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阳丰头遗址研究

2022-09-29葛衍泽杨利平孙秉君殷宇鹏

考古与文物 2022年4期
关键词:遗存器物标本

葛衍泽 杨利平 孙秉君 殷宇鹏

(1.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丰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千阳县水沟镇丰头村,是一处揭露较为完整、序列较为清晰的仰韶时代遗存。其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为探讨关中西部地区仰韶文化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从对丰头遗址的文化特征分析、材料分组入手,在明确该遗址期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关中西部地区千河流域及其周邻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内涵、区域往来关系等问题,做一粗浅分析。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一、地层与遗迹单位分组

丰头遗址的文化堆积较为丰富,各发掘区内地层统一。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4层:①层为耕土层,受现代人类活动扰动严重;②层为仰韶时代晚期文化层;③层为仰韶时代中、晚期文化层;④层则为仰韶时代早期文化层。其中,Ⅱ区T8、T9、T10三个探方第③层缺失,②层直接叠压于④层之上。

本文重点列举几处涉及遗迹单位较多,叠压、打破关系较复杂,出土物较丰富的层位关系,通过分析、比对所述单位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分组。现分区分别将各单位之间的层位关系按由晚及早的顺序介绍。

Ⅰ区:H9→T11③、T12③→H54;

Ⅱ区:H13→T8④、T9④、T10④→H4、H25。

其中,ⅡT10④未见出土器物。其余各单位中均有陶盆出土,加之其形制特征在不同阶段演变明显,因此,本文以陶盆为指征型器物,对上述单位进行分组。

ⅡH4与ⅡH25中均出有叠唇和卷沿两型圜底盆。其中,ⅡH4:3(图一,1)叠唇圜底盆所饰鱼纹,与同层下ⅡH25:4(图一,3)、ⅡH25:8(图一,4)叠唇圜底盆所饰鱼纹相比,造型及构图简单、形态具象。ⅡH4:2(图一,2)卷沿盆较ⅡH25:5(图一,5)沿面较平且宽,卷沿程度不甚。且ⅡH25:5、ⅡH25:9等彩陶上,开始出现由弧边三角、圆圈、圆点、斜线纹构成的几何图案,应是此后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前身。虽然ⅡH4与ⅡH25两单位之间无直接打破关系,但二者所出器物形态及彩陶纹饰有别,对应陇县原子头遗址F37→F27可知,H4早于H25。

图一 ⅡH4与ⅡH25部分出土陶器对比

由此,剔除未出土器物的单位,将Ⅱ区其余各单位的层位关系及器物形态进行比对可得:ⅡH13→ⅡT8④、ⅡT9④→ⅡH25→ⅡH4。

ⅡT13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④层,其包含物不见④层及④层下单位中常见的圜底盆、圜底钵等,代之以平底器,如ⅡT13:3曲腹平底盆、ⅡT13:9平底钵等,器物类型演变明显。其中,ⅡT13:3曲腹盆与ⅠH54:2曲腹盆上腹较鼓、下腹内曲的外形几乎一致,两单位应属同一阶段的遗存。

综上所述,可将Ⅰ区、Ⅱ区诸单位的层位关系整合为:ⅠH9→ⅠT11③、ⅠT12③→ⅠH54、ⅡH13→ⅡT8④、ⅡT9④→ⅡH25→ⅡH4。

其中,ⅠH 9应是一处窖穴遗存,开口于①层下,年代较晚,出土物较为复杂。可将该单位出土物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遗存中ⅠH9:9(图二,6)斜折沿盆接近ⅠT11③:2(图二,8),所出尖底瓶如ⅠH9:4(图二,7)口沿沿面凹槽明显、颈部较粗,这组遗存还包含口沿内侧带宽凸棱的直口平底钵(图二,9);乙组遗存中出敛口的平折沿盆,口沿内折,沿面较平、较窄,如ⅠH9:12(图二,1)、ⅠH9:14(图二,2),伴随出现的是沿面较平、颈部较细的平唇口尖底瓶口沿,如ⅠH9:5(图二,5)、ⅠH9:8(图二,4),以及口沿内敛的平底钵(图二,3)。从器物形制观察,二者应联系紧密。根据ⅠH9甲组遗存与ⅠT11③面貌相似,ⅠH9打破ⅠT11③层可知,ⅠH9甲组遗存早于ⅠH9乙组遗存。

