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应激与适应、心理困扰:人格的中介作用

2022-10-18左春荣邓丽芳NorShafrinAhmad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情性人格量表

左春荣,邓丽芳,Nor Shafrin Ahmad

(1.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191;3.Schoo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Malaysia Penang 11800)

一、引言

“心理应激”,又被称作“精神压力”,是一个人在觉察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1](P123-156)。 适 当的心理应激可 以 增 强 机体的适 应能力,提升身心健康,但过多的应激事件会引起适应不良的反应,从而导致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应激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与心理困扰、抑郁呈正相关[2](P10-20)。人们应对压力的方式在压力和适应的关系中充当中介作用,对个体的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可能反映了个体的个性及其对外界压力的适应,人格特征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联系[3]。人格变量被看成应对应激的有效资源,如人格的开放性、外向性和责任心等特征被认为可降低个体的压力水平[4]。因此,研究心理应激是否通过人格影响适应和心理困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使用本土化的大学生标准化测量工具,选取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样本,考察心理应激与适应、心理困扰的关系;构建理论模型,进行修正,验证理论模型是否成立;考察人格的不同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应激与适应、心理困扰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全国26所高校大学生,采用CSPA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系统,实际测试人次一共为14 369人。所有数据导出后,先进行无效数据的处理工作,将4个量表中数据缺失、反应倾向过于明显的数据删除,最后得到有效数据9 656个。研究对象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变量有心理应激、人格、适应和心理困扰。测量工具为CSPA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共包括4个分量表,分别如下:

大学生心理应激。文章采用梁宝勇和郝志红[5]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CCSPSS),由85个项目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家庭和发展等5个领域常见的心理应激源,包括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对应激事件的评价分成3个等级,根据这些事件各自造成的心理影响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评价心理影响的大小,采用7点记分制。总量表和分量表的α系数均在0.80以上,总量表则达到0.96。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达到0.908。

大学生人格。文章采用王登峰[6]编制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CCSPS),由68个项目组成,主要包括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随和7个因素,采用5点记分制,各个因素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均在0.80以上。重测信度在0.73~0.95。

大学生适应。文章采用方晓义等[7]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SAS),整个量表由7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前6个量表又各自包括两个小维度,分别为这6个方面的适应现状和适应调节,整个量表共有60个项目,采用5点记分制,总量表的信度系数高达0.93。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达到0.867。

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章采用郑日昌等[8]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CCSMHS),由104个项目组成,整个量表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12个维度,另外还包括检测作答可靠性的4个项目,采用5点记分制。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4~0.893。与SCL-90量表的各个维度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达到0.924。

(三)数据收集方法

所有调查在计算机上完成,被试由负责施测的主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召集,于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在学校计算机室完成测试。每次施测前,研究者均组织主试参加统一的测试培训,领取CSPA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安装盘和使用说明书。每次测试环境都要求做到安静,没有外来干扰;采取集体测试方式,每场测试人数不多于50人。在测试之前,告知被试调查结果会完全保密,只作科学研究之用,如有需要,可以提供测试结果给本人查看。所有测试结束之后,删除无效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工作。最后,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四)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3.0和AMOS23.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进行的统计分析包括:首先,利用SPSS23.0进行变量的相关分析;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心理应激、人格、适应、心理困扰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心理应激、人格、适应、心理困扰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本研究决定采用结构方程的模型生成策略,先建立人格作为全中介的假设模型A(详见图1),再根据修正指数及相关理论对模型进行调整,建构一个可得数据支持的模型。

图1 人格的全中介模型A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计算机上的问卷测试,属于自我报告,有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所有变量进行未经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5个,第一个主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1.24%,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数据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为选取相关性比较显著的二级变量进行模型构建,文章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分析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应激与人格,人格与适应、心理困扰,心理应激与适应、心理困扰之间的相关基本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

(三)人格在心理应激与适应、心理困扰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已有研究者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9],对图1所示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对适应的总体效应达到显著水平(β=-0.022,P<0.001),人格活跃性、爽直性、坚韧性、严谨性、利他性、重情性、随和性直接效应分别为:β1=1.442,P1<0.001;β2=0.011,P2>0.05;β3=2.289,P3<0.001;β4=0.050,P4>0.05;β5=0.076,P5>0.05;β6=-0.214,P6<0.001;β7=1.09,P7<0.001,结果显示人格活跃性、坚韧性、重情性和随和性4个维度达到显著水平,而人格爽直性、严谨性、利他性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间接效应分别为β1=-0.014,P1<0.001;β3=-0.000 1,P3<0.001;β5=0.000 4,P5<0.001;β7=-0.000 5,P7<0.001,人格活跃性、坚韧性、利他性、随和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人格爽直性、严谨性、重情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中介效应检验得出,人格的活跃性、坚韧性、随和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这3个维度在心理应激与适应间的中介率是64.55%。

