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基于面板数据分析

2022-10-09陆曦王进

中国商论 2022年18期
关键词:物流转型数字化

陆曦 王进

(1.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2.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宁波 315040)

物流行业是物流资源的产业化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旨在以最低成本运输配送产品或相关信息。我国物流行业萌芽于1979年,经过4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由初期呈井喷式增长至今成熟期保持稳定增长的转变。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激发了线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大规模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物流行业提升智能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低碳程度等。依托区块链、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物流技术支撑体系趋于成熟。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达8795.4亿元,同比增长17.3%;业务量达833.6亿元,同比增长31.23%。目前,有关物流行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研究因子大多聚焦于经济、科技、设施、人力等因素(社会消费品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网上零售额、互联网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口数量),尚未有针对疫情和数字化转型的实证研究。然而“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且新冠疫情影响物流行业的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速度等,两者均应纳入模型研究因子中。鉴于此,本文选取11家数据准确可查且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数字化转型水平、疫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物流业发展和未来格局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1 文献综述

对于物流行业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外学者多数使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也有较少学者使用定性分析。定量方法主要集中于多元线性回归、灰色关联、空间杜宾模型等,研究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产业互联、经济、技术、基础设施、人力、政策等方面。经研究,我国物流行业存在较强的省域空间相关性与行业相关性,且空间相关性展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郭明德和李红,2019)。行业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与电商行业联系紧密,展现出协同发展趋势(孙硕等,2015;孙学琴和王宝义,2015;马瑞,2018;沈颂东和亢秀秋,2018)。此外,与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均有较大关联(王莲花和牟丹凤,2014)。从经济层面分析,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会极大地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王维婷和黄宝章,2011;郭月凤等,2013;Tang &Deng,20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郭月凤,2013;邹姝琪和侯云先,2014;黄飞,2016)、居民消费水平(孙硕等,2015;钟耀广等,2019;罗伊等,2020;Shu,2020)和居民人均收入(吴程琳和田大钢,2015)对物流行业产生正向促进影响。从技术层面分析,现有文献多聚焦于互联网因素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互联网因素可分为互联网发展水平(张兰和朱厚强,2015;邹姝琪和侯云先,2018;钟耀广等,2019)及互联网使用人数(段水利,2015;孙硕等,2015;Tang &Deng,2015;黄飞,2016;李燕和苏刚,2021),两者均与物流行业发展有较强影响,且互联网因素对异城物流的影响大于同城(王子敏,2018)。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如交通便利程度(段水利,2015;钟耀广等,2019;罗伊等,2020)及物流营业网点数(王琳珠等,2020),为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人力资本(李朝敏,2013;吴程琳和田大钢,2015;邱思琪,2019)和政策因素(Shu,2020)也对物流行业有着较大影响。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发展有较弱的正向影响(苗晓燕,2021)。定性分析主要集中在数字化转型下物流行业的机会及发展趋势(黄滨,2020;钱钧,2021;任良,2022)及疫情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影响,并且提出解决对策(李弄文和张小松,2020)。

然而,互联网发展水平及互联网使用人数大多通过线上购买的便捷性、普遍性及信息获取沟通交流方面从宏观角度间接影响物流行业发展,并不能直接代表影响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技术因素,此模型研究变量有待改进。当今时代,数字化转型为各企业发展的总趋势,其可较好地描述影响中国物流行业的技术因素。现今,对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影响的定量分析较少(苗晓燕,2021),本文的研究聚焦于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2 模型和数据

2.1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本文以2017—2021年物流企业年度营业收入为因变量(预报对象),以城市科技创新指数、疫情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积为自变量,选取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式(1)中:代表第个物流企业;代表年份;y代表第个物流企业第年的营收(亿元);β为待估参数;x代表第个物流企业总部所在城市第年的城市科技创新指数;x代表我国疫情演变的虚拟变量与各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乘积,2020年之前为0。模型控制了企业固定效应(μ),表示物流企业个体异质性特征,ε为随机误差项。β代表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对物流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影响大小,由于数字化转型作用于提升智能化水平、服务水平、低碳程度且降低物流成本,故预计β为正,即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年营收有正向影响;β表示新冠疫情虚拟变量与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物流企业的年度营业收入影响大小。

2.2 数据选取

(1)物流企业营业收入。由于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可以较好体现物流企业运营状况,故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11家物流企业的年营收作为多元回归单一因变量。

(2)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代表参数目前尚未有较明确且最恰当的表达。段水利(2015)使用互联网上网人数代表信息化水平,然而互联网上网人数无法直观地反映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因素。由于物流企业分布于不同城市,其数字化转型程度和城市创新发展程度有较大联系,所以本文以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代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即影响物流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因素(表1)。