图二 ⅠH9与ⅠT11③部分出土陶器对比

根据上述分析,可将以上单位由早至晚归纳为下列六组。

第一组以ⅡH4为代表,出土同类器的单位有ⅠH55、ⅡH34等;第二组以ⅡH25为代表,ⅠH59、ⅡW2等单位与之内涵相同;第三组以ⅡT8④、ⅡT9④为代表,与之出土物相似的有ⅠH76、ⅠH106等;第四组以ⅡH13为代表,内涵相似的有ⅠH54、ⅠH13等;第五组以ⅠT11③、ⅠT12③、ⅠH9甲组遗存为代表,与之出土物相似的单位还有ⅡH7、ⅠH25等;第六组以ⅠH9乙组遗存为代表,与之内涵相似的有ⅡH70等。

二、典型陶器分析

通过对丰头遗址出土器物的辨识和统计,盆、瓶、钵、罐这四类陶器发现数量较多,于各单位中分布广泛,总和约占全部出土陶器的75%,分别约占陶器总数的34%、16%、13%和10%。加之这四类陶器随时代变化器形演变明显,通过对这些陶器的类型学研究,进一步推演出丰头遗址陶器的演变规律,从而对该遗址的文化遗存进行分期。

1.钵。常见器形之一。以单位间的叠压、打破为基础,从口部和底部的形态变化,可将其分为六式。

Ⅰ式 直口,尖圆唇,弧腹较浅,胎体较厚,口沿外侧饰一周黑色宽彩带。如标本ⅡH34:1(图三,1)。

Ⅱ式 直口,尖圆唇,上腹较直,圜底尖圆,薄胎。如标本ⅡW2:3(图三,2)。

Ⅲ式 直口,尖圆唇,口唇较厚,弧腹较浅,圜底缓圆。如标本ⅠH42:2(图三,3)。

Ⅳ式 直口或敛口,尖圆唇,下腹斜弧或弧曲,平底或凹底。如标本ⅠH13:15(图三,4)。

Ⅴ式 直口,尖圆唇,口沿内侧有较宽的凸棱,下腹斜弧,平底。如标本ⅠT11③:6(图三,5)。

Ⅵ式 直口或敛口,尖圆唇,腹壁较斜直,平底。如标本ⅠH9:23(图三,6)。

据此,陶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口部和底部,即从直口圜底钵(Ⅰ式)发展为直口或敛口的平底或凹底钵(Ⅳ式),再发展为口沿内有宽凸棱的直口平底钵(Ⅴ式),随着凸棱消失又演变为直口或敛口的平底钵(Ⅵ式)。

2.盆。数量最多。依据口沿形态,可分为两型。

A型 仅出现于前三组遗存中。叠唇,大多为折腹,少量弧腹。可分为二式。

Ⅰ式 敞口,叠唇,唇下缘棱角分明,折腹明显,底尖圆,腹饰写实性鱼纹。如标本ⅠH55:1(图三,7)。

Ⅱ式 敞口,叠唇,唇下缘圆弧,腹微折,腹饰写意鱼纹。如标本ⅡH25:8(图三,8)。

B型 卷沿,数量最多。可分为六式。

Ⅰ式 直口,卷沿,沿面宽平,弧腹,圜底,素面。如标本ⅡH4:2(图三,9)。

Ⅱ式 直口,短卷沿,弧腹,圜底,多饰变体鱼纹或几何纹。如标本ⅠH103:1(图三,10)。

Ⅲ式 敛口,卷沿,鼓腹,腹部多饰由弧边三角、圆圈、圆点、斜线构成的几何纹。如标本ⅡT9④:2(图三,11)。

Ⅳ式 敛口,宽卷沿或宽斜沿外侈,曲腹较深,平底微凹,腹饰由弧边三角、圆圈、圆点、斜线构成的几何图案。如标本ⅡT13:3(图三,12)。

Ⅴ式 敛口,宽斜折沿,上腹微鼓,下腹斜收,平底。如标本ⅠH9:9(图三,13)。

Ⅵ式 敛口,宽平沿,腹部饰一周凸弦纹,颈部至弦纹间饰由弧线三角、圆圈、弧线、直线等构成的几何图案,部分沿面饰有彩绘。如标本ⅠH9:12(图三,14)。

据上述式别的划分,丰头遗址陶盆的发展与演变主要体现在口部和底部,其发展规律为:叠唇折腹圜底盆(A型Ⅰ式、Ⅱ式)数量逐渐减少,卷沿弧腹圜底盆(B型Ⅱ式)数量逐渐增多并逐步演变为宽卷沿曲腹平底盆(B型Ⅳ式),并由此发展为宽斜折沿平底盆(B型Ⅴ式),进一步发展为宽平沿平底盆(B型Ⅵ式)。

