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川在改革创新中谱写林业生态建设新篇章

2022-09-28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国土绿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遂川县林农全县

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素有“红色政权之根、双仙福地之境、江西名泉之誉、世界名茶之珍”之美誉,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商品林生产基地。近年来,遂川县在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稳步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全力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不断创新林业经营机制,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和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的高质量发展。遂川县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国家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典型示范县、全国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白水仙竹海

创新发展举措提升森林品位质量

“十三五”以来,遂川县全力加快国土绿化进程,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全面实施了覆盖全县范围的森林提质增彩工程。出台并逐步完善了《遂川县营造林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遂川县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规划》《遂川县推进裸露地生态复绿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推进建立了一大批优质高效营造林示范基地。在城镇和乡村主要通道两侧、水系两岸、风景区和乡村风景林内,有步骤开展森林“四化”建设,围绕山区森林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要求,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创建活动。坚持拆违添绿、拆墙透绿、多元增绿,着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努力实现绿色之城。将村庄、庭院、道路绿化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切入点,见缝插绿、精准建绿,全力打造满目皆绿、处处是景的美丽乡村。截至2021年底,遂川县成功创建1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国家级森林乡村,9个省级生态乡镇,23个省级森林乡村。罗霄山大峡谷常绿阔叶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十三五”期间,全县高标准完成人工造林16.45万亩、森林抚育55万亩、退化林修复5.4万亩、特色产业造林3万亩、国家储备林6900亩,有林地面积达到38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6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十三五”初期的78.4%上升到目前的79.09%。

强化资源保护构建绿色生态优势

目前,遂川县已基本形成以公益林、天然林为基础,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名木古树为特色,点线面结合的完善的生态保护网络体系。全县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生态护林员队伍,制定和建立了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法规制度,建立了完备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成功创建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斗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罗霄山大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白水仙风景区两个“中国森林氧吧”。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成83.16万亩天然林保护协议的签订工作。遂川县建立了全县古树名木信息系统,2棵古树被评为“江西树王”,14棵古树入选江西“十大古树”名录;实现森林保险3个100%的工作目标,全县88.3万亩公益林、229万亩集体商品林、80万亩国有林全部参加保险。同时,遂川县在江西省率先实施了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4年完成南风面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位14813亩商品林的转换经营,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林业合作社规模化造林基地

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特色产业

多年来,遂川县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以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全面发展,从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将油茶、毛竹、井冈蜜柚和林下经济作为全县林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扶贫帮困的主要措施,从财政、金融、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提升了林业经营效益。“十三五”期间,林业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十三五”期末,林业总产值达78.38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了26.8%。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下,林业产值仍然达到83亿元。

在财政支持方面,遂川县对新造油茶林每亩奖补1000元,毛竹低改每亩奖补150元—250元,发展中药材每亩奖补250元—750元。对脱贫户、边缘户发展产业按不同项目和规模予以总额不超过5000元的产业奖补。从2016年开始到2022年,仅油茶奖补资金一项,遂川县发放金额就达到1582万元。2021实施产业奖补的第一年,全县1788户林农获得奖补361万元。2021年和2022年,遂川县还免费为林农和经营主体提供高产油茶、茶叶等优质苗木220万株,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和各类社会主体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5年间高标准完成油茶造林3.5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万亩。全县从事林下特色种养农民达到2.2万人,2021年林下经济产值达到6.2亿元。

在金融扶持方面,一是提供各项贷款和贷款贴息支持,截至2021年底,全县累计为9906户农户和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放各类贷款5.4亿元,贷款余额2.83亿元;二是提供森林保险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林农委托、赔偿造林,还林于民”的遂川保险模式,全县229万亩集体商品林全部参与保险。

在政府服务方面,一是着力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将所有县级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归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同时建立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林权流转信息服务平台,为林农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全面实行技术特派员制度,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开展“一对一”产业帮扶,为广大林农提供林业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各个环节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三是强化对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支撑服务,积极为林业经营主体与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牵线搭桥,着力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四是坚持对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实行优先安排采伐计划、优先安排项目扶持,免费提供流转合同表册、免费提供合同监证,免费编报经营方案,流转实行上门服务的“三免两优先一上门”服务。

培育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条

近年来,遂川县将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队伍、充分发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发展林业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相继出台了《遂川县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办法 》《遂川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实施方案》和《遂川县扶持家庭林场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全县逐步形成了“自发抱团,分级注册,创新融资,科技帮扶”的发展模式,截至2021年底,共组建成立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46家,实现规模经营林地面积115.2万亩;在江西省率先实施了家庭林场注册登记,成为南方集体林区最早赋予家庭林场法律身份的县。遂川大坑华云仙蜂蜜产业化专业合作社、高坪车下油茶产业化合作社等10家新型主体先后被评为国家、省级示范社和示范基地。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全力创建自主品牌,目前全县已拥有“华云仙”“罗溪山”“思木林”等22个“三品一标”品牌。县林业主管部门利用林权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和乡村e邮等开设专栏免费为经营主体提供产品宣传推介,采取实体店与网店并进,经营主体与超市、加工企业联合等不同形式,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不断增强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据统计,全县有80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发展。(本文照片由遂川县林业局提供)

1 厚朴种植基地

2 湿地风光

猜你喜欢

遂川县林农全县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江西省遂川县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分析
遂川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规划地理标注工作调查报告
遂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建始林改为林农打造“绿色银行”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