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2-10-14郭亚明

林区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优质要素程序

吴 捷,郭亚明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兰州 730030)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应该有理论依据,有合理程序,有良好效果。教学模式的成熟,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讲授某类知识点的基本程式,执教某一模块内容的一般思路,讲解某一种题型的共同模型,都属于教学模式的范畴。可以引用别人的优秀模式,也可以别出心裁自创教学模式,关键是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仔细研究时下各种各样所谓的教学模式,很多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概念不清晰、要素不齐全、结构不完整、程序不严谨等问题,很难体现教学模式应有的意义。为了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我们有必要弄清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

一、优质教学模式的概念

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知道教学模式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教学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乔伊斯(Bruce Joyce)和韦尔(Marsha Weil)最早提出教学模式概念,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建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体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1]。国内的研究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是从教学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教学范式,有人认为它反映了教学结构,有人认为它是相对定型的教学策略或者理论,有人把教学模式等同于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人认为教学模式是层层推进的教学程序。徐英俊认为,教学模式是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而构建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和范型[2]。何克抗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3]。周蕴蓉认为,教学模式是包含了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等多种要素在内的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4]。

以上几种定义,虽然表述各异,但是有内在的相通之处,都认为教学模式由几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有理论渊源,有要素,有结构,有程序,有功能。综合上述观点,特别是何克抗和周蕴蓉的观点,这里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可见,教师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是在做一项系统工程。

二、优质教学模式的要素

优质的教学模式,应当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研究教学模式的要素,对于教师构建、选择、使用或者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刘明认为,教学模式具有八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序列、师生角色、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评价策略、支持条件[5]。曲艺认为,教学模式包含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辅助条件、评价标准五个要素[6]。综合上述研究者的观点,这里认为优质的教学模式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指教学模式得以建立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它可以来源于教师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原理的实际应用,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或者兼而有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教学模式的基础,比如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的问题和案例启发学习思维,注重学生的自我反馈[7]。教师要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根基不牢,生命力不强。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应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师利用某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期望学生借此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作出预先的设计,有的放矢。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指教学活动以时间为顺序展开的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做法。只有具备一套清晰完整的教学程序,教学模式才有可操作性。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执行下去,而且各个程序要一环套一环,前后呼应。曾经在20世纪影响中国课堂教学几十年的凯洛夫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五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8]。凯洛夫五步教学法尽管存在弊端,但是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然被很多教师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程序简单清楚,环环相扣,便于操作。教学程序是教学模式突出的特征。一种教学模式,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才便于实施,不至于纷繁杂乱。

4.辅助条件

为了保障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程序正常执行,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学生情况、心理氛围,以及运用教学模式的原则、技巧、要领、注意事项等,都属于教学模式的辅助条件。案例教学模式需要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般要求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围坐在一起;平板教学课堂模式需要学生有平板电脑,教室网络通信情况良好。这些辅助条件满足了,教学模式才能发挥效用。

5.教学效果评价

运用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方法,培养什么情感,建立什么价值观,发展哪些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教师在使用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的。一种教学模式应当有对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一些教学模式之所以倍受青睐,就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方法,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效果。如果说达到教学目标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出发点,那么评价教学效果就成为构建教学模式的落脚点。

三、优质教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模式的要素及其相互的逻辑关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进而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特征。优质的教学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教师在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时,必然要调用自己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形成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理论依据。教师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程序,还要完善辅助条件,确定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可见,优质教学模式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可以用图1来表示。

2.模板性

一种教学模式经过总结和提炼基本成型,形成一种模板,可以被其他教师沿用。只要它符合教学需要,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就可以仿照这个模板进行教学,既可以直接套用,也可以优化重组现有的教学模式。例如,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的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五环教学模式”,即把课堂教学分为“先学先行—检测反馈—互动研讨—当堂训练—拓展提升”五个阶段[9],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教学效果良好,于是这个模板被其他教师借鉴推广。一种优质的教学模式展现成效后,得到其他教师的效仿,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不计其数。