表1 物流企业所在城市科技创新指数

(3)疫情虚拟变量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积。因疫情对于各行业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及消费行为从而产生作用,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志着居民于统计周期内的消费能力,用以衡量人民生活水平,故将疫情虚拟变量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乘,反映疫情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呈现日渐增长的趋势。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普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拉动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线上购物销售额大幅增长,助力物流业繁荣发展。由此可见,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增加物流业务量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由于2019年末、2020年初我国爆发新冠疫情导致封城、封路等措施,可能会对物流行业产生影响,故以2020 年为一个转折点,将两者相乘以反映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即

2.3 模型结果

通过Hausman检验,在0.1显著水平上,均拒绝原假设,故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由表2可知,在0.1显著水平上,模型对物流行业影响因素的拟合程度较高,且通过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物流行业有显著正影响。具体来说,其对大型物流企业呈现正影响,而对中小型企业影响不显著。因此,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并无显著影响。

表2 模型检验与回归结果

3 结语

数字化转型对物流行业产生正向影响。物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驱动下,智能化水平及服务水平提升,物流成本降低,对其有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物流行业与电商行业相辅相成,电商以科技创新为行业基石,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因素影响较大,促进了物流行业的爆发,物流行业的质量提高也反向促进电商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疫情对国民经济影响之于物流行业无显著影响。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之于物流行业的影响较为综合,一方面因疫情而造成的封城和封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的运送。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促进了电商行业等线上业务的大力发展,为物流行业创造了较大业务量。无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影响相互制衡所致。数字化转型导致物流行业竞争格局由分散向多寡头转换。由模型分析可得,数字化转型于大型物流企业的影响强于中小型企业。据数据分析也可看出,物流行业几家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竞争格局逐渐由较分散向多寡头转换,其中原因可从中小型企业、龙头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第一,较难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大量财力、物力支持,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处于劣势,并且由于其获取最新消息较难,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较慢。第二,由于中小型企业所覆盖的面积较小,对于全面数字化转型需求较小,故依托传统物流配送方法的经营方式对其较为经济且合适。所以,中小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主题中会逐渐展现出劣势,如服务质量不及龙头企业、成本较高故价格较高、覆盖面较小、局限性较大等,即可能造成其在数字化竞争中逐渐被淘汰的结果。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在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下,降本增效的程度越高,其营利性越高,市场竞争力越强,覆盖面就越广,此良性循环将更加促进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综上,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长较快,市占率逐年上升,物流市场由原先的分散格局向多寡头格局转变,服务型向技术型发展。随着物流行业逐渐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其一项重要战略,很多物流企业均建立自己的技术基站进行技术研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即物流行业的技术性将更强,并且逐渐占领一定的技术公司市场份额。此时,服务质量、业务拓展、服务范围、国际业务及物流时效等综合实力将成为主要竞争手段,物流业将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行业逐渐趋于绿色环保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及交通运输部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包括对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给予更多通行便利,深入推动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绿色环保一直是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此目标得到较好实现。通过订单管理系统同步信息上传,可以实现线上支付、电子开票等无纸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行业成为环境友好型行业做出贡献。在配送途中,借助大数据分析等对最优路线的统筹监管调度、车辆管理、实时位置及历史轨迹查询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各线路配送中的尾气等污染。

为促进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及关注力度,对各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及掌握其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强物流企业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联网建设等方面数字化转型的意识能力,加强人才、技术、要素的配套建设及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政府尽快完善制定并落实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从而实现全面数字化,促进产业链全面结合,减少成本,提高行业及产业链运转效率。(1)发展互联技术,结合电商发展。现今,物流行业依靠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飞速增长,直播带货、社区运营等销售方式的兴起带来了一波网购热潮。物流行业需要抓住这一契机,与电商行业紧密合作,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链利益分配体系及合作平台的合理化构建,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通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完善物流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健全信息采集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快件信息溯源追查,全面提高行业服务品质。(2)优化末端服务,鼓励推陈出新。由于数字化对整个物流行业均有正向影响,物流企业如何在其中寻求创新、提升服务是影响其营收和物流量的重要因素。物流企业应加强配送业务中各环节对服务的建设,增强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并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及其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了解。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已成为各物流企业力求差异化的重中之重,企业不仅应做好标准化服务,还应用余力做好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值服务,除了全面布局末端配送网络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无人机技术,依托无人机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支持,实现“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差异化服务。

猜你喜欢

物流转型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