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胡塞尔第一哲学与伦理学的统一性*

2022-10-22

学术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本源

曾 云

一、第一哲学:回到开端和本源

根据胡塞尔的看法,苏格拉底通过沉思生活已经开启了一种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方法和自身被给予性的现象学原则,并且用这种方法和原则引导一种积极的生活,使它成为好生活的根据。

第一哲学不仅为一切实证科学奠基,而且为人类的伦理生活奠基。实证科学建立在经验事实性的归纳方法基础上,缺乏普遍有效性的根据,伦理学要具有普遍的有效性,也不能在人类的经验事实中去寻找。康德的先验哲学虽然为伦理提供了普遍的道德法则,但是由于这种法则不具有自身被给予的明见性,使得他的哲学最终不能经受住心理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质疑。

二、现象学还原和意志

从以上论证可知,现象学精神和超越论现象学的还原如何成为一种内在于哲学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现象学人格的生成和实践真理的问题,也是胡塞尔后来思考的根本问题。从现象学人格的生成上践行现象学还原,这是彻底的现象学精神所要求的,对于胡塞尔来说这是一个现象学家的内在使命。因此,决定通过理论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正是悬搁的根本意义。

因此,现象学还原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伦理还原,它引向一个神圣的、赋予生命以意义和典范的起源之域。这个领域是一个活生生的当下的原初经验之域,胡塞尔称之为“绝对超越的意识流”,它是构造世界的母体,是世界存在和成就的源泉。就此而言,以现象学还原为道路的超越论现象学是一种回到本源的普遍科学。

三、第一哲学与生活世界的伦理意义

由此可见,实证科学不关注人类生活的意义,不关注真正人性需要的自由和幸福问题,而是将人的生活机械地纳入没有意义的可以进行量化的世界事实之中。“第一哲学”必须克服这种人类生活的根本困境和意义危机,从现象学的方法和原则上回答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可能,人性的自由和幸福如何可能。因此,第一哲学追求的真理不仅是知性真理,而且更是追求对人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真理。思考生活的意义和追求人性自由的目的应该贯彻在“第一哲学”的理念之中。

“第一哲学”和生活意义的关联在《危机》得到了明确的表达。后来胡塞尔的“第一哲学”这个概念也逐渐被“超越论现象学”所取代。在《危机》中,胡塞尔通过对近代欧洲科学的批判和意义危机的揭示,将超越论现象学与生活世界的伦理目的统一起来。他指出,欧洲科学的危机是欧洲科学脱离了生活世界的源初经验,导致欧洲文化的危机和欧洲人生存的意义危机。

革新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文化和科学精神,而是要回到文化的本源和开端。只有超越论现象学才能引导欧洲文化获得新生。胡塞尔采用超越论发生现象学方法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要根据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回到文化和科学的开端和本源处,揭示文化世界的意义源泉;另一方面是要用现象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重建伦理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具有本源意义和共同精神的伦理世界才能真正生成。

综上所述,通过对胡塞尔第一哲学和伦理关系的论述,我们得出:首先,超越论现象学是包括伦理学和价值论在内的普遍的本源科学;其次,这种本源科学不仅为科学提供最终的有效性依据,更为人类的生活世界提供最终的意义根基;最后,塑造真正的人性和伦理共同体的生活形式是超越论现象学的最高目标。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第一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塑造新人和新生活的开端性哲学。

猜你喜欢

胡塞尔现象学本源
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的优化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何以为家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历史现象学的现状与目标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简析庄子思想中的“大美”
为何时间:从柏格森、胡塞尔到海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原初动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