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通络方加减配合外科手术治疗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22-09-28安莉萍马向东钟晓凤

哈尔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阻型痛风性外科手术

安莉萍 马向东 钟晓凤

(三门峡市中医院药剂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痛风性关节炎,于中医学“历节病”“痹证”范畴内有详细叙述,其具体表现在于受累关节的红肿、疼痛,随病情迁延还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痛风[1]。且此类病症易反复发作,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患者关节功能受损将逐步加深,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运用外科手术并于术后服用降尿酸、镇痛等西药进行综合治疗,可取得不错疗效。而从中医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病症机理,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痰浊、淤血等主要因素为侧重点对症施治,可从根本上改善、修复顽疾[2]。基于此,笔者拟验证化痰通络方加减配合外科手术治疗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较之西医药物治疗所取得的疗效异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遵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本院收治的94例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分作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12例,女35例,年龄31~69岁,均龄(51.26±3.16)岁;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0~67岁,均龄(50.89±3.11)岁。两组资料呈同质性,可作分析对比。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且经本院确诊患者;②年龄30~70岁;③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征询患者同意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消化道溃疡患者;②精神严重障碍患者;③哺乳、妊娠期女性患者。

1.3 方法:全体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即膝关节镜清理术)作基础治疗,对照组参照通风治疗指南服用降尿酸、镇痛等西药治疗,即服用50mg/次苯溴马隆片、100mg/次尼美舒利片,日均1次。观察组予以化痰通络方加减中药治疗。其基础方药组成如下:忍冬藤、黄芪30g,白芍、延胡索、僵蚕、胆南星、地龙、桂枝及赤芍15g,生姜10g、甘草6g、白芥子9g。服用方法:水煎150mL分3次服用,上、中及晚各一次,1剂/d。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关节功能状况、临床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①关节功能状况:以VAS评分(分值0~10分,评分与痛感呈负相关)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值0~100分,评分与膝关节功能呈正相关)作综合评定;②临床指标水平:涵盖VEGF、CRP、ESR及BUA指标水平,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VEGF,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魏氏法测定ESR及尿酸酶法测定BUA;③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肝肾异常、过敏反应及肠道不适。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软件将采集数据作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关节功能状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膝关节Lysholm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有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显著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关节功能状况比较(±s)

表1 两组关节功能状况比较(±s)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对照组 治疗前Lysholm评分55.69±13.20 VAS评分6.31±0.61治疗后 80.26±6.033.15±0.46 t,P 11.607,0.00028.356,0.000观察组 治疗前 55.36±12.86.34±0.42治疗后t,P 86.33±4.5615.626,0.0002.27±0.3551.036,0.000

2.2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VEGF、CRP、ESR及BUA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VEGF、CRP、ESR及BUA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s)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VEGF CRP ESR BUA对照组 治疗前 589.36±37.6551.63±7.6454.26±6.37542.31±46.38治疗后 518.69±27.3614.23±2.5818.73±3.19418.37±44.69 t,P 10.410,0.00031.796,0.00034.191,0.00013.192,0.000观察组 治疗前 577.14±36.8951.71±7.5853.98±6.34538.26±45.27治疗后 472.67±22.6310.74±2.4510.78±2.14395.36±34.03 t,P 16.549,0.00035.259,0.00044.260,0.00017.298,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相较于对照组的10.63%,差异不显著(χ2=1.389,P=0.239),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自诸多古医学典籍有详细记载,譬如《金匮要略》“历节”、《内经》“热痹”及《灵枢》“贼风”均有提及,而“痛风”一词则出自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并随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痰浊及风寒湿热淤血等致病因素已为广大医学家所共识[3]。而以此为着力点,从病机、表现、辩证及用药上开展针对性施治,运用延留至今的宝贵中医治疗手段,尤以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有突出表现,可从血行通畅、益津炼液、濡筋养骨、补肾祛热等方面解除病症,尽最大程度改善关节功能,加快患者身体康复进程[4]。

本文以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外科手术施以西医药物及化痰通络方加减治疗,旨在验证化痰通络方加减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达(86.33±4.56),高于对照组的(80.26±6.03)分,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由Lysholm及VAS评分标准加以评估,可见外科手术后运用化痰通络方加减,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且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而从患者机体临床指标分析,观察组BUA水平经治疗后较之对照组有所降低。其水平降低可与外科手术中的关节镜清理术对关节腔尿酸盐结晶进行有效清理以及据现今降尿酸治疗原则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有密切关系,在取得不错疗效同时,对急性痛风预防及延缓痛风性关节炎进程亦有不错效果[5]。至于CRP、ESR指标水平同VEGF呈相关性,观察组治疗后VEGF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极大降低。由于VEGF与疾病发作存在密切联系,具体分析[6-7]:①其在机体炎症反应中有促进之效,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诸如MCP-1、IL-8等,吸引巨噬细胞等向内皮细胞集聚,经作用产生IL-6及TNF-α造成炎症反应,此外,其存在双向激励,IL-6及TNF-α还可促进VEGF分泌,由此形成的炎症循环可极大损伤滑膜及关节;②VEGF表达过度可激活纤溶酶释放,进而过多分泌金属蛋白酶,破坏血管内皮基质降解;③引发内皮趋化反应及血管增生,由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导致内皮细胞迁移,并侵入纤维凝胶诱使新生血管以发芽形式产生。由而其水平降低,可见化痰通络方加减配合外科手术治疗在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备卓越治疗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8]:①化痰通络方加减药物组成中采用的胆南星可祛痰除湿,并用白芥子滋养经络、消肿止痛,加以地龙通络、止痛,辅以僵蚕化痰、除风,另施杜仲、桑寄生药物,培元固本。对症施治,且药物配伍合理,故而改善关节功能效果显著;②所取用药效经摄入机体起效,血清激素水平得以调节,可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增加碱性纤维细胞,有助于保护机体血管;③通过药理施以降尿酸中医药材,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尿酸经肾脏作用排泄加快,尿酸含量由此降低;④阻滞炎性因子趋化及阻断炎性因子传播途径,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而就两者不良反应分析未见显著差异,但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较少,仅有2例,从安全性上着眼分析,中医药物药性随和、患者服用耐受性更强,由而相比于西医药物,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痰瘀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运用化痰通络方加减配合外科手术治疗,关节功能大为提升、临床指标水平极大改善及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可作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阻型痛风性外科手术
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中药治疗数据挖掘及作用机制研究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中药外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应用DCE-MS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平衡火罐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