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泉穴水针注射联合颈三针治疗臂丛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MDA、SOD水平影响

2022-10-01邓荣艳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臂丛神经痛关节

邓荣艳,姜 颖

(海安市中医院,江苏 海安 226600)

臂丛神经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常见临床表现为肩部、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通过B族维生素、止痛药、血管扩张剂与激素等药物治疗该病,但是停药后症状容易反复[1-2]。该病在中医上属于“痹证”范畴,病因为筋脉损伤致气血不畅、经络瘀阻,故治宜祛瘀通络、补气活血[3]。针刺疗法可直接刺激损伤部位,疏通经气,起到气血调和、经脉通达的作用[4-5]。本研究主要探讨极泉穴水针注射联合颈三针治疗臂丛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MDA、SOD水平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臂丛神经痛患者6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5.49±5.59)岁,病程2~12周,平均病程(7.14±1.78)周。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5.55±5.62)岁,病程2~12周,平均病程(7.18±1.80)周。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5.43±5.56)岁,病程2~12周,平均病程(7.10±1.7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关于臂丛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①伴有放射性颈肩部疼痛,神经牵拉征阳性,臂丛区、颈椎横突和上肢周围的神经干存在压痛或上肢相应的神经分布区出现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和运动受限等;②主要是因颈椎病、臂丛神经炎等引起;③X线提示部分患者存在颈椎病[6]。

1.3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臂丛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②VAS评分≥3分;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者由于严重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症状;②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等疾病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颈三针,取穴:肩外俞穴、大椎穴及天柱穴,采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0.30 mm×40 mm)垂直进针,进针深度为30 mm左右,得气之后,采用提插捻转手法,接通KWD-808I型脉冲电疗仪,选取疏密波,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极泉穴水针注射。取穴:极泉穴。药液: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41023668,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维生素B12(国药准字H41020633,国药集团容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3844,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上3种药物无配伍禁忌,在注射前,医者先将双手及所用穴位处消毒。取2%盐酸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和氯化钠注射液10 mL药液,采用注射器20 mL抽取上述药液,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其腋下暴露,将注射器针头更换为5号穿刺针,针尖向上,并且向内微斜约15 °,避开腋动脉,从极泉穴向肩沟深部进针,进针深度为9 cm,针芯回抽没有回血,然后注入2 mL药液,将针尖退出1.5~2 cm,然后再将针芯回抽没有回血,再次注入2 mL药液,如此反复,直到针尖到皮肤仅3 cm处,不再注射,将针尖退到皮下,调整角度后再刺入约4.5 cm深时,作腋部前后方向扇形散开注射3~4个点,每点均应退到皮下,然后调整角度,穿刺针变换深度和角度时,必须与心经垂直,然后呈扇形扫描。如果锁骨和颈骨部不痛者,将药液全部注入腋下;如果锁骨和颈骨疼痛者,那么留药液3~4 mL,采用短针尖将其注入颈部相应夹脊穴,1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 ①治愈:症状彻底消失,VAS评分为0分;②显效:症状偶尔发作,且发作次数<3次/d,VAS评分<3分;③有效:症状时有发作,较治疗前VAS评分下降>3分;④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复发,且VAS评分>7分。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6.2 中医症候积分 对两组屈伸不利、关节麻木、酸痛和肿大等证候进行积分,评分为0~6分,评分越高证候越严重[7]。

1.6.3 BRS-6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将疼痛的程度分成6个级别,评分为0~6分为无痛,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8]。

1.6.4 VAS评分 采用VAS评分评价两组颈部疼痛度,总分为0~10分,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9]。

1.6.5 血清MDA、SOD水平 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MDA、SOD水平。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BRS-6评分和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清MDA及SOD水平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组疗效显著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S-6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BRS-6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BRS-6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较多(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S-6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关节酸痛、关节麻木、关节肿大与屈伸不利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关节酸痛、关节麻木、关节肿大与屈伸不利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较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血清MDA、SOD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DA、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MDA、SOD水平较对照组改善较多(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MDA、SOD水平比较

3 讨论

臂丛神经痛在中医上属于“痹证”范畴,病因为寒邪、风邪、热邪和湿邪等外邪侵袭机体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筋骨、肌肉与关节酸痛等,甚至关节肿大、灼热,故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为疏通经络和活血化瘀[10-11]。针刺疗法可直达病所、疏通经气,使气血调和、经脉通达,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环,可缓解臂丛神经痛[12]。颈三针选取穴位为肩外俞穴、大椎穴及天柱穴,其中针刺天柱穴可化气壮阳;大椎穴为手足三阳阳热之气汇入之处,并与督脉阳气上行于头颈,针刺具有益气通督和驱散寒气的作用;肩外俞属手太阳小肠经,针刺可疏通活络、祛风止痛,主治肩背疼痛;共奏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和通经活络等功效[13-14]。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极泉穴水针注射疗法,水针疗法是姜颖等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指针、割治和埋线等疗法提出的一种治疗手段[15]。水针疗法指在腧穴、经络和皮下反应物上或压痛点处注射适量的药液,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16]。之所以选择极泉穴,主要是由于其位于腋动脉搏动处,腋窝顶点,可直接作用于臂丛神经,使药效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局部血流量增加,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均布血液循环,使各自代谢物资的快速排泄及神经根炎性血肿得到快速吸收[17]。极泉穴属手少阴心经,具有通经活络、宽胸理气的功效。盐酸利多卡因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可缓解局部疼痛;维生素B12注射液可营养神经,生理盐水有助于药物在局部快速扩散[18]。

经过治疗后两组BRS-6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提示联用极泉穴水针注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治疗组治疗后关节酸痛、关节麻木、关节肿大与屈伸不利评分明显较低(P<0.05),提示联用极泉穴水针注射可改善临床症状,董蕊娟[18]研究表明针刺极泉穴可缓解臂丛神经损伤疼痛度。臂丛神经痛可引发局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相互作用,产生大量氧自由基,MDA是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产物之一,SOD是抗氧化剂,可清除氧自由基,故监测其水平判断病情进展情况[19-22]。两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提示联用极泉穴水针注射可改善血清MDA、SOD水平,有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采用极泉穴水针注射联合颈三针治疗臂丛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血清MDA、SOD水平。

猜你喜欢

臂丛神经痛关节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