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发展极实现“双循环”新发展

2022-10-08徐远通

岭南文史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循环岭南广东

徐远通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基于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在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承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发挥着有力的支撑作用。广东紧临南海,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海洋文化的发展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和区位发展优势。站在走向新征程的历史起点,探索全省海洋文化建设在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新思路,对推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有着前瞻性的影响和作用。

一、富有特色的岭南海洋文化宝库

广东地处岭南地区,面对浩瀚南海,有着辽阔的海域、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岭南地区海洋文化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环境。广东的发展与岭南的海洋文化密不可分,丰富多彩的岭南海洋文化资源,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精神,是支撑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

岭南海洋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底蕴深厚的积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宝贵的文化富矿。在新会古井下沙遗址和台山腰古新村沙丘遗址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

代就有人类在今广东海岸一带生活。先民依海而生,古代沿海地区的东夷、百越等部族世代相处,《汉书·地理志》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多有种姓。”[1]百越部族在后世的迁徙和漂移中,跨越东海、黄海、南海,直到南太平洋各岛诸领域,岭南海洋文化逐步发展。岭南地区早在秦代之前就开始发展海洋交通贸易,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东夷、百越等各沿海部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一起,历经不断的融合和交流,开辟了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持续繁荣了近12个世纪。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通商历史最早、港口最多、线路最长,其海外通商“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2],号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3]。自秦汉以降,广东的海洋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和珍贵。在阳江市海域发现的南海Ⅰ号宋代沉船,是迄今海上考古发现文物中,年代最久远、保持最完整、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文物。据最新发掘成果报告,装载的船货多达18万件。[4]东莞市的虎门销烟池、威远炮台和广州南沙的上下横档岛、大角山炮台等海防炮台群,是广东沿海民众抗击侵略、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岭南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源于宋元时期的汕尾渔歌,是传唱千年的南海之声,歌词格式多为七言四句体,充满江海渔家风情的淳朴;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湛江东海岛人龙舞,其“化人为龙、龙舞传神”极具海岛特色,是祈求平安和丰收的一种民间习俗。岭南海洋诗词文学的许多作品,豪放而雅健,流传久远。初唐被誉为“南天第一人”的诗人张九龄,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5]脍炙人口的诗句;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的千古绝唱;清末黄遵宪在《己亥杂诗》中吟出“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7]的醒世强音。广东从古至今海洋文化是极其辉煌灿烂的。

岭南的海洋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和全球视野的气概,是国际交流合作有力的文化支撑。广东与国际交往久远。约2000年前岭南民众就开始移居海外,唐朝即通过著名的“广州通海夷道”[8],将沿海地区的丝绸、奢侈品、瓷器、茶叶、先进的航海技术等传播至亚欧各地,并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留学僧、商人来华定居。“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9]。从而形成唐宋时期独特的“番坊”“番市”“番学”等现象。北宋出台的《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随着海上贸易规模与海上文化交流互鉴范围的不断扩大,宋代百姓举家移居到真腊、高丽、爪哇、龙牙门等地屡见不鲜。这些海外移民将广东本土文化与海外文化结合且相互交融,粤语在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形成了独特的华侨华人语言文化。海外华侨社会逐步发展和壮大,成为岭南地区与海外社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明清之际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流,带动中国文化大规模传播到西方,在欧洲掀起艺术文化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风”。同时,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海洋文化从澳门沿西江传入广东,对岭南社会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学东渐,使中国人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了解了西方文化的面貌,为近代思想文化变革奠定了基础。在晚清,以容闳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倡导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前后四批120人中,广东籍占65%,而香山一地占了将近1/3。这120名留学幼童后来成为中国外交、铁路、电报、航海等行业的佼佼者。

岭南的海洋文化,具有敢为人先和开拓创新的特质,是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文化动能。明末清初珠江三角洲商业贸易逐步繁荣,康熙平定台湾后大开海禁,岭南地区海外贸易迅速恢复和发展,广东人有着“闯荡世界”的眼光和气魄,抢抓先机,在世界各地成为创业立身的开荒牛。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岭南地区民众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形成以爱国爱乡思想为特征的文化观,勇立潮头,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推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都是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体现。广东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民主革命时期是国内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在建立共产党组织的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是大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后,广东人只争朝夕,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来”,从创建经济特区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深圳先行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沿海各地推动大胆探索和革新,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的佳绩。广东人以大海弄潮儿的无畏气概,敢闯敢冒,开拓创新,充分体现可贵的首创精神,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把广东沿海经济带打造成现代海洋文化发展极

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内外环境处于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动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多变数和更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10],昭示着文化是推动中国安全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广东沿海经济带,包括珠三角沿海7市和东西两翼地区7市,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繁荣经济要与繁荣文化同步,把广东沿海经济带打造成现代海洋文化发展极,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深远,亟须切实部署。

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海洋文明观。海洋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广东沿海经济带是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结合与对接区,繁荣的对外交往推动着海洋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要重视海洋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偏见,打破西方国家的海洋文化霸权,用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史实和海洋文化建设新成就,构筑适应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海洋文化的“故事”,树立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海洋发展观。要充分运用摄影、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体育等各种文艺形式,传播海洋知识,营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海洋意识的浓厚氛围。要深掘沿海经济带优质海洋文化资源,探求国际海洋文化的共同点及契合点,稳步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能力,有效地促进岭南海洋文化的创新发展。

