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角度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2022-10-15孙景河北省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财务分析

文/孙景(河北省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的风险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部分企业走向衰败。虽然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大环境不景气有直接关系,但是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不到位导致财务风险频发,致使企业走向衰败,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拟通过内部控制理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在当前只有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才能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防范,避免企业走向衰败的可能性。

一、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开展的一系列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的方法,能够保障企业的各项工作按照预定的规划开展。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财务工作各环节,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和管理体系不细致而引发的风险,将阻碍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内部控制角度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一)企业层面的问题

首先,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较为明显,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相互推诿的问题。对于关键岗位也没有执行定期轮岗,不利于财务工作实现相互监督。其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科学。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要求在事前分析各类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针对风险建立防范机制。但是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较为粗糙,仅当风险发生之后才制定应对方案,没有制定提前的防范措施,容易导致企业遭受损失。再次,信息沟通体系不完善。很多企业内部缺乏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在与外部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时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财务信息无法及时传达。最后,财务监督机制不合理。很多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工作仅由财务部门负责,无法保障财务监督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二)财务层面的问题

首先,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管理体系不够严肃,无法帮助企业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次,会计控制不完善。很多企业在会计控制过程中授权审批机制不够合理,过于注重个人审批而忽视集体审批的重要性。在会计工作完成之后,也缺乏必要的复核程序。再次,固定资产管理不当。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最后,资金管理机制不合理。很多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不够严肃,在投融资及资产日常运作的各环节规定不够细致,容易引发财务风险。

三、内部控制角度的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一)企业层面的对策

1.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完善职责分工。企业在内部职责分工方面,需要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以保障内部的人员实现相互牵制,并对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岗,防范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财务部门内部的岗位设置需要加强管理,对财务部门的各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财务部门员工的权责分配要求,结合财务部门的定岗定编计划,要求各岗位的成员严格按照自身工作规划开展工作,实现对财务工作的细致管理[1]。例如在资金管理活动中,对于资金的保管与记录要分离、资金的记录与监督要分离,并对重要的岗位执行定期轮岗机制,防范同一人长期从事同一工作而产生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规范财务部门的职能,在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只能实现核算会计的职能,无法开展管理会计的职能,不利于企业有序开展各项决策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在经营决策、内部控制、战略制定等方面的作用,让财务部门的人员充分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各环节,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首先,企业需要健全企业文化。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氛围,并优化员工思维模式与行为体系,让员工在工作中主动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开展各项管理,倡导员工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并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要求,通过上行下效的方式向全体员工宣导内部控制相关要求,转变传统模式下仅由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工作得到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与支持。通过在企业内部让员工形成全局意识,让员工主动配合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以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执行。企业的基层人员在工作中也需要主动学习自身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所分配的岗位职责与任务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要求。

第三,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有重要的价值,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需要拓宽人员招聘渠道,认识到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人员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通过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机制,可以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得到顺利开展。首先,在人员招聘方面,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不仅需要分析人员的专业背景及工作经验,还需要重点关注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诚信意识。如果相关人员职业道德或诚信意识存在问题,那么将可能给企业的正常工作带来巨大风险,甚至在工作中可能产生舞弊问题,因此企业需要重点针对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进行分析。对于职业道德或诚信意识存在问题的人员,即便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也不予录用。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不仅需要开展对岗位专业知识的培训,还需要对财务内部控制应用的要求开展培训,并通过培训分析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制定解决机制,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内部人员的工作水平。

2.健全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需要系统性地分析财务管理中的各类财务风险,并对财务风险建立细致的评估与应对规划,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影响的可能性。

第一,明确财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企业定位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积极听取基层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了解基层员工风险管理的目标及要求,避免基层人员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仅是财务部门工作任务的情况,让全体员工参与到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并通过签订任务书的方式将各部门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下来。

第二,健全企业的风险识别机制。企业在确定了财务风险的防范目标之后,需要对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认识到各类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定量分析要求各类风险数据可以测算,如果相关数据难以取得,则由企业内部经验丰富的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以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例如A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分析的过程中,相关风险数据容易取得,以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分为1至5分,分数越高代表风险影响程度越大或可能性越大,并对评价结果予以描述,并结合各类风险的严重性制定应对方案(表1)。

表1 A企业财务风险评价表

3.加强财务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机制要求企业全面收集各类信息,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将信息进行传递。企业要明确内部各层级人员的职责,并及时将工作要求进行传递,以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财务信息的沟通需要加强内部信息沟通与外部信息沟通两方面的沟通,在内部信息沟通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开展财务报告等方式,让企业的管理层了解财务会计的相关信息,掌握财务工作的执行情况。企业的基层员工可以通过管理层开展的会议等方式了解工作发展方向以及需要配合的要求[2]。在外部信息沟通方面,例如通过加强与外部客户的沟通,能够了解客户的情况,并优化企业的授信机制,改进对客户的资信评价。同时,企业需要加强与外部税务机关等主体的沟通,通过了解税务机关等主体的要求,动态改进企业的工作。

