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对胃脘痛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0-13李香萍廖文霞黄燕谢建寰钟燕芳张林静赖方琴李莲杨娟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6期
关键词:胃脘穴位中药

李香萍 廖文霞 黄燕 谢建寰 钟燕芳 张林静 赖方琴 李莲杨娟

胃脘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典型症状,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祖国医学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等有着深刻的认知,认为是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邪犯胃,致脾胃气机升降受阻,不通则痛,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2]。中医将胃脘痛分为多种证候,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饮食不节情况较为常见,久之耗气伤阳,损伤脾胃,故脾胃虚寒型胃脘痛较为多见[3]。中医护理是以祖国医学辨证观、整体观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等为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法,可通过局部刺激激发经气,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从而达到精神内守、病从安来的健康状态[4]。基于此,本研究就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1 年10 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6 例胃脘痛患者。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文献[5]《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诊断标准: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或伴有反酸、烧心等,有明确胃镜诊断;中医诊断符合文献[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分型标准:胃脘疼痛、绵绵不休、喜温畏寒、胃脘痞满、恶心呕吐、手足不温、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胃脘痛的诊断标准;(2)年龄≥18 岁。排除标准:(1)合并胃溃疡出血、上消化道肿瘤等;(2)有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 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病情监测。严格按医嘱给予用药护理,密切关注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指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2)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胃脘痛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告知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意义;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劝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切勿忧思过度,鼓励患者通过回忆过去愉快的经历、自我暗示、向他人倾诉等缓解不良情绪。(3)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食用温补散寒、温胃健脾食物,如生姜、红枣、山药、桃仁、山楂等,忌食豆类、红薯等产气食物。(4)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劳逸结合;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寒,防止腹部受凉;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冷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1)中药热奄包。取厚朴、大腹皮、食用盐各200 g,加少许水用微波炉加热至40~45 ℃,装入布袋中扎好,放置于患者上腹部和脐周旋转熨烫,20~30 min/次,1 次/d。(2)穴位贴敷。取白芥子、延胡索、生附子各100 g,肉桂60 g,细辛、川椒各50 g,将中药研制成细末,加入适量生姜汁调成糊状备用。选择胃俞、中脘、气海、足三里、脾俞、大肠俞、天枢等穴,取适量备用药物放在3M 敷贴中心,贴敷于上述穴位处,4 h/次,1 次/d。两组均持续干预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参照文献[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大便溏薄、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分为“无”“轻度”“重度”,分别计0、2、4 分,积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价,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 个维度,采用5 级评分,各维度最终评分=(维度粗分-最低分)×100/满分,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高则生活质量高[7]。(3)比较两组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其Cronbach’sα 系数为0.864,评分范围0~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85 分)、一般满意(60~85 分)、不满意(<60 分)。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3 例,女15 例;年龄18~63 岁,平均(45.85±4.67)岁;病程1~25 d,平均(8.34±2.46)d。观察组男21 例,女17 例;年龄18~60 岁,平均(46.19±5.32)岁;病程2~23 d,平均(9.20±2.1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大便溏薄、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大便溏薄、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续)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胃脘痛多见于慢性胃炎患者,其发作与情绪、饮食、季节变化等有关,病程迁延,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8]。随着近几年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胃脘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9]。中医认为胃脘痛与饮食不节、脾胃气虚、运化失常等有关,临床干预应注重健脾和胃、补益气血[10]。

热奄包、穴位贴敷均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热奄包是通过热气促使中药包中药性直接作用于患处,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11-12]。穴位贴敷则是将研制好的中药膏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发挥药物、穴位刺激多重作用,可有效改善气血运行[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74 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在改善胃脘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效果良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中药热奄包中选用的厚朴有降气消痰、下气除满等作用;大腹皮具有行气导滞、行水消肿、宽中利气等作用;热盐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并能增强药物的渗透性[15]。三药合用,协同发挥温补脾胃、行气祛湿、调和气血之效,从而改善胃脘痛相关症状。穴位贴敷药方中白芥子、延胡索、生附子等均为温阳之物,贴敷于相应穴位,可发挥安和五脏、平衡阴阳之效[16]。胃俞穴有和胃健脾、祛湿消积等作用;中脘穴可舒肝养胃、降逆利水;气海穴能够补气升阳、调和阴阳;足三里穴擅补气养血、调理肝脾;脾俞穴能够调肝脾肾、升阳举陷;大肠俞穴可调和肠胃、理气降逆;天枢穴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和中止泻等作用[17-18]。加入姜汁进行穴位贴敷,可促使药性直接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有效助阳止泻、散寒止痛[19]。中药热奄包与穴位贴敷联合应用,能够互相补充,通过局部刺激调整机体整体功能,更有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故患者满意度更高[20]。

综上所述,中药热奄包与穴位贴敷联合干预能促进胃脘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胃脘穴位中药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