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防控

2022-10-28黄西梅张爱霞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环境温度家禽日龄

黄西梅,张爱霞

(1.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畜牧站,广西 凭祥 5326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凭祥 532600)

1 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疫苗应购自国家定点生产厂家。新城疫疫苗可选用LaSota、Clone30 以及N79。对肉鸡而言,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主要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主要使用的疫苗包括H120株、491株,2886等。

若需多次接种疫苗,应尽量选择联苗,从而减少接种应激。灭活剂不同,制作的灭活疫苗刺激程度不同,如以甲醛为灭活剂制作的疫苗对家禽机体局部刺激较大。新城疫疫苗接种时多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应用,以提高抗体水平,延长保护时长。接种方式有点眼、滴鼻或饮水,局部免疫可提高免疫水平。新城疫疫苗接种后4周可进行抗体检测,根据家禽体内抗体水平决定是否进行二免。弱毒疫苗接种后24 h内禁止使用消毒剂或抗病毒抗菌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2 加强消毒

家禽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加强日常消毒频率,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降低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日常消毒可采用空舍消毒和带鸡消毒两种方式。空舍消毒可选用2%的二氧化氯+盐酸、40%的福尔马林。除此之外,还可选用烟熏剂进行熏蒸消毒。使用30%三氯异氰尿酸钠、2%戊二醛+0.3%碳酸氢钠也可达到良好的熏蒸消毒效果。熏蒸消毒期间应紧闭禽舍门窗,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及时排除甲醛、氯气等有害气体,避免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带鸡消毒应保证环境温度超过20 ℃,消毒避免选择含氯、醛的消毒剂。待机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10%双链季铵盐或聚维酮碘,将其分别稀释为1∶1 000的溶液后使用。

3 药物治疗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应遵循“抗病毒+抗菌+祛痰”原则。家禽患呼吸系统疾病时应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通常疗程为3~5 d,可采用喷雾疗法、饮水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喷雾治疗时,雾滴直径应控制在50~80 μm,喷头高出禽头20 cm左右,通过反复喷雾,保证用药剂量。饮水疗法可直接将药物溶于水中给家禽服用。药物无搭配禁忌情况下,可综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可选用红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等进行治疗。对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可选用林可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等进行治疗。若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应立即更换饲料,同时进行解毒脱毒治疗,防止并发感染。抗菌可选用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治疗同时还应补充VC,提高机体抵抗力,还可通过辅助用药提高治疗效果,辅助用药主要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常用药物有甲磺酸酚妥拉明、蜂胶百毒清等。

4 禽舍环境调控

4.1 保证温度适宜 严格控制禽舍环境温度,保证其始终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冬春季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不同日龄的家禽最适环境温度不同,具体最适温度如表1 所示。随着家禽日龄的增加,环境温度不断降低,直至稳定于21~23 ℃。

表1 家禽最适环境温度

4.2 保证湿度适宜 养殖期间环境湿度维持在50%~75%,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家禽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环境湿度维持在适宜范围时,人进入禽舍无明显的粘腻感,空气在阳光照射下透明。不同日龄家禽最适环境湿度见表2。适宜的环境湿度对雏鸡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通常湿度每提高10%,体感温度增加1 ℃,对1~7 日龄内鸡,若环境湿度偏低,则需进行加湿处理。

表2 家禽最适环境湿度

4.3 保证空气质量良好 空气质量差会诱发家禽呼吸系统疾病,为确保禽舍空气质量,应适当通风,降低禽舍湿度或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舍内有害气体浓度。有害气体浓度见表3。

表3 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4.4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根据家禽体重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密闭禽舍,家禽出栏重为1.8 kg时,饲养密度为17 只/m2,家禽出栏重每增加0.2 kg,饲养密度下降2只/m2。不同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网上平养较垫料平养饲养密度提高30%,在保证饲养密度合理的基础下还应供给家禽充足的日粮和饮水。开放式禽舍,饲养密度低于22kg/m2,饲养密度过高影响舍内环境质量,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4.5 适当通风 冬季合理通风,防舍内氧气含量过低,同时防止风速过快。1~3 周龄的雏鸡以保温为主,应适当换气,风速不高于0.4 m/s。1 月龄至出栏的家禽可采用过渡式通风,风速不高于0.6 m/s。

冬季可采用横向通风和过渡式通风两种方式。横向通风和过渡式通风均通过侧风口通风,前者仅开启侧风机,后者开启侧风机和纵风机。横向通风保温换气效果显著。低龄家禽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此阶段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为辅。过渡式通风多用于3 周龄以上的家禽,随着家禽日龄的增加,其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对温度需求降低。过渡式通风灵活性高,可依据环境温度、饲养量等调控通风量。

4.6 合理光照 保证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适宜,根据家禽生长发育需求合理安排光照。不同日龄家禽光照时长和强度见表4。灯按照高2 m,间隔4 m交叉安装,每个禽舍内安装3线,同时配灯罩,灯定期擦拭。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日间可减少遮窗时间,夜间开灯遮窗。

表4 家禽光照时间及强度

猜你喜欢

环境温度家禽日龄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环境温度对汽车行驶阻力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论工况环境温度对风压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浅谈如何提高家禽的防疫意识和管理措施
浅析家禽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蛋鸡合理投料量
新生儿存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