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乃良医

2022-10-21杨秉辉

健康博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硬化慢性病

□文/杨秉辉

如今,许多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行为相关,甚至被称为“生活方式病”。预防之法为摒弃不良生活行为。在不良生活行为中“多吃少动”最受诟病,许多疾病与之相关。所以追求健康应有合理的饮食和运动。

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世界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慢性病已占我国人口死因的85%。

慢性病可治,但难以彻底治愈,最好的方法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有病人体质方面的“易感”因素,即对致病因素较别人更易接受,但关键还是致病因素。这些致病因素绝大多数都在人们的生活行为之中。此说虽让人们不安,但亦是告诉人们此类疾病可以预防。

众所周知,脂肪摄入过多、吃得太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有关,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则是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脑溢血的基础,吸烟、酗酒等与癌症关系密切,而多吃少动则是糖尿病的诱因。

别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一些罢了,糖尿病损伤血管,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病。欲防控心脑血管病、癌症,就得防控糖尿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发病的主要因素则是“多吃、少动”。故欲预防糖尿病,得反其道而行之,即少吃多动,也就是通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固然是重要的,但空间有限,饭也还得吃,营养也需要。所以“迈开腿”就更显得重要了。迈开腿,只是“运动”的一个代名词,运动不仅仅局限于走或跑,当然走或跑确实也是很好的运动。运动的作用,不仅在于预防糖尿病,还能加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不仅使人动作利索、关节灵活,还能愉悦身心,预防抑郁症。运动医学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运动乃良医。”

那么,如何运动?从运动医学的角度看,有益健康的运动是指有若干大块肌肉参与的、可以增进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动作,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如果仅仅是动动关节、扭扭头颈的“活动”,则除活动关节外,其他有益作用不多。当然这里强调的是需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能达到这个量的活动,如做家务、上楼、步行等,并不强调一定是进行特定的体育锻炼。

达到怎样的量,才是适合的运动呢?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走10分钟(约1000步)为一个“千步当量”。一般成人每日应有6~10个“千步当量”的运动。如肥胖者需减肥,恐每日至少需走个1万步。老年人,若年轻时无运动基础的,则可减少些。慢性病发生并发症的或暂不宜运动。

总之,提倡运动,并强调运动需有一定的量和持之以恒,但也需“因人而异”,避免运动伤害。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硬化慢性病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血压≥140/90,血管病升140%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改变
抗过敏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恢复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