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申遗”时期佛山香云纱染整技艺等“非遗”项目的现代转型探析

2022-10-08罗丹

岭南文史 2022年4期
关键词:香云纱染整民间艺术

罗丹

民间艺术保护步入“后申遗”时期,“生产性保护”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有成熟的理论探讨和逻辑构建,个案实证分析将更有利于市场接受和推广。佛山香云纱染整技艺抓住市场机遇形成转变的过程,传承主体在思考整体性的文化生态保护、创新产品、销售途径以及始终坚守传统香云纱技艺等调整下,走向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剖析研究香云纱染整技艺的复兴经验,以求为衣食住行类非遗的现代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特别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出强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强化融入生产生活的指导方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更着眼广东实际情况,提出将制定实施《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深入实施《广东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可以看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大湾区文化建设上,民间艺术可促进广东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互通互荣。如何在保存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型,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文化自信的重要问题。

一、“后申遗”时期广东民间艺术的发展困境

从“重申报”转向“重保护”是“后申遗”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其真正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保护。申遗之后面临的保护问题很多,而且往往各有其特殊性,但保护观念和方法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在于“生产性保护”。[1]在重新融入现代市场的过程中,传承人的能力素质、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广,都很大程度影响着非遗项目的现代转型。广东民间艺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各有特点,面临的社会环境也有所差异。“生产性保护”非遗的过程中,走消费市场的发展路径有较大的可行性,如广州方所书店有鱼灯制作活动、佛山祖庙有醒狮表演等,既为非遗找出路,也为城市文化发展添加光彩。但不断商业化的过程中也让非遗形成“假晶化”,[2]其背后的市场运营和非遗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精神之间尚未找到一个合适的动态平衡点,各方主体需要突破现有困境。

一是传承人对现代市场缺少认知,自我定位缺失。

在申报非遗之前,广东民间艺术手艺人根据旧有秩序传承,往往和家族、村落的生产形式相关。这些民间艺术也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如灰塑、木雕是传统建筑的装饰,在现代工业商品社会已经失去了市场。现代市场是资本和文化合谋的“时尚表演”,如果传承人对现代市场没有清醒的认识,借助资本力量来谋求自身发展,很容易被卷入资本的旋涡,成为市场上商人博弈的筹码,民间艺术的传承也会因为缺失定位而随市场飘摇。

二是没有培育出相关市场或现有市场管理无序。

民间艺术拿到“非遗”认证后,虽然得到市场认可的成本下降,但要融入现代市场的商业化流水线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对小作坊手工技艺而言显然无法实现。目前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在保存民间技艺的基础上,走创新设计的高端市场。这样的转型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会脱离民间艺术的土壤,削弱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播性;另一方面,造成低端市场真空,给假冒伪劣产品可乘之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不仅对消费者有误导和欺骗性,对非遗的转型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三是传统发展空间被一些现代化建设挤压。

互联网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主流方式,广东民间艺术生发的历史语境正慢慢消失。在大量乡村被纳入城市社区管理或开发成旅游区的过程中,广东民间艺术的传统发展空间不断被压缩。这种空间的挤压不仅在物理意义上,更在精神意义上。快消费和潮流都市文化的求新求异与传统民间艺术精工细作、求真务实相悖。然而,对这一部分受众的培养仅通过市场引导难以达到。宏观上,这是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过程中观念转型的结构性困境,非遗在生产性保护中的实践也是突破这一困境的探索。

二、香云纱染整技艺转型的现代价值

香云纱染整技艺是一种兼有染色与涂层效果的加工过程。它以野生植物薯莨的块茎为染料,经过反复浸染和曝晒,绸面形成棕色涂层;再经涂覆特定的泥糊,其涂层变为黑色,制得成品。[3]我国地大物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然而,并非所有民间艺术都适合现代化转型,在选择“生产性保护”的现代化转型路径时,需要对香云纱现代转型的动力和价值作深入分析。

(一)经济价值

据新修《广东省志·纺织工业志》等书籍记载,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南海西樵一带的村民就已经使用薯莨、河泥等对绸料进行染整,制作出外黑内棕、略带闪光效果的绸料。近代历史上“莨纱绸”的生产发展有过三次转型经历,曾经风靡一时。20世纪20年代,南海县西樵和顺德县的伦教丝织厂多达数千家,多数丝织厂兼作晒莨,有丝织机3万多台,晒地500多场,从事丝织及晒莨的工人达三四万人,年产“莨纱绸”200~250万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造丝逐渐代替桑蚕丝生产绸缎,广东丝绸业受到严重打击。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对“莨纱绸”生产户、厂进行调整合并,组建新厂,相继成立佛山晒莨厂、伦教晒莨厂,不再依附于丝织厂内。