4.强化财务监督

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企业只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督,健全内部监督体系,才能保证企业的各类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但是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监督机制的重要性,没有针对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动态监督体系,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构建监督机制。财务监督需要企业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开展监督,若由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监督将导致监督流于形式。企业应该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各项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监督包括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两方面的工作,日常监督需要分析在日常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项工作是否合规、资产管理是否科学、资金管理是否有效[3]。专项监督要求针对重大投融资、重大固定资产采购等工作进行专门监督。

(二)财务层面的对策

1.完善预算管理

企业需要强化预算管理体系,就要优化预算管理的全流程,通过预算管理机制保障企业的财务费用得到合理的配置,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明确预算管理的岗位职责。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需要明确各层级人员的工作要求,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负责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审批等工作的决策,并在其下设立预算管理办公室,由企业财务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参与其中,负责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分析,并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各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归口部门,需要主动参与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办公室的要求配合执行,保证预算工作顺利实施。其次,优化预算的编制。企业在预算编制时,要求各责任主体充分参与到其中,通过上下结合的方法开展编制,并结合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编制方法的优点进行编制。再次,强化预算的执行。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开展定期的差异分析,通过定期差异分析防范预算执行过程中差异不断扩大的可能性。在开展预算差异分析中,企业应至少每月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根据预算执行的情况开展监督,控制资金支出的节奏,结合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责任并予以改进。最后,完善预算考核。预算考核需要分析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的差异,判断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由于员工工作懈怠而导致预算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同时预算考核需要充分注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的方式分析各层面的指标,以保障企业的考核机制顺利开展。

2.优化会计控制

首先,优化授权审批机制。在会计管理流程中,企业需要通过授权审批机制保障会计控制顺利开展。授权审批包括个人审批与集体审批两种形式,个人审批更具有效率性,但是若相关审批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不足将影响审计的效果,甚至产生徇私舞弊的行为。集体审批更加适用于重大活动,因为集体审批更具有权威性,但是不宜频繁开展。企业在会计控制的环节需要分析采用个人审批还是集体审批。例如对于经常涉及的费用报销事项,仅需要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开展个人审批,分析预算项目是否超支、支出是否合理,而对于重大支出则需要通过集体审批的方式判断相关支出的必要性。其次,强化会计复核流程。企业在会计核算完成之后,需要加强复核,在财务部门内部明确复核的责任人,避免由于会计记录错误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

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财务资源,固定资产是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的重要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恰当的管理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信息准确,保障固定资产实现保值与增值的目标。首先,在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采购工作要求,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及审批程序,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办法,对采购工作进行约束。企业在采购之前,需要分析采购计划是否合理,避免采购之后闲置的问题。在确定采购之后,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对于重大采购需要开展招标。在采购的资产到达企业之后,企业需要优化验收流程,针对采购发票、采购合同等进行逐一核对,确保所采购的资产和企业的要求相吻合。其次,优化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财务部门需要分析更新改造的可行性以及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再次,强化固定资产的盘点。企业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开展盘点,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抽盘,并至少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通过盘点分析确认是否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最后,优化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企业在固定资产处置时,需要分析是否属于正常期满报废,若是使用过程中使用不当导致报废的需要明确成因落实责任。对于正常期满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分析是否继续有利用价值,确实没有利用价值的才进行报废。对于大额的固定资产报废,还应该聘请中介机构参与其中进行资产评估。

4.改进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企业资金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保障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防范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首先,优化投资管理。企业在投资工作开展之前,就要对战略进行分析,明确各层级人员在投资工作中的具体管理职责与管理权限,确保投资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与审批。通过在制度层面完善经营管理的流程体系。同时,企业开展投资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企业的投资规划符合要求。通过明确各分子公司的投资管理机制,防范企业投资过程中不合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其次,优化企业的筹资流程。企业开展筹资时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形式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企业的资金缺口,以确保筹资方式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在筹资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对资金的规划,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利息的计提与支付管理,确保相关债务到期及时偿付,避免企业信誉受到影响。再次,优化企业的资金日常管理流程。企业在资金日常管理中,需要规范银行存款管理以及库存现金管理,明确各层级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并对银行账户进行定期检查与清理。在库存现金管理中,对于库存现金需要及时存入银行并按时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防范库存现金被盗用或挪用的问题。

四、结束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本文认为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企业只有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才能避免企业由于财务风险产生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影响。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除了本文所探讨的相关理论之外,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财务分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分析:是谁要过节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回头潮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