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设计的思考

2022-10-25王如凤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2年9期
关键词:导图建构环节

文 王如凤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习能力,并指明学习能力是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译林版《英语》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 板块是单元的核心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更优越的条件。然而,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得过多,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探究、分析、内化等过程,主要表现为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轻视学生提取、归纳、概括的能力;忽略策略方法的引领,剥夺了学生自主解读、深入探究文本的机会;缺乏对学生真实生活和兴趣的了解,阻断了学生迁移和创新的可能。鉴于此,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5 At weekends Story time 的教学片断为例,从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探究欲和创造性两方面阐述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达成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聚焦建构,习得方法,形成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探究欲

“课标”指出,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在实施语篇教学时,教师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效的引领,针对性的策略实施和指引,给予适当的时间和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适切的任务,使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建构语篇体系,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1.策略引领 自主阅读

策略是经验的总结,更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效地运用策略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必备的能力。在进行五(上)Unit 5 At weekends 新授环节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本着设计以英语学习观为指导,可以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适度引领学生完成Su Hai 和Su Yang 周末活动的思维导图,形成初步的文本感知和脉络架构。继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通过引领其思考并生成制作思维导图的策略,给予其用英语做事情的切切实实的支撑———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梳理、概括、整合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们不断验证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逐步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教学环节如下)

Self learning: Mike and Helen’s weekends

(1)Discuss about the tips:How to make a mind map?

Tips: First, we should read and underline the key information.

Next, we can draw and write.

Then, we can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mind map.

(2)Read, make and discuss

-What does Mike/ Helen do at weekends?

-He/She...

-Where/ How often...?

-Does...?

(3)Show your mind map and discuss it in the whole class.

2.导图架构 评价驱动

教师只有在对单元主题引领下的语篇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读,才会设计出达成课时小目标的循环递进的课堂学习活动。在进行五(上) Unit 5 At weekends 新授环节的学习活动时,教师们可以不拘泥于文本,跳出文本呈现的顺序,选择Helen的周末活动作为示范引领,学习always 和sometimes 频率状态下Helen 的周末活动,并通过依据译林版教材习得的信息猜想Helen usually 和often 的周末活动,在文本教学中渗透了对四个频率副词的感知和理解,形成了思维导图的模板。通过此思维导图的引领,让学生建构对Mike,Su Hai 和Su Yang 的周末的文本理解。(教学环节如下)

T: We know Helen’s weekends very well. What about Mike’s weekends? How about Su Hai and Su Yang’s? Try to draw the mind maps to read and writ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weekends.

Ss: ...(share and say)

T: You know so much about their weekends. Let’s have a PK.

学生在完成自主选择的思维导图的建构和信息的梳理之后,教师设计了组间相互问答的PK 活动,有效地将评价交给了学生,相互问答、评价激励的任务驱动让学生既对自己的喜爱完成信息建构和梳理,也对他人的任务信息进行罗列和整理,在这样的相互倾听和交流中,清楚了自己的学习状态,习得了他人学习优势,将“教—学—评”有机结合,让评价自然发生。

3.逐层引领 情境架构

怎样有效地设计解读文本后的学习活动取决于教师对单元整体目标的把握和分解。在进行五(上)Unit 5 At weekends 新授环节的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领、图片复述、细节猜想等活动,在完成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Talk show 的学习活动,让表现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视角并具趣味性,让学生在现实的场景交流中探究对Mike和Helen 周末的更高层次的架构。(教学环节如下)

Helen’s and Mike’s weekends

(1) Listen and take notes quickly.

(2)Read and check the answer.

(3)Check the mind map,then talk about Mike’s and Helen’s weekends.

情境式引领,可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欲望和动力,Talk show 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超越仅是文本角色的高度,领略到周末活动的意义和本质。这样的活动设计既能帮助学生建构和内化语言知识,又能助力学生体验语言知识表达的主题意义。

二、聚焦语用,内化情感,形成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创造性

“课标”指出,要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因此,在设计Story time 板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超越语篇,探寻作者的心灵轨迹,感受语篇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追问生成 根植情感

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生活体验,适时追问引领学生自由生成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在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可以逐步引领学生提取文本中主人公周末活动的类别和出发点,引领学生思考和辨析周末活动是源于兴趣、爱和责任担当等,进而在文本的拓展环节,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推理,评析他人的周末活动,联系和反思自己的周末活动,拓展到自己周末可能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从而自主形成了主题语言运用活动中的品格塑造。(教学环节如下)

Think, say and write

T: Do the things they should do./Do the things they like to do.

What should we do at weekends?

Ss: ...(help our parents, do housework...)

T: Good! We can also do some charity work.

T: 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Write about your weekends and share them with us.

通过他人和自我活动的比较和评价的学习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并从理性的高度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表达思想观念、认识和理解生活。

2.丰富文本 创新生成

有方法、有梯度、有时机地逐步放手是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具体体现。在这一环节,教师们还可以从Mike 的picture book 活动设计出发,引领学生以Mike 的口吻阐述他人的周末,同时拓展了对他人周末的体验和评价。丰富文本的同时进而转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依托自己对Mike 周末活动的审视和斟酌,设想和创作自己的周末picture book。(教学环节如下)

Step 3. Post-reading

1. Enjoy Mike’s picture book.

2. Make a picture book about my weekends.

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学习活动设计是源于学生的视角、学生的情感过渡和语言积淀,创造源于对文本人物的共鸣后获取的体验和感受。

3.创意视角 指向素养

在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时,为了达成引导学生内化结构化新知和关键语言,探究隐含的文本意义,强化情感体验,达成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镜头推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实在这节课上,教师也可以将视角转向学生熟知的文本人物Liu Tao 等,在对他们周末活动有理有据的创意猜想中提升描述和阐述、分析与判断的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品质,形成素养。用“Maybe”句式的猜想进行了文本的拓展和情感的延伸,而所有这一切的猜想都基于学生对译林版教材中Liu Tao 信息的掌握和理解,对祖父母角色的换位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概括总结,生成超越语篇之上的架构主题的程序性知识,形成传递、升华主题意义的不同体例的语言呈现。(教学环节如下)

Step 3. Consolidation

1. Imagine and say.

T: What do they do at weekends?

S: Maybe grandparents always/usually...

S: Maybe Liu Tao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

T: We should always love and care about old people. We can often have a good time with our friends.

2. Learn more about weekend activities.

Opinion(观点);Details and reasons(细节与原因);Conclusion(总结)

创意的视角,高位的审视,更能让教师从全局的角度研析教材内容的前后关联、挖掘教材内涵、升华主题意义,才能引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运用策略、内化品格、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猜你喜欢

导图建构环节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