(市、区),遗产地总面积3 291 km2(图2),其中连江县与长乐市主要为茉莉花茶综合发展区,永泰县、闽侯县和晋安区主要为茶种植发展区,仓山区主要为茉莉花种植区与遗产保护区(图3)。

2 数据与方法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耦合分析理论构建的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指标体系使用主要词频统计法,利用CNKI数据库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支撑,参考《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21],以专家意见为补充,通过研究茉莉花茶农业文化遗产综合发展现状,对其景观、文化、生态、生产进行梳理,并在参考前人研究[19]的基础上,构建福州茉莉花茶农业文化遗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旅游产业系统指标体系在借鉴已有成果[22-23]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旅游产业评价体系,包括旅游效应、旅游收入、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就业5个维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采用熵值法确定。熵值法可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客观计算出指标权重,并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24]。

表1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数据来源

研究所涉及的福州地区35个指标13 a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2020年)主要来源于以下3条途径:(1)统计年鉴及公报,包括《福州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文化和旅游年鉴》等;(2)研究报告,包括《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25]和《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9)》[26]等;(3)政府官网,包括福州市农业农村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等。此外,由于时间跨度大,数据均以最新版本为准,部分缺失数据根据其他年份的数值和增长率经科学计算得出。福州市行政区划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站。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指标权重的熵值确定方法

在构建的耦合指标中原始数据的各项指标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包括差异化的量纲和单位。在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前对数据标准化,将数据转化为相对量;在分析时以无量纲化做极值化的方式进行,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加0.01,防止出现统计结果无意义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Zij为经过数据标准化后的指标计算结果;Aij为第i个指标的第j个原始指标数据;Amin为此项指标的最小值;Amax为此项指标的最大值。评价体系中有些指标的数据方向不一致,在SPSS 21.0软件中进行数据正向化处理。

用熵值法计算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耦合指标的权重,以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减弱人为主观因素干扰[24]。

(2)

式(2)中,Sij为信息熵,表示在第j项指标下第i个年份所占该项指标的比重。

(3)

式(3)中,Vj为j项指标的熵值,其中m是统计得到的年数。

(4)

式(4)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2.3.2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的线性加权计算方法

利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个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采用U1表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2表示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5)

式(5)中,U1和U2数值大小表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和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好坏,取值为[0,1]。

2.3.3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可以体现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2个系统的关联程度,直观表达2个系统之间的和谐程度。通过搭建耦合度函数来计算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设耦合度为C[27]。

(6)

式(6)中,耦合度C值取值范围为[0,1],C值越小,表明系统间耦合性越低;C值越大,表明系统间耦合性越高。

T=αU1+βU2,

(7)

α+β=1。

(8)

式(7)~(8)中,T为综合协调指数;α、β为待定权数。考虑到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有多种,而农业文化遗产只属于其中一种,因此α取0.3,β取0.7。

(9)

式(9)中,D为协调度指数,取值为[0,1],用以衡量2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通过协调细分的方式可直观反映不同年份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协调情况,目前针对两者的协调度水平标准细分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参照文献[28],将耦合协调等级划分为10级(表2)。

2.3.4影响因素筛选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基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耦合协调度D的影响因素,将D值作为参考数列,并将两者耦合发展的一、二级指标作为比较数列的影响因素。

设参考序列为

M={M(k),k=1,2,3,…,n}。

(10)

比较序列为

Ki={Ki(k),i=1,2,3,…,n;k=1,2,3,…,

m}。

(11)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29],计算第k年与第i个指标对应的参考指标的关联系数ζi。

(12)

式(12)中,Δmax为参考数列M与比较数列的Ki最大差值;Δmin为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最小差值;Δoi(k)为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差值的数列;分辨率系数ρ反映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一般取值0~1,当ρ≤0.546时,分辨率较好,该研究取0.5。

(13)

式(13)中,Ri为灰色关联度,Ri的取值为[0,1],越接近1,表明M与Ki之间的关联度越大。

3 结果与分析

3.1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表3和图4分别给出了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综合指数(U1)及旅游产业综合指数(U2)、耦合协调度及其等级。

表3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综合指数、耦合协调度数值及等级

U1与U2的最小值均在研究的起点年份2008年取得,之后均连年增长。其中,U1从2008年的0.027递增至2020年的1.002,增长了约37倍。2008—2011年U1处于较低水平,这是由于早期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低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2012年后U1呈现较好走势,这与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2014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自2016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意见。U2从2008年的0.014 9增长到2018年的0.913 2,增长了约61倍,其间未出现下降,表明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从U1和U2的大小来看,U1总体高于U2;从发展速度来看,U1发展速度慢于U2。

