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金匮要略》课程中的实践

2022-10-17赵婷沈祥峰司鹏飞方传明黄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条文实验班教学法

赵婷 沈祥峰 司鹏飞 方传明 黄宏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10053

《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由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撰写的杂病诊治专著。它既有中医的基础理论,又兼具中医临床学科性质,是理论和临床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杂病辨证论治规律的能力,提高对疑难病证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进而为提高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方论丰富、脉证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并进一步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同时,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整合,也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难点。

团 队 学 习 (team-based learning,TBL), 是 由Michaelsen教授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团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协作,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种兼具实践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时间集中于应用、模拟、基于案例的讨论或问题解决上[2],有助于促成学生知识的内化。基于此,在本学期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的教学中,笔者采用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探索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2021至2022年度第一学期),选择中医学专业2018级1、2班同学为研究对象,在学期初已明确告知教学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采用对照方法,对2018级中医学专业2班学生29人开展团队教学,作为实验班。将学生随机分为6组,每组5~6名,学期内座位固定,并推举一名学生为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环节,以及将小组讨论成果上传至学习平台。以2018级中医学专业1班学生32人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生所用教学大纲、授课课件、考核方式、教材以及教学进度均保持一致,并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及教学活动的设计。本研究借助智慧树平台完成作业上传、线上测试等教学活动。

1.3 实施方案 本项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所有知识的传递过程均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实验班全程以TBL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以下以《金匮要略》中的“腹满病篇”为例,具体分析教学过程。

1.3.1 对照班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上以教师讲授“腹满病篇”中腹满的辨证、腹满里实四证鉴别等重、难点知识为主,并穿插提问等互动方式,课后布置复习以及背诵重点条文等学习任务。

1.3.2 实验班

1.3.2.1 团队理论学习 教师课前在智慧树平台上传慕课视频,并在问答版块针对重难点问题发布提问,如“腹满病如何按照阳明、太阴辨证”“腹满里实四证如何鉴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开展讨论,由组长汇总组员意见并做好记录。课堂上,教师组织各小组开展讨论,在小组发言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梳理及总结。课后,教师布置重点条文背诵作业,由组长协助做好督促工作。

1.3.2.2 团队病案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腹满病篇”典型病案讨论活动。学生结合前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组长汇总组员意见并做好记录。讨论结束,由组长组织小组代表分析辨病辨证思路,并总结治疗方案。汇报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点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最终点评并答疑。

1.3.2.3 团队期中测试 教师期中针对已授课章节教学核心内容命题,并在智慧树平台先后发布三轮测试[3]。第一轮为个人评估测试,包括A1型单选题、A2型病案单选题和填空题,总计100分。要求学生20 min内闭卷独立完成,考察学生背诵条文的基本功以及对条文含义、方论临床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二轮为小组评估测试,试题同第一轮,要求每组学生15 min内,在闭卷情况下相互交流,由小组组长汇总组员意见后完成。第三轮应用型测试为综合病案题,要求每组学生15 min内,在闭卷情况下相互交流,由小组组长汇总组员意见后完成,重点考察学生诊治杂病的思维能力。三轮测试结束后,由教师实时投屏,展示各组测试结果。同时,针对错误率高的题目组织重点讨论,并邀请答案正确组的组长向全班同学分享该组的解题思路,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答疑。

1.4 教学效果评价 学期末,通过比较两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学习成效。同时,通过评估实验班期中三轮测试成绩以及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重点分析实验班的学习成效。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学生对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实施效果,以及TBL教学法参与度两方面的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班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期末平均成绩为(82.42±7.91)分,高于对照班平均成绩(73.36±15.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班期中测试结果 第一轮个人评估测试学生平均成绩(80.00±13.05)分,第二轮小组评估测试小组平均成绩97.50分,第三轮应用型测试小组平均成绩97.50分。

2.3 实验班TBL教学效果评价 学期末在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100%。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实施效果评价见表1,参与度评价见表2。

表1 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实施效果评价[例(%)]

表2 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参与度评价[例(%)]

3 讨论

《金匮要略》作为一门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衔接课程,注重拓宽学生的临床思路,训练和提升学生对仲景理论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4]。笔者在既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面对晦涩的条文和复杂的脉证时,往往生出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思维的培养。

TBL教学法近年来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流行[5]。通过小组讨论获得知识,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勇气,提高沟通能力[6]。TBL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下,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

本研究采用TBL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模式,高效地将病案讨论、难点条文剖析等教学活动集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和同伴彼此的意见交流和碰撞中,加深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并锻炼诊治杂病的思维能力。同时团队同伴的互相鼓励,也有助于督促学生及时温故知新,自觉开展条文的背诵,与团队同伴保持一致的学习节奏,共同夯实中医经典的基本功。

本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同学参与度不够。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关注到这部分参与度低的同学,进一步分析未能积极参与的原因;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学术性的同时也要兼顾趣味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兴趣度。

猜你喜欢

条文实验班教学法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