20世纪80年代,香云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再度流行起来,伦教兴办起多家晒莨厂。80年代末,香云纱甚至远销海外。但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香云纱产业在集体经济转制的浪潮中再次衰落。进入21世纪后,香云纱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顺德伦教成为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地,香云纱再次迎来发展的机遇。纵观香云纱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广东民间艺术发展史,也是中国近现代商贸发展史。可见,香云纱染整技艺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优势和前景。

但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丝绸产能过剩,行业收益整体下滑。2014—2016年,由于蚕茧产量下降,收购价格上升,中国茧丝绸行业市场规模得以扩大增加。但2016年后,蚕丝市场呈现供给过剩的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8年,中国茧丝绸市场规模(以丝绸企业的销售总额计)从1178.3亿元下跌至80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随着海外丝绸企业崛起,中国丝绸产品出口竞争日趋激烈。[4]因此,发掘香云纱染整技艺,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另辟蹊径,夺回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二)社会价值

非遗技艺的社会价值,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非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来衡量。香云纱染整技艺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在做工技艺上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其复兴和推广能带动手艺工人就业,增加就业岗位。香云纱染整技艺需要用到大量薯莨来制作染料,在其加工的上游产业,还有薯莨种植产业,这些都可以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

在环境保护上,香云纱染整技艺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自然河泥固色,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很多农田和鱼塘都变成了工业园,没办法生产河泥。香云纱染整技艺的生态保护推动政府落实河流两岸的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侧面推动河流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香云纱染整技艺、莨纱绸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纯天然无污染,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文化,不仅适应国家碳达峰的政策,更形成绿色消费的新时尚,对打造中国品牌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三)文化价值

莨纱绸染整技艺背后是顺德桑基鱼塘的文化生态和岭南文化传统反映。莨纱绸染整的产业化发展将与自梳女文化、顺德水乡文化等相关联。莨纱绸作为中国顺德女工的日常衣物,由自梳女群体在20世纪初顺德丝织工业受国际市场打击衰落带到东南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其体现的是顺德人乃至中国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

如今要在“一带一路”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一个能承载历史记忆和现代文明的非物质遗产项目,香云纱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出现的民间工艺品。2020年9月18日,国家六部门关于印发《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保护利用丝绸文化遗产、利用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等平台,推动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显然,在国内丝绸品牌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中国香云纱丝绸品牌已经成为香云纱染整技艺的使命和责任。

三、香云纱的现代转型实践

香云纱所用的原料是珠三角地区独有的薯莨,因此珠三角才具备完整的香云纱制作技艺的生产流程,其中以佛山的香云纱最为知名。因此,2008年申报国家级非遗认定时,申报主体仅以香云纱为载体,以突显其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但该技艺的载体应该不止香云纱。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莨纱绸染整技艺本身才是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还包括莨绸的染整。可见,香云纱染整技艺是以香云纱为代表的莨纱绸染整技艺,其承载物的变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承认。如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象牙雕刻技艺,在我国打击象牙交易的背景下,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传承人选择猛犸象牙、牛骨传承象牙雕刻技艺,仍被认为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保护方法。同理,莨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国家级非遗香云纱染整技艺,无可非议。但生产出来的并非轻薄透气的莨纱,而是莨绸。由于二者在生产原料和用途上都有较大区别,这是在其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根据笔者在西樵山香云纱传承基地、莨秀工坊等田野调查,对香云纱染整技艺的不同转型路径进行分析。

(一)以文化生态为基础,拓宽传承领域

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上下游生产的相关技艺也被重新认识和承认。2015年,“香云纱(胚纱)织造技艺”被列入佛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佛山市南海永鸿纺织有限公司被评为香云纱(胚纱)织造技艺传承基地,承担香云纱(胚纱)织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职责。香云纱的文化生态逐渐复苏,香云纱染整技艺的产业链联动开始带动胚纱制造复兴。