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从图5可知,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C呈现较小波动,总体在0.900以上,表明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较高,但由于两者的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因此耦合度值存在波动。此外,2个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T从2008年的0.010到2020年的0.990,增长了99倍,表明2个系统的协调程度在逐渐提高,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步加深并呈现更加协调的态势。

从表3的耦合协调度和图5的耦合发展情况走势来看,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及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2008—2020年的13 a间均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0.018 7上升到2020的0.939 7,耦合协调度等级也从2008年的极度失调上升到2020年的优质协调,表明13 a间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逐步提高。2014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上升到了新高度,耦合协调速度加快并呈现出逐渐协调的趋势。

从研究的时序来看,茉莉花茶农业文化遗产及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失调阶段(2008—2015年),耦合协调等级从极度失调发展为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D值从0.018 7上升到0.485 9。可能是因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由于政策作用的滞后性效应导致农业文化遗产休闲旅游模式尚未成型。

第2阶段为低级协调阶段(2016—2018年),耦合协调度D值从0.553 4上升到0.760 2,耦合协调等级从勉强协调发展到中级协调,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也由此得到初步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逐渐兴起,呈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相关推动政策成为农业文化遗产耦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3阶段为高级协调阶段(2019—2020年),耦合协调度等级从良好协调发展到优质协调,耦合协调度D值从0.858 7上升到0.939 7,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形成较好的融合态势。该阶段政府高度重视农遗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推动2个系统之间更深层次的融合。

3.3 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耦合发展的一级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两者的耦合发展水平与资源要素、政策保护和生产发展等11个一级影响因素有较高的关联,整体关联度大于0.6,平均关联度达0.804(图6)。

对灰色关联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A1(0.895)>A5(0.880)>A3(0.877)>B4(0.826)>B1(0.813)>B5(0.809)>B3(0.806)>A2(0.793)>A4(0.765)>B2(0.741)>A6(0.644)(表4)。一般而言,关联度大于0.6表明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认为上述11个影响因素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中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同时,通过对灰色关联系数的分析可知,茉莉花茶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系统内部各要素均对两者的耦合发展做出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贡献值。

表4 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及排序

资源要素(A1)是促进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及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的关键,意味着以农业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为核心,合理地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现实特征与休闲旅游结合能够助推两者的发展。政策保护(A5)是促进两者耦合协调的重要因素,表明市政府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如财政的基金补贴,可为两者耦合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生产发展(A3)对促进两者耦合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表明建设以茉莉花茶(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特色产品)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有助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生态环境(A6)和旅游收入(B2)的关联度排名后2位,表明生态环境和旅游收入在耦合发展中并未发挥充分作用。

3.3.2耦合发展的二级影响因素分析

由图7可以看出,二级影响因素都有较高的关联,平均关联度达到0.801。35个二级指标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最低为0.603,最高为0.900。同时,通过对2008—2020年灰色关联系数的分析可知,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B21)关联系数最低(0.333),可能是因为旅游行业受疫情冲击,市场处于低迷态势。此外,35个影响因素均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做出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贡献值。

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耦合体系指标发现,35个二级指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603~0.900之间,其中茶叶综合产值(A32)、茶叶总产量(A31)、茶园面积(A14)的关联度皆在0.9左右,茶园的面积产量和产值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基本,稳定的茶园面积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观光,有利于实现集约化种植和产品现代化,更能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A2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值(A63)仅有0.665和0.603,成为表现力最弱的影响因素。

财政补贴(A52)是保护茉莉花与茶种植面积指标变量,证明目前福州市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投入处于较高的水平,对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统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茶农人均收入(A37)表明,福州市茉莉花茶种植收入并不低,2018年企业每卖出100元茶叶中有65元是农民的收入(http:∥www.crnews.net/),这提高了茶农种植积极性,有助于遗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旅游收入(B22)、茶厂数量(A34)、旅游饭店数(B31)、旅游景区数(B42)、星级饭店数(B32)在两者耦合协调影响因素中为中上程度,表明13 a间福州政府颇为重视旅游产业。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A22)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值(A63)仅有0.665和0.603,在耦合协调影响因素中表现力最弱,影响了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

4 结论

选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2020年数据对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进行测度,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1)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情况较好,呈持续上升趋势,2008—2020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从0.027 3和0.014 9上升至1.001 7和0.913 2。

(2)在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层面,2个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相关系数达0.981,但在2009—2014年出现低程度波动。

(3)在测算影响两者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层面,2008—2020年一、二级指标灰色关联系数普遍处于0.6以上,与耦合有较高的关联度。一级指标影响因素中资源要素、政策保护、生产发展为主要驱动影响因素,生态环境为障碍影响因素;二级指标影响因素中茶叶综合产值、茶叶总产量、茶园面积为最主要驱动影响因素,博物馆数量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成为排序较低的障碍因素。

猜你喜欢

福州耦合茶文化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