心理应激对心理困扰的总体效应达到显著水平(β=0.093,P<0.001),人格的直接效应结果显示,人格活跃性、坚韧性、严谨性、利他性、重情性、随和性这6个人格维度达到显著水平,而人格的爽直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间接效应分别为β1=0.011,P1<0.001;β3=0.006 2,P3<0.001;β6=0.000 56,P6<0.001;β7=-0.0036,P7<0.001,即人格活跃性、坚韧性、重情性、随和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人格的爽直性、严谨性、利他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中介效应检验得出:人格活跃性、坚韧性、重情性、随和性这4个因素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困扰间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这4个因素在心理应激与适应间的中介率为22.97%。模型的拟合度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关系模型可信度较高。

综合以上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我们在模型中采用人格活跃性、坚韧性、随和性和重情性4个维度,对最初的模型逐步进行修正。

(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研究将人格活跃性、坚韧性、随和性和重情性作为中介变量对最初模型逐步修正,得到模型B。当NFI、NNFI、RFI和CFI大于0.90而RMSEA值小于0.05时,表示模型适配度佳;RMSEA值在0.05~0.08之间,表示模型适配度尚可[10](P1-33)。在本研究中,RMSEA=0.077,介于0.05~0.08之间,说明经过探索得到的模型B尚可以接受;本研究中χ2/df因样本量大,尚可接受,模型的其他各项拟合指数均比较理想,见表2。

表2 经过探索得到的模型B的拟合指数

在验证性结构模型之前,先对模型B的测量模型进行分析,即先验证各潜变量的测量是否理想。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测量模型的非标准化参数估计和标准化参数估计是有效的。

表3 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n=4 828)

通过另一半数据对模型B进行验证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详见图2),各项拟合指标见表4,RMSEA=0.077,介于0.05~0.08之间,说明模型B能够得到数据的支持,即模型B有效且合理。

表4 经过验证得到的模型B的拟合指数

图2 经过验证得到的模型B

从图2和表5可以看出,心理应激对人格活跃性、坚韧性和随和性有负面作用,说明生活中遇到过多的应激事件,会不利于人格活跃性、坚韧性和随和性的养成。人格活跃性、坚韧性与适应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50、0.42,说明人格活跃性、坚韧性对适应有显著的影响,具有人格活跃性、坚韧性强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适应得分,即适应性较强。人格坚韧性与适应、心理困扰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42、0.05,说明人格坚韧性是心理应激与适应、心理困扰之间的中介变量,在心理应激对适应和心理困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人格随和性在心理应激对适应和心理困扰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5 外源变量与内源变量的效应分析

四、结 论

以往研究显示,应激与适应、抑郁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关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经历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适应不良和心理困扰,应激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健康,还有各种因素在两者之间起调节或中介作用。本研究证实了心理应激对适应、心理困扰有显著影响,并验证以往理论研究中关于“人格是应激的缓冲器”说法,特别是人格坚韧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和心理困扰中起中介作用,人格随和性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人格的其他维度,如活跃性、爽直性、严谨性、利他性和重情性在心理应激对适应和心理困扰之间没有中介作用或中介作用并不明显。

五、建 议

鉴于本研究的结果,高校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可以多途径、有针对性地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坚韧性和随和性,减少心理应激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降低心理困扰。也可以在心理普查中加入人格测试进行预警筛查,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建议

1.加大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里增设积极人格的章节,在知识讲授和活动体验环节,重点培养大学生人格的坚韧性和随和性;

2.加大心理辅导。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团体咨询、个别咨询等方式,增强大学生人格坚韧性、随和性,发展优势品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减少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降低心理困扰;

3.在新生普查中加入人格测试。作为创新性的预警筛查指标,对人格坚韧性、随和性比较低的学生,应给与重点关注和帮扶;

4.加大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辅导员,辅导员应关注心理应激事件多,人格坚韧性、随和性比较低的同学,他们有可能会在面临心理危机时,更容易产生适应问题和心理困扰。

(二)对大学生的建议

1.提高求助意识。大学生在遭遇较强的应激事件、心理压力和危机时,应积极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并认识到求助并非弱者的行为;

2.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可以有效预测自己在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应对方式,从而更快地调动积极心理品质去应对心理应激,主动适应环境,减少心理困扰;

3.培养人格的坚韧性。虽然说在大学阶段人格已相对稳定,但大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应对可能出现的适应问题,降低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

4.培养人格的随和性。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出信任他人、品行直率、谦虚谨慎、遇事不骄不躁的品质,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处理问题。

猜你喜欢

情性人格量表
刘月华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荷风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论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