我国十四五规划强调,非遗保护要强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特色村镇和街区。在香云纱列入非遗后,有识之士尽力修复老旧织机,还原云纱制造技艺,力图还原香云纱的文化生态和传统工艺。政府评定的“香云纱(胚纱)织造技艺”传承人,借助香云纱的知名度,成立西樵山香云纱织造技艺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开设香云纱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在接待游客、承接高校和社会的研学业务时成为社会认识香云纱的重要“窗口”。在梳理岭南传统文化脉络的基础上,推广和传播香云纱的历史文化。在对外推广的过程中,传承人参加广州工艺博览会、万匠云集博览会等活动进行技艺展示;在传承基地内开办“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课堂。不断将传承基地打造为多所高校的实践基地,吸引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这与广东省文旅发展规划相契合,得到政府的支持。然而非遗传承人应该成为非遗的代言人和推广者,香云纱(胚纱)织造技艺的传承人认为,要在把香云纱织造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也要进一步传承香云纱的染整技艺。其生态文化圈和特色非遗产业发展的意识,是香云纱产业在民间艺术现代化转型中独树一帜的前提。面对老艺人逐渐退休的传承困难,传承人希望学校能够开设纺织班,从文化保育和实践技能上与高校合作。这也是从从业个体经济可持续的角度考虑非遗保护,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产品矩阵

传统民间工艺往往是高端定制的卖方市场,而非商品化的买方市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必然需要面对广阔市场,并充分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传统香云纱织就时间长,价格昂贵,有“黄金纱”的美誉。为压缩成本,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香云纱(胚纱)织造技艺的传承团队对边角料进行创新设计,制作成口罩、帽子等产品。香云纱织造技艺传承人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寻求破解出路,通过联合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的非遗传承人,探索和研发出蓝印花布、团扇制作等非遗技艺融合发展的路径。多个非遗项目的联合有很多益处:一方面,香云纱的单一色彩和形式得到极大丰富,前后共开发了30多个新品种;另一方面,将昂贵的香云纱与其他非遗技艺结合,极大增加了团扇、蓝印花布等的市场溢价,也为其开拓了高端市场。基于与手艺人的交流得到灵感,在颜色上也进行了创新,借鉴扎染的工艺,用薯莨进行扎染,试图用原有的材料创作更多表达的可能。能够大胆尝试是因为其对接的高端定制市场稳定,维持企业生存。勇于大胆尝试则是因为整体市场不稳定,尤其是底层消费市场对香云纱的消费欲望,使得传统香云纱不断扩大产品形式,以满足文化生态的市场空缺。

(三)以多元融合为抓手,坚持守正创新

多元融合不仅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需求,也是当代设计师的文化使命。莨绸相对莨纱容易批量生产,以其低廉的价格占据着丝绸产品热销排行的前列。莨秀工坊是国内最早的经营香云纱文创产品的品牌之一,其业务专注于香云纱服饰礼品设计与生产。该品牌设计师于2005—2008年,将香云纱以晚礼服的形式多次推向选美舞台,成为香云纱多元融合和审美变革的先导。香云纱作为服饰面料,其穿着体现清雅的古典风情,设计为国潮时尚的服饰面料,在市场中颇受追捧。同时也作为服饰配件的材料,如女士的手袋、提包、围巾、鞋等,增添了传统文化韵味,打开国潮市场新风向。此外,香云纱因其物理性能优良、环保及审美的价值,逐渐被室内设计师接受并应用到软装中。如香云纱的窗帘、刺绣、枕头、靠垫、家具面料等,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中式装饰品,这是一个用途广泛的新领地。

李砚祖提出,在当代社会转型期,手工艺从业人员的生存往往具有比发展更大的紧迫性和切实意义,因此,在现实生存压力下不太可能出一流作品。相反,没有生存压力的专业工作者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寻找生存的空间,而应是如何更好地“发展”,起开路先锋的作用。[5]莨秀工坊的设计理念是把非遗技艺活化为日常穿着,“一切设计都是为了穿衣服的人”,黑色的香云纱被赋予后现代神秘而高贵的含义,是通过莨纱绸的质感传递信息。因此,莨纱绸在设计师的手中是阳光、汗水和植物合作的产物。这与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理念是一致的。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工业化转型社会,香云纱的设计转型仍要不忘初心,是其市场越走越远的基石。

