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求知欲

2022-10-08沈朝阳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7期
关键词:物理教育教师

沈朝阳

(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 安徽六安 237300)

引言

物理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人能动反映的过程。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个人能力的提升、思维习惯的形成,须经过学生个人不断地努力以及积极主动地实践得以实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对于没有丝毫学习兴趣的学生,老师强制他去学习,将会扼杀其探求真理的欲望。”当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时,不仅学不好,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物理教师务必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师不能只顾教知识,不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能只研究怎么教而不研究学生怎么学,要多研究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激趣、怎样拔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怎样促使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针对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求知欲,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亲其师而信其道

物理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能够做到对学生信任。在教育教学中有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还能够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以及爱戴,营造出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物理求知欲。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关系,蕴含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的交往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交流过程,交流时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深入到学生生活当中,能够维护学生的利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生活上走上成功。物理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只要唤起学生的亲近感,缩短师生距离,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学会倾听

教师要平心静气地倾听学生心灵的呼声,处理好师生关系,对待学生要以“真诚地赞美”为主,辅以“委婉地规劝”。初中物理是从八年级开始学习,八年级的孩子一般已经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甚至会出现对抗情绪,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善于当一名好听众。教师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关注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走下去,到学生中间去,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地站在讲台上。要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

三、尊重每一个孩子

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自然人,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待同一事物,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见解、不同的感受。教师的一声衷心的谢谢,一句真诚的对不起,一种商讨的语气,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深深感染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尊重和肯定,内心得到满足。教师能够真正地从内心出发去尊重自己的学生,跟自己的学生建立起真诚的友谊,那么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四、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教育教学中充满爱心、面带微笑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不管是学困生、还是待优生,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赞扬优秀生,还要厚爱学困生。对于学生而言,爱无处不在,或许是教师对他的一个笑容,或许是教师对他的一句鼓励,又或许是教师对他的一个眼神,其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萌发对学习的求知欲。理想的师生关系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积极引导。

五、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不停创新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学生的求知欲望值就会一直停留在高峰。未知的东西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探索和掌握它是常人的正常心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自己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让自己的课堂节节有惊喜,课课都生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合理地使用教学课件,充分发挥模拟实验室、教学助手、智慧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的应用会使大量新鲜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独到的教育教学风格,惟妙惟肖的描述,标准优雅的示范动作等,都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各项新技术、新技能,与时俱进,创新引趣,在教育教学中大胆探索,不断求新。

六、善用批评手段,使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奋斗

赞赏的力量是无穷的,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了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此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特点采用恰当的做法。在宽松的环境下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使其改正错误。大量工作实践表明,学生犯错误时先表扬后批评的做法效果最好,这样还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批评。批评时应注意不仅要合乎情理,还要充满人情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真情关怀,在快乐中去求知奋斗,在充满和谐的校园中健康成长。

七、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知识的需求,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受学生学习动机的支配。所以在学习物理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一定要讲好启蒙第一课,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大量事例,大自然中的微妙现象等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趣味性,更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的重大意义。当教师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使其求知欲望增强。

八、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让学生每节课上完要有收获感、喜悦感和成就感。成就感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收获越大,动机越强,成就越大,兴趣越浓,那么求知欲也会越强烈。因此,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科书,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每节课的重难点问题细讲、精讲,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可以从对学生的评价入手。老师的及时评价是学生乐于看到的,而在评价时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对于学困生,教师的鼓励是他们重拾信心的动力,是继续前进的保护伞。所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能够大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能有“究”,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没有疑问,说明其没有深入到学科当中去。提出问题往往是发现新知的开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定会有疑问,有了疑问才会去钻研和探究,才会有后续动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讲课时,也要将知识变成一个个疑问,带领学生去思考,通过讨论,查资料,总结归纳出新的知识。每当一个个“疑”解开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收获的感觉,学习兴趣浓厚。设“疑”的时候,教师要把疑设在重难点上。“疑”设得科学巧妙,言简意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乐趣寓于疑难之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疑难问题的解决收获成就感。如此反复,学生就会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越学越有劲。但问题不是越难越好,要有一定的层次和维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研究、认真思考解决。提出的问题难度要让学生感到既不是遥不可攀,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解决,必须经历一番认真的思考和努力才能完成,这样学生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问题的解决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也大大提升了其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十、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不是主角,是组织者,是引导员。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在学习时有新的发现,有新的见解时,就会表现出对学习的莫大兴趣,体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学生学习效率极佳。要想有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引导上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走寻常路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求知欲才会激发。

猜你喜欢

物理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留言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