3.罐。亦是常见器物之一。依据器物口沿的形态变化,可以分为六式。

Ⅰ式 侈口,双唇较厚,上腹微鼓,下腹斜收,平底。如标本ⅠH55:2(图三,15)。

Ⅱ式 口微侈,双唇,上唇较厚,铁轨式口沿,鼓腹,平底。如标本ⅡH25:3(图三,16)。

Ⅲ式 直口,双唇,铁轨式口沿,颈部多饰一周指甲纹,鼓腹,平底。如标本ⅠH106:2(图三,17)。

图三 丰头遗址典型器物演变图

Ⅳ式 直口,厚圆唇,铁轨式口沿,鼓腹,平底。如标本ⅠH54:1(图三,18)。

Ⅴ式 侈口,圆唇微外卷,斜折沿,上腹外鼓,平底,颈下饰对称鸡冠鋬。如标本ⅡT1③:1(图三,19)。

Ⅵ式 侈口,厚圆唇,斜折沿,腹壁较直,平底,颈下饰对称鸡冠鋬。如标本ⅠH44:1(图三,20)。

由此,丰头遗址陶罐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富于变化的口沿,即从较明显的侈口厚双圆唇(Ⅰ式)发展为口沿外侧有不明显凹槽的直口厚圆唇(Ⅳ式),进而发展为外折的圆唇(Ⅴ式)。口沿内侧铁轨式口沿发展过程为:从口沿内侧不见铁轨式口沿(Ⅰ式)发展到出现典型的铁轨式口沿(Ⅲ式),再到铁轨式口沿逐渐退化,直至完全消失(Ⅴ式)。

4.瓶。数量较多,完整器较少,大多仅余口部或底部。根据其口部及底部形态可分为以下四式。

Ⅰ式 葫芦口,下腹急收呈较锐利的尖底。如标本ⅠH59:1(图三,21)。

Ⅱ式 重唇口,内唇低平稍高于外唇,外唇沿面微凹,底呈圆锥形。如标本ⅡH13:1(图三,22)。

Ⅲ式 平唇口,直口,沿面上有一周凸棱或凹槽,细颈,圆溜肩,斜腹收成钝尖底。如标本ⅠT11③:7(图三,23)。

Ⅳ式 平唇口,口微侈,平折沿,细颈,圆折肩,腹部斜直,下收呈近圜底。如标本ⅡH70:1(图三,24)。

综上,丰头遗址陶瓶的形态演变主要表现在口部及底部,其发展规律为:葫芦口,底部急收呈较锐利的尖底(Ⅰ式)→重唇口,底部呈圆锥形尖底(Ⅱ式)→沿面上有凸棱或凹槽的平唇口,钝尖底(Ⅲ式)→沿面较平的平唇口,圜底(Ⅳ式)。

三、文化分期与陶器特征

通过以上对丰头遗址典型陶器的式别研究,可将不同式别的典型器物与不同组别对应如下(表一)。

表一 丰头遗址陶器分组表

通过对陶器形态及器物组合的观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单位的出土器物具有较为连续的演变关系,应代表了丰头遗址早期遗存的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可将其归纳为丰头遗址第一期遗存。其中,早段出饰黑口彩的圜底钵、饰写实鱼纹的叠唇盆、宽卷沿盆等,与原子头二期遗存F27:20圜底钵、姜寨二期W88:1圜底钵、原子头二期F27:8叠唇盆、王家阴洼M56:4叠唇盆、原子头二期F27:3宽卷沿盆、姜寨二期M215:2宽卷沿盆等形制近似;该阶段夹砂罐侈口、双唇、束颈的特点,则与大地湾二期、原子头二期、史家墓地等遗存中同类器相似,其年代应与关中西部的原子头二期、甘肃东部大地湾二期Ⅰ段、王家阴洼第一类型部分遗存、关中东部姜寨二期、史家墓地接近。中段遗存常见薄胎的圜底钵,饰变体鱼纹的叠唇或卷沿圜底盆,饰弧边三角、圆点、圆圈、斜线纹的卷沿盆,口沿外侧为双唇的铁轨式口沿罐等,分别与原子头二期H65:4、大地湾二期H211:P186、H379:P187、原子头二期F3:3相近,其年代应与大地湾二期Ⅱ段,原子头三期H65、F3等单位接近。晚段出现饰弧边三角、圆点、圆圈、斜线纹的平底盆,夹砂罐多为直口,双唇逐渐退化,年代应接近大地湾二期Ⅲ段、原子头三期H84、F33等。上述三段遗存器物组合相似、发展脉络连贯,应为同期遗存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年代应属仰韶时代早期晚段。

