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性愈合理念治疗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供皮区创面的疗效分析

2022-10-09盖玉宁孙柯李亚楠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换药皮瓣上皮

盖玉宁,孙柯,李亚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伤口治疗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7)

手足部等多区域软组织缺损通常采用双叶或多叶皮瓣来修复[1],而供皮区创面的愈合往往迟于皮瓣创面的愈合。患者常因供皮区创面长达一月余未愈合而延长了在院时间。因此对于提高供皮区创面的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及愈合后回归社会生活的质量,对创面敷料的选择仍有重要的治疗意义。2018年3月-2021年3月,我科对52例行皮瓣修复复杂创面患者中的26例供皮区创面应用泡沫敷料进行处理[2],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行皮瓣修复创面术并取皮植皮的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7~53岁,平均32.5岁;供皮区面积:5 cm×6 cm~17 cm×8 cm。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8~56 岁,平均 33.5 岁;供皮区面积:5 cm×5 cm~18 cm×8 cm。供皮区均位于大腿前外侧,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创面内层平整放置泡沫敷料(墨尼克公司的普通美皮康)紧密贴敷,覆盖整个创面,并用外固定绷带包扎,术后隔两日换药一次。伤口与敷料无粘连性,可无张力直接揭除泡沫敷料。予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无菌干纱布吸干创面水分后,平整无张力贴敷泡沫敷料。对照组以无菌凡士林油纱和纱布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根据情况换药,油纱自创面边缘松动时及时剪掉,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剥离。

1.3 临床疗效及症状判定评分

临床疗效通过每次换药创面的上皮化情况、渗血情况及敷料揭除引起的疼痛程度和术后瘢痕搔痒感程度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整体外观来综合评价。症状评分包括:⑴隔两日换药观察创面上皮化面积,10%~20%为1分,20%~40%为2分,40%~60%为3分;⑵渗出情况:创面干燥为0分,创面湿润无渗出为1分,创面渗血为2分,创面有非血性分泌物为3分;⑶临床伤口疼痛采用数字等级评估工具: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10分剧痛;⑷术后瘢痕评分:采用瘢痕评分量表(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量表包括观察者记录的6个问题以及患者回答的2个简单问题(在过去24 h内是否受到瘢痕处搔痒/疼痛的困扰?)。分数以直接观察或使用高质量的拍摄图像提供。最佳瘢痕的最小分值是0分;最差瘢痕的最大分值是1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组别 n 创面上皮化面积/2 d(分) 创面渗出(分) 疼痛程度(分) 瘢痕程度分值(分) 创面愈合平均时间(d)观察组 2 6 2.2 1±0.3 8 0.8 2±0.8 3 0.2 0±1.3 4 0.5 5±1.4 8 1 1.3 8±1.3 5对照组 2 6 0.8 4±0.1 6 2.1 7±1.1 5 4.1 3±1.8 2 7.1 6±1.3 5 1 9.8 5±1.7 5

3 讨论

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效果,成为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另一创面愈合的较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减少感染、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以及术后瘢痕存在的不适,是临床需要重视的问题。过去的随访中我们了解到患者愈后仍为创面的外观所困扰,色素沉着和瘢痕疙瘩以及大片的瘢痕带来的搔痒和疼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应用湿性愈合理念治疗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供皮区创面,取代了传统的凡士林纱布敷料,不仅可以提高创面的舒适度,减少换药引起的疼痛,减少创面的渗血,还可减轻患者创面的搔痒感,最终有效缩短并促进了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而且明显降低了供区发生色素沉着和瘢痕形成的几率,减缓了患者院外的社交心理顾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供皮区创面的处理,泡沫敷料的湿性愈合远远优越于传统的凡士林油纱的干性愈合[3-8]。这是由于该泡沫敷料具有以下优点:⑴保持伤口的湿润,避免神经末梢在创面表面暴露,减轻疼痛,且湿性环境能促进创面上皮爬行愈合;⑵更换敷料时,不粘连伤口,不损伤新生上皮,减少出血和疼痛;⑶有效减少伤口周围皮肤浸渍,吸收渗液,避免感染造成创面的加深和瘢痕形成。但是泡沫敷料也有其弊端,新型敷料价格远远高于传统敷料。要求创面处理者做好创面评估,掌控好换药频率。一般术后1~2 d进行更换,其后根据换药时创面的上皮化情况适当延长至3~5 d。大多换药次数不超过四次创面均可愈合。

综上所述,泡沫敷料促进供皮区创面的上皮化速度快,换药不粘连伤口没有疼痛感,愈合质量高,外观上瘢痕程度减轻,无痒感,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换药皮瓣上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