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痛贴1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2-10-25姚志华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痛腰痛腰椎间盘

姚志华 朱 泽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上海 201800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腰椎常见疾病。它是由于椎间盘的纤维环受外力作用发生破裂,髓核从破口突出并刺激或压迫神经,从而引起以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等为典型表现的腰部疾患。严重者可引起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及二便失禁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腰突症影响着全世界2%~3%的人口,好发年龄为45~64岁,且约95%的突出节段位于L4/L5和L5/S1[2]。在中国,腰椎病患者人数高达2亿,其中腰突症约占15.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

非甾体类药物是治疗腰背痛的一线用药[4],《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将其作为A级推荐[5]。这类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对功能障碍作用局限,且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6]。中医治疗腰突症的方法众多,有膏药外敷、针灸、推拿和拔罐等,可有效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恢复腰背部肌肉平衡,并缓解疼痛[7-8]。《理溣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内服外敷尽管途径不一,但都能起到祛除邪气的目的。本院徐建德院长在学习石氏伤科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研制优化出“骨痛贴1号方”,备受腰背痛患者青睐。然而目前骨痛贴1号方缺乏相关临床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骨痛贴1号方外敷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与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嘉定区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36例。其中治疗A组脱失2例,治疗B组脱失2例,对照组脱失1例,经过纳入、排除,实际收录103例。参与课题观察的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A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2~56岁,平均(40.88±10.05)岁;病程2~28个月,平均(11.22±5.26)个月。B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25~56岁,平均(40.76±9.76)岁;病程1~24个月,平均(10.50±5.02)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39.86±2.55)岁;病程1~19个月,平均(8.57±5.71)个月。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9]的诊断标准:①腰痛、下肢痛呈现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为下肢痛重于腰痛;②存在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出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等4种神经功能障碍体征中的2种;③神经根张力试验:无论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④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首次就诊者;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就诊前1个月内未曾接受其他治疗者;④在接受本方法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⑤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腰部局部皮肤破损或有感染性疾病者;②既往接受腰椎手术治疗、或腰椎滑脱Ⅱ度及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及脱位者;③伴双下肢麻痹、大便功能障碍及马尾综合征者;④不宜保守治疗,有手术适应证者;⑤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⑥精神病及老年痴呆症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德国泰姆勒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70098),75 mg/日,1次/日。治疗A组:腰背部外敷骨通贴1号方(嘉定区中医医院院内自制制剂),隔日1次,1张/次,贴敷于腰背部疼痛点。治疗B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腰背部外敷骨通贴1号方,口服及外敷药用法用量分别同前所述。3组均连续用药4周评价疗效。

骨痛贴1号方由2组处方组成。处方1:威灵仙90 g,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地龙、骨碎补、三棱、莪术、当归、川芎、姜黄、生地、牛膝、木瓜、伸筋草、乌梢蛇各50 g,干姜、麻黄、桂枝、鸡血藤、鹿衔草各90 g,透骨草、寻骨风、丹参、海风藤各60 g,桃仁、红花各45 g。将上述药材或饮片,加温水浸泡约1 h后,加热煎煮2次,每次煮沸后续煎0.5 h,滤取药液,将2次药液静置24 h,滤取上清液浓缩至浸膏状备用。处方2:延胡索、炮山甲、樟脑各45 g,七叶一枝花、肉桂、地鳖虫各50 g,参三七、白芥子、乳香、没药、血竭、细辛、全蝎、蜈蚣各30 g,冰片20 g。以上药材除冰片、樟脑外,其余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放在密闭容器中备用。将以上处方1浸膏和处方2药粉充分搅拌后即可摊涂外敷。

1.6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及4周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分值0~29分,分数越低表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VAS评分分值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1.7 统计学分析

1 结果

2.1 3组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治疗1周和4周后,3组JOA评分均较前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1周后,治疗B组与对照组之间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B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A、B组治疗1周及4周后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中医将腰突出症归为“腰腿痛”“腰痛”“腰痹”或“痿证”等范畴。其特点是腰背疼痛,痛连下肢,仰俯不便,辗转不利,反复发作。《素问》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衡络之脉令人腰痛……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灵枢》中则讲到:“虚故腰背痛而胫酸”。因此,腰痛的病机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劳累太过,导致肾精亏虚,无以濡养腰脊而痛;或因外伤血瘀致腰腿痛,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

骨通贴1号方系本院院内制剂,方中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参三七、延胡索、七叶一枝花等活血化瘀,为君药;威灵仙、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地龙、骨碎补、透骨草、寻骨风祛风通络,干姜、麻黄、桂枝、肉桂温经通络共为臣药;佐以鸡血藤、丹参、当归、川芎、姜黄、生地、牛膝、木瓜、伸筋草、鹿衔草、海风藤、白芥子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痛;以乌梢蛇、炮山甲、地鳖虫、乳香、没药、血竭、细辛、全蝎、蜈蚣、冰片、樟脑为使药,正借用了古语“藉虫蚁血中搜剔,以攻通邪结”之意。纵观全方,以辛温、芳香走窜之品为主,外敷后使痹阻之经脉得以畅通,不仁之腠理得以濡润,拘急之筋脉得以柔初,瘀血得以消散,最终起到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腰痛、膝骨关节炎、颈椎病等病症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1周或4周后,治疗A、B组之间JOA评分或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B组JOA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提示双氯芬酸钠与骨痛贴1号方联用能更加明显地改善腰突症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并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骨痛贴1号治疗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且其联合双氯芬酸钠口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未对骨痛贴1号方的具体机制进行研究,有待下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骨痛腰痛腰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职业腰痛早防治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蒙药二味杜仲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研究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