第四组单位为一段单独的文化发展期,晚于以前三组单位为代表的第一期遗存,可将其归纳为丰头遗址第二期遗存。这一阶段出土陶器仍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以绳纹为主,彩陶纹样则以鸟纹、弧边三角、圆圈、圆点纹为主;器物方面平底器替代圜底器,主要以平底或凹底钵、曲腹平底盆、铁轨式口沿罐、重唇口尖底瓶为主。上述特征与福临堡一期、大地湾三期遗存相似,属于仰韶时代中期遗存。

第五组、第六组两组单位器物形制接近,发展脉络连贯,代表了丰头遗址晚期文化遗存早、晚两个发展阶段,可将二者整合为丰头遗址第三期遗存。这一阶段遗存发现数量最多。陶系方面,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除素面外,纹饰以绳纹为主,彩陶占比较少,以白彩为主。该期早段以口沿内侧有宽凸棱的平底钵、宽斜沿深腹盆、折沿浅腹盆、斜沿鼓腹罐、口沿带凸棱或凹槽的平唇口尖底瓶为典型器物组合,与福临堡三期H24、H117,案板二期GNZH1、GNDH26相似。晚段常见敛口钵、宽平沿深腹盆、斜沿微鼓腹罐、平唇口尖底瓶等,与福临堡三期H130、H116,案板二期GNDH25等单位中同类器相近。据此,由上述两段遗存所组成的第三期遗存属仰韶时代晚期。

四、文化性质

丰头遗址是千河流域一处文化面貌较为清晰、发展序列较为连贯的仰韶时代文化遗存。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将丰头遗址仰韶时代考古学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基本上厘清了遗址的文化面貌、遗存分期等问题。

丰头遗址第一期遗存与原子头二、三期,大地湾二期遗存面貌相似、年代相近,应属半坡文化史家类型。该类型遗存主要分布于关中及其辐射区域。有学者认为,大体以宝鸡为界,史家类型遗存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地域类型。其中,以东地区的遗存,均见有杯形口尖底瓶及葫芦口尖底瓶,以西地区的遗存中仅见葫芦口尖底瓶。本文以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关中东部姜寨二期及史家墓地的年代应不晚于关中西部原子头二期、大地湾二期Ⅰ段、丰头一期一段等遗存的年代。其中,姜寨二期部分带有小凹底的陶钵、陶盆,如ZHT4M84:10、ZHT4M84:18,以及口沿明显外折且沿面较宽的陶罐,如T35W36:2等,均表现出半坡文化中期向晚期,即向史家类型过渡的性质。再者,姜寨二期及史家墓地出土的部分尖底瓶,口沿下部微外鼓,形态介于杯形口与葫芦口之间,如姜寨二期ZHT4M84:33、史家T2②:10等,应是半坡文化中期杯形口尖底瓶与晚期史家类型葫芦口尖底瓶之间的过渡形态。上述遗存,来源于半坡文化中期,且与之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出有较多杯形口尖底瓶。原子头二期、大地湾二期Ⅰ段、丰头一期一段等遗存,应在年代上晚于上述遗存,是对其的进一步发展。据此,半坡文化晚期遗存,即史家类型遗存并不能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域类型,二者是同一遗存的不同发展阶段。关于该期遗存的流向问题,本文与《陇县原子头》报告中观点接近。从该期遗存的陶器特征来看,晚期的器物形制及彩陶纹饰均能反映出向庙底沟文化发展的趋势,应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半坡文化是如何逐渐演进为庙底沟文化一期的答案。但就“千渭之汇”以西的半坡文化史家类型遗存仅发现有葫芦口尖底瓶而言,还暂时无法从现有材料中解决这一地区庙底沟文化重唇口尖底瓶的来源问题。可以说,该区域的重唇口尖底瓶并非直接继承于该区域的史家类型,而来源于他处。

