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产后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2022-10-20关惠敏勾宝华刘桂芬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7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后

关惠敏 勾宝华 杨 捷 刘桂芬 贾 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50

从怀孕到2 岁的1 000 天是决定儿童一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关键时期[1]。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身体及智力发育,还可促进乳母产后身体恢复[2-5]。然而,我国的母乳喂养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研究发现,我国出生6 个月以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9.2%[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5]和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37%[6]。母乳喂养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不足、医疗卫生机构宣教和支持不足、母乳代用品缺乏有效监管、产假短、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支持母乳喂养设施不足等[6-7],其中婴儿母亲对纯母乳喂养的正确认知是纯母乳喂养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本研究拟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互联网工具,针对孕妇/产妇母乳喂养认知不足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并分析上述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初产妇6 个月内母乳喂养率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至1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妊娠28 周后;②单胎;③初产妇;④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肝肾和造血、免疫系统严重疾病;②死胎、死产;③早产;④因母婴疾病导致母婴分离;⑤因母亲疾病使用药物不能进行母乳喂养;⑥有乳房手术史。本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019-P2-286-02)。研究对象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样本量计算

本研究为“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对初产妇产后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我国母乳喂养率为29%,假定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20%的差异具有临床意义。设定检验效能为90%,P <0.05。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

其中β=0.1,α=0.05,P=(P1+P0)/2×100%,P0和P1分别代表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29%和49%;查表U0.05=1.65,U0.1=1.28;最后计算每组需要研究对象102 例,考虑20%左右的脱失率,每组约需130 例,共计260 例。

1.3 干预方法

两组均由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宣教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线上的“互联网+”母乳喂养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纳入直至分娩。两组均随访至分娩后6 个月。

1.3.1 常规护理干预 常规母乳喂养宣教具体如下。①产前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孕36 周所有孕妇进行线下母乳喂养基本理论知识和实操培训;②产时:产房分娩后即刻实施90 min 母婴皮肤接触,直至宝宝出生后第一次实现有效母乳喂养;③产后:对产妇进行一对一母乳喂养指导,评估母亲乳房、乳汁分泌情况;记录新生儿吸吮次数及时间,大小便次数、颜色等观察指标。

1.3.2 干预组“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措施,①组建微信群:通过建立微信群方便孕妇沟通,同时便于护理人员解答孕妇的各种疑问和交流等;②线上宣教:从研究开始直至分娩后1 周,每2 周通过腾讯会议,由母乳喂养护理专家进行线上孕期营养、母乳喂养知识等内容的讲解;并邀请我院分娩的产妇分享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方式等;③微信推送母乳喂养科普文:干预期间每周推送2 条有关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使孕妇加深掌握母乳喂养知识。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取电子问卷收集一般资料、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产后6 个月母乳喂养情况、产后6 个月内出现的乳腺并发症情况4 个方面内容共22 项信息。问卷经过相关文献查阅后统一设计,前期经预调查后统一修改完善,问卷经过护理专家评定,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260 名孕妇,两组各发放问卷130 份。对照组回收问卷121 份,干预组127 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问卷共248 份。失访原因:①未在我院分娩;②产妇未及时填写调查问卷。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0.6±6.0)岁,平均分娩孕龄(39.06±1.39)周。两组年龄、分娩孕龄、学历及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纯母乳喂养认知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在“宝宝6 个月内应该纯母乳喂养”“应该按需哺乳”的母乳喂养认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其他母乳喂养认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纯母乳喂养认知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产妇1、3、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

干预组1、3、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1、3、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例(%)]

2.4 两组产后6 个月内乳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乳房胀痛、乳头皲裂和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后6 个月内乳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探讨“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产后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本干预方法改善了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提高产后6 个月母乳喂养率,同时减少哺乳期乳腺并发症发生。

母乳喂养认知程度与产后泌乳功能有关[8],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9-10]。但大部分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了解不足或不全面[11],而医疗机构的宣教往往不足,增加宣教力度对母乳喂养率有较大的影响[12]。本研究采用“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加强医疗机构在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力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医护间沟通交流更加密切频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认知干预提高了母乳喂养认知水平。有研究证实,通过“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手段在健康宣教过程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13-16]。国内亦有研究借助微信平台提供母乳喂养的各种健康知识,并由专业医护人员对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从而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17-18]。

产妇普遍缺乏母乳喂养的基础知识及哺乳技巧,加重了母乳喂养的困难,从而降低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19];研究还发现,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为知识缺乏、信心与信息支持不足、情绪焦虑[20]。而健康宣教可有效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可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念和决心,缓解对于母乳喂养的焦虑,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21]。笔者也认为,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孕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正确和强烈认知,如果深刻地认识到母乳喂养益处,产妇就能克服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坚持母乳喂养。本研究在提高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1、3、6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并且降低了产后乳母乳腺相关并发症。究其原因,干预组接受互联网平台多位一体的母乳喂养宣教,提高了母乳喂养认知的同时,通过微信群的交流,缓解了对母乳喂养的焦虑或不良情绪。与本研究一致,采用不同平台的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宣教,能增强母乳喂养理念,进而促进了喂养方式的改变[22-24],还能够降低乳房胀痛等哺乳期并发症[25-26]。

综上所述,对初产孕产妇在围产保健期间运用“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针对母乳喂养认知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母乳喂养认知水平,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并降低乳腺相关并发症。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这种“互联网+”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在母乳喂养护理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