当前,要大力加强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载体建设,要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海洋文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讨交流,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上力求有新的突破,扭转海洋文化理论研究薄弱的状况。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中,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没有列入其中,这是应当重视和加强的工作。弘扬优秀海洋传统文化,必须充分挖掘、整理和提炼海洋文化的历史遗产,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专业机构,积极开展粤港澳海洋文化遗产信息的调查研究,有计划地考察历史上临海古村镇、古码头、古港口、古城堡、古代海防工事以及海陆交界的古遗址等,对沿海经济带相关的深海领域、古航道进行综合探测。同时,要加强文化研究载体建设,构建海洋文化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广东海洋文化基因库,填补广东省海洋文化遗产基础信息的空白,进一步对广东海洋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为维护海洋主权、海洋开发利用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库作用。

丰富多彩的传统海洋文化,迫切需要以信息化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应用。深入推进全省“智慧海洋”工程,使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让沿海经济带城市居于时尚科技前沿。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档案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应当借鉴数字化技术融合的经验,利用数字扫描、数字摄影、3D复原、虚拟场景、动画制作等数字化技术,赋能海洋文化的创新,将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融合到海洋产品研发与产销,打造新型海洋产业。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把元宇宙文化与海洋文化有机结合,使海洋馆、文博馆等场所利用数字分身进入“虚拟世界”,结合“数字孪生”新型技术,达成仿真虚拟现实的全新艺术效果,形成数字化的海洋遗产保护体系。同时,对散落的海洋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和储存,创新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构建海洋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新模式,彰显现代海洋文化研发的品位和内涵,向世界展示广东沿海经济带信息时代的海洋文化新貌。

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现代海洋文化发展极,关键在于海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多年来,广东积极发展海洋教育,在沿海经济带高校和专业培养海洋文化研究人才。各高校历来重视海洋学科的建设,如中山大学建校之初就开始发展海洋学科。1928年,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就是由中山大学的朱庭祜和朱翙声两位教授完成的。此后,西沙群岛被列为中山大学海洋实习基地。海洋教育是海洋保护、海洋意识的素质教育,涉海高校要促进理工结合、文理交叉,发展新的交叉学科方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人才质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设立海洋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加强海洋国土观、海洋主权及海洋强国的教育。沿海有关高校要结合国家重大海洋科研活动开展海洋文化研究,广泛参与涉海实践文化活动,如参加海洋文化节、参观海洋文化古迹、体验海洋民俗等。积极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向海洋教育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交换生,扩大海洋文化专业的覆盖面,培养更多学海、爱海、兴海的高素质人才,为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由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是海洋大省,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也是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建设海洋强国新征程中要充分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内优外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海洋新发展格局,要以海洋文化建设引领海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迫切要求扩大海洋文化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塑造海洋文化品牌,促进海洋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孵化出符合现代发展需要的海洋文化产业。必须创新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资本制度、产业组合、人才模式和投资模式,加快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必须推进全省海洋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的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集聚上下游文化产业链与横向服务链,强化产业链的配套和融合发展能力,推动建立粤港澳文旅统一大市场,提高海洋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探索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娱乐休闲旅游、海洋运动、滨海度假、海洋及沿海民俗风情文化旅游,积极开发帆船、潜水、冲浪、垂钓、低空飞行等新兴旅游产品,丰富高端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海洋全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海洋新发展格局,要以海洋文化精神推动海洋科技和经济的全链条创新。创新力是当代海洋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岭南海洋文化的内涵既包含“敢为人先”开拓、拼搏和奋斗的精神,又包含“海纳百川”包容、理性和合作的精神,体现了自立与自信。弘扬海洋文化精神,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是构建海洋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广东海洋资源开发有独特的优势,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可燃冰资源是保障经济建设的基石,广阔的海岸线为风力发电、风电制氢和海洋牧场等海洋综合利用提供良好基础。广东应利用海洋优势打造“深蓝智谷”,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园区的投入,构建多种类、多层次的海洋创新基地和载体,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实验室支撑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应用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将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构建与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相结合,推动海洋科技和经济的全链条创新发展。同时,必须坚持科学理性精神,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构建海洋新发展格局,要以海洋文化影响力促进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11]“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海洋文明的继承和创新。为实现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做好海洋文化传播工作,发挥广东海洋文化影响力,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根基。要推动广东成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先行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开展范围更大、水平更高、内涵更深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之间人文交流渊源久远,RCEP的正式生效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应建立RCEP智库联盟开展合作研究和咨政建言,为RCEP自贸区提供智力支持。要以南海为核心探索实现海洋防灾减灾及海洋监测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建立数据共享、各国互惠的全球海洋观测网,与南太平洋小岛屿国家开展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及海域防灾减灾合作。要利用多边国际舞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重视文化艺术领域的多边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性海洋文化活动的主办权和话语权,坚持不懈地发挥海洋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不断向前推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广东海洋建设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坚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全省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作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广东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双循环岭南广东
忆岭南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雨岭南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舆情
易说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