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藤治尪汤加味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2-10-13鄢博纳张应生何升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

鄢博纳,张应生,何升华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00;2.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累及骶髂关节为主的病症,患者常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甚至卧床动弹不得,使患者痛苦不堪。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其与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密切相关[1]。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痹证”范畴[2]。南少林学派名医林如高老先生认为湿热痹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五藤治尪汤即是林如高老先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五藤治尪汤加味联合塞来昔布与单纯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差异,以探讨五藤治尪汤加味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共64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16~40岁之间。根据是否接受五藤治尪汤加味治疗,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参照美国类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①临床标准:腰部疼痛最少保持3个月,活动(非运动)后可缓解;腰椎在垂直和水平面的活动受限;扩胸活动度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少。②确诊标准:具备单侧Ⅲ~Ⅳ级或双侧Ⅱ~Ⅲ级X线骶髂关节炎,加上上述标准中至少1条。(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湿热痹阻证的中医辨证标准。主症:下腰部肿痛,脊背肿痛,腰部脊柱受限,晨僵,发烧,四肢骨节红肿热痛,目赤肿痛。次症:口渴或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粪便干燥,溲黄。舌脉:舌红,苔黄或黄厚、腻,脉滑数。

1.2.2 纳入标准①满足上述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为16~40岁;③中医证型为湿热痹阻证;④满足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标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4分];⑤接受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其他相关药物治疗;⑥依从性好,能完成全部疗程治疗的患者。

1.2.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同时伴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功能不全及神经性疾病的患者;③严重关节畸形的患者;④患有其他隐性脊椎骨关节疾病的患者;⑤患有其他风湿性或类风湿性疾病的患者;⑥因各种原因脱落或剔除,未能完成全部疗程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内服塞来昔布治疗。用法:塞来昔布胶囊(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72;批号:s92534),口服,每天2次,每次0.2 g。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 试验组给予五藤治尪汤加味联合塞来昔布治疗。①塞来昔布用法同对照组。②中药治疗。方药组成:青风藤15 g、忍冬藤15 g、海风藤15 g、络石藤15 g、鸡血藤15 g、全蝎3 g、制川乌3 g、乌豆24 g、黄芩9 g、延胡索9 g、生地黄12 g、甘草3 g。辨证加味:湿象大于热象者,加服薏苡仁18 g;热象大于湿象者,加服滑石10 g、石膏10 g、连翘10 g。煎服法:每天1剂,常规煎取200 mL,分2次于上下午餐后温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4.1 疗效性指标观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4]、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4]、强直性脊柱炎总和指数(BAS-G)评分[5]以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等)的变化情况。

1.4.2 安全性指标观察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

1.4.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显效:疗效指数≥70%;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脱落情况及基线资料比较治疗期间,共有4例患者脱落(因胃肠道副作用较大而放弃治疗),最终共有60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状况评分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BASFI评分、BASDAI评分和BAS-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BASFI评分、BASDAI评分和BAS-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状况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llness statu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1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状况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llness statu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例30 30 30 30 BAS-G评分6.89±0.63 2.41±0.80①②6.20±0.98 4.90±0.47①BASDAI评分25.13±4.15 10.99±2.40①②25.50±4.57 16.90±3.40①BASFI评分9.73±2.19 3.80±0.21①②9.16±2.56 5.33±1.61①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2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例数/例30 30治疗前7.13±1.12 7.12±0.82治疗后1.77±0.10①1.73±0.03①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前屈、后伸等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前屈、后伸等腰椎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umbar joint range of mo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umbar joint range of mo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例数/例30 30前屈治疗前29.67±1.22 29.83±1.23治疗后66.51±1.31①②60.71±1.81①后伸治疗前9.53±0.77 9.57±0.50治疗后20.00±1.50①②13.33±1.12①

2.5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56.67%(17/3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例(%)]

2.6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除4例因胃肠道副作用较大而脱落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的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缓慢发病的渐进性炎症性疾病,发病隐匿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伴有髋骨节、骶髂骨节、脊柱受累,导致骨关节活动障碍,最终发展成为纤维性僵硬或骨关节性强硬,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该病的病因病机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免疫、细胞信号传导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6]。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以减轻骨关节症状、预防和降低骨关节损坏、保障骨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为主要目的,重视先期诊治、多种药物使用和个体的差异性诊疗。塞来昔布是目前临床上骨关节炎治疗中抑制关节炎症及疼痛的主要用药[7],可缓解患者的病情[8-9],常被用于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和体征,但同时,塞来昔布对消化道和心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10],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陈修园认为:“此言历节之病,明其病因,大抵寒郁其热;究其病原,大抵虚致邪聚也”[11]。焦树德在《尪痹刍议》中将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出现关节变形的骨节痹证称为“尪痹”[12]。由以上论述可知,古今中医学家均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湿热之邪内聚关节,使之缠绵难愈,可导致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而广东地处岭南,气候潮湿炎热,人们极易感受湿热之邪,该病门诊患者舌脉多表现为湿热证候(舌黄而腻,脉濡数),故湿热痹阻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关键,治宜祛湿泻火、矫尪通络、舒筋止痛。

五藤治尪汤的组成以藤类药为主。藤类植物具有旺盛的攀援生长能力,不畏风寒,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方中以青风藤为君药,《本草纲目》谓其可“主治风疾,风湿流注,历节鹤膝”。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为臣药,加上青风藤,故称之为“五藤”,具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佐以黄芩、生地黄清热凉血,延胡索活血止痛,川乌散寒止痛,全蝎疏经通络、矫尪除痹,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滑石清热解暑、利尿止泻,石膏清热泻火、解渴生津,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乌豆、甘草解毒通经,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祛湿泻火、矫尪通络、舒筋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56.67%(17/3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对疾病状况BASFI评分、BASDAI评分和BAS-G评分以及对腰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五藤治尪汤加味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疗效确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用塞来昔布治疗。但因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故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强直性脊柱炎氧化应激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