丰头遗址第二期遗存发现数量较少,与第一期遗存在文化面貌上有明显差异,但其器物种类、器形特征、纹饰风格等,与第一期遗存晚段存在承继关系。整体来说,它与关中西部地区福临堡一期、案板一期等遗存面貌相似。但其不见釜、灶,彩陶更为发达的特点,与关中西部的庙底沟文化遗存,如原子头四期、甘肃东南部大地湾三期、师赵村三期等更为相近。在该期遗存较晚阶段的遗迹内,零星发现有与福临堡二期遗存相似的附加堆纹夹砂罐、口沿内侧有一周凸棱的敛口凹底钵等遗物,表明第二期遗存存在进一步分期的可能。

第三期遗存在陶器类型、器物特征等方面与关中西部地区福临堡三期、案板二期等遗存大同小异,应属半坡四期文化。这一阶段彩陶数量较少,其中以器物外壁涂白彩占比较高。除外,还发现有少量弧线三角圆圈纹,圆圈内填竖线或网格的黑彩图案,如丰头ⅠH9:17等,与大地湾四期H813:24、傅家门石岭下类型T212F2:4等形态相近,它们较之大地湾四期H395:18、H802:38、傅家门石岭下类型T101④:31、T209H2:24等构图简单、线条简洁。加之傅家门T128H2中的出土器物,如T128H2:30、T128H2:36等,则较前两者更为繁复,与马家窑文化彩陶,如磨沟H14出土彩陶盆(编号不明)、林家F24:6、师赵村五期T101①:39等关系密切。因此,从类型学角度观察,石岭下类型彩陶应渊源于丰头遗址半坡四期文化遗存、大地湾四期部分遗存中的黑彩图案,进而发展为马家窑文化。

陇山即为六盘山,是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水岭。陇山既为关中和陇西的关隘,也是沟通两地的重要通道。表现在考古学文化上,两地文化面貌有所差异,但联系紧密。早在前仰韶时代,甘青地区已经出现了与关中地区老官台文化相似的遗存,如大地湾一期、师赵村一期等。至仰韶时代早中期,甘青地区受到关中地区更强的文化辐射,后者的影响力向天水以西区域扩张,如高寺头早、中期,大李家坪一、二期,阳洼坡遗址中的部分出土物等,均与关中西部地区半坡及庙底沟文化同类器近似。庙底沟文化之后,虽然关中地区彩陶逐渐式微,半坡四期文化影响力削弱,但那些承载着关中地区文化魅力的丰头遗址半坡四期文化黑彩图案,横跨陇山,开启了甘青地区自石岭下类型以来,自成一格的辉煌彩陶史。

关中地区与甘青地区以陇山相隔,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发展区域。途径今陕西千阳县、陇县,翻陇山而达甘肃秦安县,向南至天水、武都,向西至陇西、临洮、青海民和的这条始自关中,远达甘青地区的往来要道,应是这两个区域相互沟通、联系的纽带。位于千阳的丰头遗址,以其毗邻千河、水草丰茂、交通便利,成为先民在这条干道上的落脚点之一。它的发现,辅以周边陇县原子头、秦安大地湾、天水师赵村等遗址,证明了早在7000年前,充满智慧的先民便已在沟壑纵横之间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自此,这条道路见证了秦人东进时的步步为营,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途中的筚路蓝缕,并最终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成为传播中原文明、实现文化跨区域交流的重要通道。

[1]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原子头[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a.同[1].b.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秦安王家阴洼仰韶文化遗址发掘[J].考古与文物,1984(1).c.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d.西安半坡博物馆,渭南县文化馆.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78(1).e.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a.同[1].b.同[2]e.

[4]a.同[1].b.同[2]e.

[5]a.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b.同[2]e.

[6]a.同[5]a.b.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同[2]e.

[8]张宏彦.再论“史家类遗存”[J].考古,2006(4).

[9]a.同[2]c.b.同[2]d.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4).

[12] 张士轩.临潭磨沟遗址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1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礼县高寺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与文物,2012(4).

[14]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集刊,2000(0).

[15] 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4(1).

[16] a.张天恩.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线路考略[J].秦文化论丛,2006(0);b.田亚岐,杨曙明.丝绸之路南线长安至陇山段考察研究[J].秦汉研究,2009(0).

猜你喜欢

遗存器物标本
中华传统器物制作文明的现代创造转换与现代美育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身如器物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