(四)以现代传播为载体,延申文化触角

现代社会一方面剥离了传统手工艺品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文化消费中的创新性传承提供了更多的途径。[6]现代媒体虽然挤压了传统民间工艺的现实生存空间,但通过现代转型,传统民间工艺也有开拓现代互联网媒体空间宣传和推广的可能。在香云纱染整技艺申遗后的生产保护和宣传上,不论是传承人、设计师还是企业,都借助非遗热潮下互联网媒体的报道和曝光,提高了知名度。通过参与拍摄央视香云纱纪录片、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在帮助香云纱染整技艺对外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专业平台的推广上,香云纱服装设计作为载体延展了中国服装设计的思维,延申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触角。2011年,通过世界性选秀平台,秀工莨作团队将改良后的香云纱服饰引向更为宽广的国际时尚舞台,并推出以香云纱为主面料、包括围巾在内的轻便服饰,广受欢迎。在秀工莨作的陈设展馆里也经常开展团建和教学活动,通过与香云纱的主要受众群体的紧密联系加强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销售莨纱绸制品,取得良好效果。

在对待幼儿教育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的科普上,佛山市的部分学校编辑香云纱幼儿科普读本,用图画故事的方式为幼儿讲解香云纱的生产过程。顺德地区部分幼儿园已经将绘本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现在整个社会正处于从物质消费为中心到以文化消费为中心的转型期。[7]在传统民间工艺的活化和现代转型中,培养足够大基数的受众群里,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是未来发展的战略先手。只有在文化触角之内,才能推广本民族文化优秀的产品。

四、“后申遗”时期广东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型思考

(一)扎根民间:创设民间艺术存续新空间

民间艺术即使成为非遗,也不能离开其民间属性。香云纱需要发展,仍需要有技术的工人、原生态可以着色的河泥、大众消费市场及流通渠道等,这些空间可以基本保证香云纱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对于顺德双皮奶、龟苓膏等制作技艺的现代化转型,也是同理。新的存续空间需要面向新市场、新群体和新潮流,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重要购买力对象。对于更年青一代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如通过开设农庄、引领研习参观团收取费用制作纪念品等。面向学校、机关、团体等也是活态传承的一个理想方向。手工制作技艺类非遗传承往往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在学校开设一些技艺类课程,邀请传承人担任授课教师,通过讲学、实践,在年青一代中不断发展新鲜力量,也是一种活态传承的极佳方式。

(二)走向数字:开拓现代传播推广新领域

非遗活态传承并非所有转型都要面向市场,不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的传统技艺,也可以面向博物馆和学校。将传承基地设置成博物馆,由传承人布展和讲解,不仅能够让博物馆的解说和宣传更有深度,还能让传承范围更广泛有趣,增加收入。目前,可持续发展传统手工艺类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数字化的传承与保护。将整套制作过程进行数字化转换,用数字化音像、文字和图像的方式进行存储,建立数字档案,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采集、保存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应构建非遗数字化保护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和非遗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体系。

(三)整顿市场:培育国潮粉丝经济新业态

非遗热带来的不止是非遗产品的畅销,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加快建立非遗现代化转型和独立商标认证,积极落实非遗立法,才能更好杜绝市场乱相。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文化品质,文化产业收益日益增长。引导国潮粉丝从关注故宫、三星堆等历史文化拓展到香云纱、舞龙舞狮等传统技艺,或许能形成新的经济业态,能够使濒危民间艺术受到更广泛关注,缓解生存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国内经济循环,在大众生活中增添传统文化韵味,培育健康的文化经济生态,引领国潮市场新风向。

(四)借力政府:打开文旅融合产业新局面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下,广东民间艺术的传承需要借力政府,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民间艺术保护单位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面对有现代化转型意愿的民间艺术代表企业,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过程中完善产业链,调整经营策略,打造产业园区,建成“一条龙”产业体系。如在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上,政府应当对香云纱展览中心、博物馆、研发部门、产品发布中心,以及香云纱晾晒场等各处的建设给予资金和政策照顾。[8]

广东民间艺术是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注解和体现,也是地区人文价值的重要载体。其文化价值可以赋能经济发展,打开文旅融合产业新局面。乡村依靠传统特色文化走出经济增长的致富之路,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当地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以更好地保护当地民间艺术的发展,助推人文湾区建设,值得引起各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

猜你喜欢

香云纱染整民间艺术
张震隆:非遗传承看少年
2023年《染整技术》征订启事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非遗传承理念下香云纱服饰的年轻化创新设计研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历史与现代发展思路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浅谈香云纱面料与现代印染工艺的融合与创新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染整物流运输-库存成本最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