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22-10-13肖丽薛婷彭园园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6期
关键词:臂丛活动度传导

肖丽 薛婷 彭园园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BPI)以上肢功能和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由难产过度压肩、分娩期间牵拉等引起的神经损伤所致,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1]。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对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尚缺乏治疗BPI 的高效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BPI 的治疗方法日益完善,例如康复训练、神经松解、肌肉功能重建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作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是常见的保守康复疗法之一。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是当前临床常用于神经损伤治疗的仪器,其通过电刺激的原理发挥加强肌肉收缩功能的作用,此外还能提高脑组织对肌肉的控制能力[3-4]。为了进一步提高BPI 的疗效,本研究将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与作业疗法联合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2021 年6 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 例小儿BPI 患儿。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5]《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中的诊断标准;(2)存在典型的神经损伤相关功能障碍表现,且通过电生理检查确诊;(3)年龄0~2 岁。排除标准:(1)伴有肌肉系统功能障碍;(2)合并病毒感染;(3)合并骨折;(4)合并脑瘫;(5)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上肢功能不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本研究已顺利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1.2 方法(1)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康复训练。护士左手固定患儿的肩关节,右手将患儿的手腕握住,将手轻轻弯曲,再伸展。护士在固定患儿上臂时,将肘关节屈伸,适当旋转前臂,而后固定前臂,再伸展掌关节。每组动作重复练习20 次,共练习3组,练习时间30 min。而后进行诱导训练,每组15 min,共训练3组,并在护士指导下,由患儿进行主动伸展,1 次/d。(2)对照组行作业疗法,遵循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患儿年龄、病情制定作业项目,包括:①进行双手抓握、精细动作训练;②进行上臂协调性训练;③进行上肢功能训练(由人工和机器共同辅助)。30 min/次,1 次/d。(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器购自重庆晨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护士协助患儿处于平卧位,在患肢外周神经或肌肉运动点放置电极片,调整参数,刺激强度0~60 mA,刺激时间10~20 s,频率1~100 Hz,脉宽0~2 ms,间歇3~5 s,待肌肉收缩后,在护士指导下,由患儿执行自主肌肉收缩运动,治疗时间30 min/次,1 次/d。两组共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检测部位包括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上举、后伸、内旋、外旋、内收。(2)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评分。前者应用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量表予以评估,分别从肩关节的内旋、外旋、外展、前屈、日常活动能力、疼痛、肌力等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肩关节功能与分数成正比[6]。后者应用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评估表(OBPIF)予以评估,从三个方面(基础动作、手部功能、协调性)进行评估,共20 项,每个项目分值0~3 分,分值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7]。(3)比较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重庆晨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包括腋神经和正中神经。(4)比较两组疗效。①OBPIF 分值>40 分、神经传导速度(腋神经和正中神经均为50~70 m/s)均恢复正常,肌力恢复至5 级,评为显效;②OBPIF 分值20~40 分、神经传导速度及肌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评定为有效;③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或恶化,评定为无效[8]。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0~2 岁,平均(1.4±0.2)岁;损伤部位:全臂丛损伤8 例,下臂丛神经损伤16 例,上臂丛神经损伤16 例;病程1~7 d,平均(3.6±0.7)d;肌力:0 级2 例,1 级7 例,2 级15 例,3 级12 例,4 级4 例,5 级0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0~2 岁,平均(1.2±0.3)岁;损伤部位:全臂丛损伤7 例,下臂丛神经损伤14 例,上臂丛神经损伤19 例;病程1~7 d,平均(3.4±0.6)d;肌力:0 级3 例,1 级6 例,2 级17 例,3 级11 例,4 级3 例,5 级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前屈上举、外展上举、后伸、外旋、内旋、内收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屈上举、外展上举、后伸、外旋、内旋、内收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2(续)

2.4 两组治疗前后OBPIF、Constant-Murley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OBPIF 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BPIF 评分和Constant-Murley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BPIF、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BPIF、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腋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腋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BPI 又称产瘫,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孕妇孕期内营养状况日益改善,胎儿体重也随之增加,即使剖宫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娩难度,但分娩所致BPI 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BPI 的发生机制多样,大多数学者认为牵拉是其主要的致病原因,在分娩时胎儿的臂丛神经会在头肩分离暴力的作用下产生神经麻痹[9-10]。BPI 的危险因素包括胎儿体重超重、胎位异常及助产技术应用等。相关研究指出,体重与BPI 的发生率呈正比,即胎儿的体重越大,BPI 的发生率越高[11]。另有文献[12]报道,与体重正常的患儿对比,巨大儿的BPI 发生率更高。由于患儿配合检查的依从性较低,且主诉不清,临床对BPI 的诊疗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上肢活动障碍和感觉障碍。BPI 的早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康复治疗及手术治疗,但存在争议。临床经验发现,部分BPI 患儿为不全损伤,当中有些患儿无需治疗即可恢复,相关数据报道,自行恢复率为7%~92%,差异较大[13-14]。因此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康复治疗或保守治疗不全BPI 或轻微BPI 患儿,而手术治疗则针对完全性BPI 患儿。

作业疗法是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的功能障碍或残疾患者,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作业活动,并予以评估、训练的一项康复治疗方法[15]。目前该疗法已被应用于BPI 患儿的康复治疗中,不仅有助于患儿上肢功能的恢复,也能增强患儿的整体健康,促进其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及日常生活,最终达到预防丧失功能及残疾的目的[16-17]。神经肌肉电刺激利用低频电流对患儿软组织及肌肉进行刺激,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对肌肉进行一组或多组刺激,诱导患儿手部周围肌肉作主动运动,遭受电刺激的肌肉逐渐恢复其正常功能,肌力增强后肩关节稳定性也随之增强,从而提高患儿肩关节活动度、肢体功能,并降低患儿的疼痛感。目前有研究证实,对肌肉组织进行电刺激时,患儿神经系统也获得相应的刺激,电刺激使肌肉产生的主动运动通过控制肌肉的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实现对患儿大脑皮层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疼痛感,增加患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促进患儿机体功能康复[18]。

本研究观察组患儿经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及作业疗法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0%,明显高于仅行作业疗法的对照组患儿。BPI 患儿会出现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症状,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上举、后伸等活动度明显降低,无法进行正常日常活动。本文结果可见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肩关节各方位活动度均明显提高,Constant-Murley 评分明显升高,这说明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及作业疗法能促进BPI 患儿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对比李逸清等[19]研究,本文对BPI 患儿不仅实施作业疗法,还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因此患儿的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更优。本研究检测两组患儿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予以OBPIF 评分,结果可见观察组患儿的腋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相较于对照组更快,且OBPIF评分也高于对照组,这提示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与作业疗法联用能提高BPI 患儿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究其原因,低频电流能不断作用于受损的臂丛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恢复其传导功能[20]。

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作业疗法是治疗BPI 患儿的有效方法,能改善其肩关节活动功能、臂丛神经传导功能,减轻臂丛神经损伤。

猜你喜欢

臂丛活动度传导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