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时而乐

2022-10-11胡雪琪

读者欣赏 2022年9期
关键词:绢本乞巧设色

文/胡雪琪

上元灯彩图(局部) 绢本设色 明 佚名

·一夜鱼龙舞·

隋开皇三年(583年),治书侍御史柳彧向隋文帝上了一道奏折,请求皇帝下旨“禁断”上元节的燃灯活动及节日中的大众狂欢,言辞恳切、态度决然。从他的奏折描述和相关记载来看,当时的上元节确实动静不凡。

每当上元节来临,人们纷纷梳洗打扮,成群结队外出,街市中车水马龙,人流蜂拥,乃至道路壅塞。入夜,鼓乐震天,灯火遍地,欢声鼎沸。为了方便人们观看灯会和节日表演,府衙与商家沿街搭建起许多高耸壮观的看棚及售卖饮食、货物的摊点。杂耍伶人奇装怪相,技艺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有的表演者戴着野兽面具,还有的男扮女装。欢乐的气氛消弭了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界限,无论尊卑贵贱、男女老少,互不相避,共同欢庆节日。

声势浩大的人员聚集、普罗大众的肆意欢闹、各色人等身份地位的混淆……凡此种种,冲击着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官方文化,柳彧的担忧正是来源于此。“务存节俭”的隋文帝认为柳彧的上奏有道理,便下达了禁令。不过,节庆之欢并未中断太久,隋炀帝即位后,不仅恢复了上元灯会的旧俗,还将其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大业六年(610年)开始,灯火歌舞的欢会从正月十五一直延续到正月底,且年年如此。此后的上元节长期受到官方的重视,唐代的上元节放假三夜;北宋延长为五夜,皇帝还会与百姓一同观灯赏玩,以示“君民一体”;南宋时则延长为六夜;到了明朝,更是延长为十夜。辛苦劳累了一年的百姓,在这几天里可以尽情地放松娱乐。

上元灯彩图 绢本设色 25.5cm×266.6cm 明 佚名

百美图(局部) 绢本设色 明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的上元节,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从汉代起,平时“禁民夜行”的规定在这一天可以暂时放宽,允许大家通宵达旦地在街上欢庆。就连平日被教导须行为端庄、不可随意抛头露面的女性,也可以在上元之夜大大方方地跨出家门,同男子一样尽意游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浪漫的故事,都是在这一特殊情境下产生的。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中记载,上元之夜,北宋名臣司马光的夫人装扮一新,要出门观灯。司马光不大高兴,说:“家中有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节俗如此,司马光也无可奈何。

·秋千趁清明·

清明时节,天气转暖,草木新发,从宫廷到民间,人们都会搭起秋千架,摇曳于盎然的春意之中。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在唐代,荡秋千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相关歌咏的诗作也不断涌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二首·其二》),“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宋人吟咏秋千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有的明确点出清明时节荡秋千的习俗,如“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陆游《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有的则以秋千作为情感的隐喻,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明清之际,清明节荡秋千的风俗仍非常盛行。明人李开先《观秋千作》序中详细描绘了当时民间的秋千活动:“清明日,高竖秋千数架,近村妇女欢聚其中,予以他事过之,感而赋诗:彩架傍长河,女郎笑且歌。身轻如过鸟,手捷类抛梭,村落人烟少,秋千名目多……”清明时节,人们支起数架秋千,十里八村的妇女们都聚在一起,气氛十分欢快。荡秋千的人轻盈敏捷,仿佛飞鸟一般,还有各种荡秋千的方法,路人看了都会捏一把汗。可见荡秋千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

刘若愚所著《酌中志》记述了明晚期的宫廷生活,其中提到宫人们将清明视为“秋千节”。当天,坤宁宫及其他嫔妃居住的宫殿都会安置秋千,以供大家娱乐。清代宫中更有“西洋秋千”表演,多见于宫廷宴饮场合。《万树园赐宴图》中就有一架西洋秋千,其外形犹如立放的云梯,云梯中间的横杆为滚轴,上、下端各有“日”字形木框。表演者分别站在木框的横杆上,通过变换姿势保持平衡,使得秋千犹如跷跷板一样上下摆动。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 绢本设色 清 王致诚 故宫博物院藏

·七夕乞巧忙·

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寄托了人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这一天,除了夜观牛郎、织女星,古代女性还有一项特殊的节日活动,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谓之“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提到,汉代的宫女会在每年的七夕夜“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亦曰:“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宋时,七夕是相当隆重、格外受重视的节日。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以锦缎结成高达百尺的楼殿,称为“乞巧楼”。众女子以九孔针、五色线对月穿之,穿过者即为“得巧”,民间女子也争相效仿。至宋代,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人称“乞巧市”。乞巧市七月初一开市,市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乞巧图 纸本白描 27.9cm×388.3cm 明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拜月图 绢本设色 103.8cm×48cm 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发展出一种投针验巧的游戏。在明代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述了验巧之法:每年七月七日中午,女子们用瓦盆盛水置于太阳下,不久,水面会生成一层水膜,此时将绣花的绵针投进水里,绵针轻巧,会浮于水面。女孩们聚在一起观察水中的针影,若针影的形状像云雾、花朵、鸟兽、剪刀、鞋子等,称为“得巧”;倘若有女子的针影粗如棒槌,或细如丝线,或像蜡烛那样笔直,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她做针线活时恐怕会遇到困难。此种验巧的方式可谓别出心裁,反映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

·月明人尽望·

《帝京景物略》中还提到,中秋节时京城有祭月的风俗。当时的纸铺里售卖一种纸做的“月光马儿”,其上绘有嫦娥、玉兔及月宫的场景,人们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月礼仪完成后,将其与祭文、纸元宝等一并焚毁。

除了月光马儿,还有一种给儿童祭拜用的泥塑—兔儿爷。传说月宫中的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深受孩童喜爱。不过,兔儿爷不再是玉兔的样子,一个个兔首人身,披甲戴胄,俨然是威风凛凛的武将。再后来,又发展出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兔儿爷,如理发的、推车的、挑担子的,等等。有人甚至为兔儿爷塑造了配偶“兔奶奶”,让他们“夫唱妇随”。这些色彩鲜艳、憨态可掬的兔儿爷,为传统节日增添了吉祥喜乐的气氛。

泥制兔儿爷 清 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虎丘山上常举行中秋盛会,从八月十二三日持续到八月十五,夜夜笙歌,清客名士还会提前“占领”理想的赏月地点。中秋之夜,游人骈集,各家名伶、乐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说是为赏月助兴,实则暗中较量,要一争高下。而真正来赏月的人则可以大饱耳福,直到深夜仍有人流连忘返。

除了祭月、赏月,有些地方还流行在中秋节“烧瓦子灯”。“瓦子灯”又名“塔灯”。中秋当天,人们在野外捡拾瓦片,堆砌成圆塔形。由于瓦片有弧度,在堆叠的时候,中间自然形成空隙。月亮升起之后,人们把木柴放到塔里点燃。等到瓦片烧得通红,再于火上泼油,霎时四野火红,闪耀如昼。

中秋佳庆图 绢本设色 134.5cm×65.4cm 清 张廷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绢本乞巧设色
《岩高千尺虎》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独白系列之三》
冷枚绘画作品存目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雅昌在线拍 最新拍品
丁学军作品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