3.可操作性

优质的教学模式具有清晰的理论依据和教学程序。我们在领会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把具体的教学内容添加到教学程序中。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它的程序可以分为课前设计阶段和课堂活动阶段。课前设计阶段包括教学视频的制作、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两步。课堂活动阶段包括师生确定问题、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反馈评价五步[10]。可见,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教学框架,规定了教学程序,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操作使用。

4.相对稳定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形式,是从大量教学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教学模式的要素和结构相对定型,一般并不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教学程序对教学有着普遍的参考价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优质的教学模式,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程序、技术、方法、教学效果评价工具的综合体,需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依据,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淀,需要在试错中不断完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既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就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比较稳定地保持下去,成为“标准化操作”,尽量不要随意变动。

5.灵活性

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使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情,从众多教学模式中选择最好的一种,而且还要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继续做一些优化,使其更好地适应教学内容,贴合教学需要。如果教育理念变了,教学内容变了,学生情况变了,教学环境变了,教学模式也应该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如果要变通使用,尤其是做较大幅度的调整,还是要慎重一些。在没有充足的理由和更好的做法时,我们还是应该尊重现有教学模式的稳定性,不要随意变更,否则就失去了教学模式的意义。

6.多样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古往今来,人们已经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既有教学模式灵活地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或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构建富有个性色彩的教学模式,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使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同,也会使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四、优质教学模式的意义

1.增强教学的可控性和熟练性,提高教学效果

优质的教学模式,有正确的理论依据,有完整的要素,有可以操作的教学程序,有适合的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中构建出一个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套用这个模式,相当于把过去总结出来的成熟经验用到现在的教学中。

例如,学案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教师编写学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依次学习知识点;通过练习巩固基础;归纳总结与能力提高[11]。这个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非常清晰,便于在教学中实施,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是使用成熟的教学模式的好处。

2.促进教师反思教学经验,提炼教学规律

教师要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反思,从琐碎的经验中抽象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之基本定型,这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

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如果善于提炼教学规律,就会总结出自己讲授某节新课,复习某一单元,或者讲解某类试题的理念和程序,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权衡过,论证过,尝试过,逐渐有了最佳方案,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继承下去,使之定型,优质的教学模式就呼之欲出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逐渐总结出教学规律,凝练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

五、优质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教师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很像研习书法的三个阶段:临摹、默写、意临。临摹,即按照原作模仿;默写,即背过帖子,凭记忆把临摹过的字写出来;意临,即临摹原作的意韵,追求神似,真正把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作品,甚至有所超越和创新。

1.模仿和尝试阶段

模仿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优质的教学模式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套用它就是一种模仿。在本校也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在教授某一学科、解答某类问题、讲解某一内容上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含金量也很高,我们不妨多听听他们的课,向他们请教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虚心学习,领悟他们的看家本领。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模仿这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体验教学程序,观察教学效果。

2.总结和定型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模仿和尝试,我们看到了别人使用的教学模式,以及他们使用教学模式的原则、特点、方法、技巧、注意事项、教学效果,自己也进行了模仿和实验,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了。针对某个模块、某一章节、某种题型,或者自己任教的学科,总结出对应的规律,思考能否把这些规律上升为教学模式。当我们逐渐把学到的科学理论、看到的先进做法、习得的宝贵经验整合起来,健全教学模式要素,细化教学程序,完善辅助条件,自己的教学模式便逐渐成型。

3.优化和更新阶段

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教条主义,而是充满了个性和灵性[12]。构建优质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经历一个不断查漏补缺、调整优化、突破创新的过程[13]。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法提炼规律,发扬自己的优点,努力构建成型的教学模式,并保持下去。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学模式是动态的,要进行新陈代谢。自己的教学模式始终有优化提升的空间,应该在保持原有教学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完善要素,优化程序,更新评价工具,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质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使用,增强了教学的规律性、规范性,保证了教学效果,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自己坚持的教育价值观,形成的教学经验,能够以一种模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带有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和学生的好评,甚至被其他同行借鉴推广,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对于教师提升自我更新能力,树立专业自信,增进职业价值感意义深远。

猜你喜欢

优质要素程序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