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庆县2020年水稻良种区域试验

2022-09-28李锦秀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叶枯病穗长结实率

李锦秀

(鹤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鹤庆 671500)

鹤庆县地处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7′—26°43′,海拔1162~3958.4 m,立体气候突出,是典型的立体农业县。其中鹤庆坝区是低纬度高原稻作区,也是水稻种植极限区,育秧期间倒春寒和8月低温是制约水稻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针对此种情况,鹤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多年来一直重视水稻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先后引进并筛选出适于鹤庆坝区种植的凤稻15、17、21、23、29、30号等凤稻系列品种供生产上使用。其中2020年承担了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和大理州种子管理站共同主持的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出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的适于鹤庆、大理乃至云南高海拔稻区大面积应用的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并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鹤庆县金墩乡积德村委会,海拔2217 m。试验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大麦。

1.2 供试品种(系)

参试品种(系)凤16-43、凤17-7、凤17-24、凤16-51、凤稻29号(CK)、凤16-26、凤17-2、凤17-4、凤16-16、凤17-31来自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剑15-41来自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 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 m2,移栽规格:大行距26 cm,小行距13 cm,株距12 cm,每丛1~2苗,基本苗90万苗·hm-2左右。

1.4 田间管理情况

1.4.1 秧田期管理

育秧采用薄膜水育秧,秧田土壤肥力中等。2020年3月24日播种,播种前使用施保克或使百克浸种,墒面撒施壮苗剂1125 kg·hm-2,播种后采用营养土盖种,盖后喷施除草剂。移栽前7 d施送嫁肥75 kg·hm-2。根据秧苗期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1.4.2 大田期管理

5月29日移栽,秧龄66 d左右,6月4日采用扑草净、精克草星进行化除,同时追施分蘖肥尿素97.5 kg·hm-2、复合肥60 kg·hm-2(N∶P2O5∶K2O=11∶8∶6)。大田期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10月17日水稻成熟时及时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系)秧苗素质分析

从表1看,各品种(系)出苗率高,秧苗整齐,秧苗素质总体较好,其中凤稻29号(CK)绿叶片数最多、风干重最重,凤17-7分蘖苗率最高、茎基宽最宽,凤17-4、凤16-16、凤16-43、剑15-41分蘖苗率最低为0,凤16-26茎基宽最窄。

表1 各参试品种(系)秧苗素质

2.2 各参试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分析

从表2看,各品种(系)基本苗差别不大,茎蘖数稍有差别,株高适中,在85~97 cm,凤稻29号(CK)最高;穗长在18.62~22.1 cm,凤17-7最长;千粒重差别较大,为20.2~27.8 g,凤17-4最高;结实率为66.51%~86.08%,凤16-26最高;成穗率在80.12%~91.61%,凤16-26最高。

表2 各参试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2.3 各参试品种(系)抗病性、生育期分析

从表3、表4看,水稻区试各品种(系)病害轻,田间表现较好。(1)白叶枯病:各品种(系)最高茎蘖期无白叶枯病,乳熟期凤稻29号(CK)、凤17-24、凤17-2轻度发生,成熟期凤17-2加重为中等;(2)条纹叶枯病:凤17-7、凤16-16、凤17-31、凤16-43、剑15-41、凤17-7轻度发生,其他品种(系)无;(3)恶苗病:所有品种(系)均无;(4)抽穗灌浆及成熟情况:抽穗最早的是凤16-16,其次是剑15-41;凤16-26抽穗期长,剑15-41抽穗期短;凤17-31、凤17-7灌浆慢;凤16-51和凤17-2抽穗、成熟迟。

表3 各参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表4 各参试品种(系)抗性调查

2.4 各参试品种(系)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5看,凤17-7单产11340.0 kg·hm-2,居首位,比对照种增6.93%;凤稻29号(CK)单产10605 kg·hm-2,居第2位;凤16-51单产10440.0 kg·hm-2,居第3位,比对照种减1.56%;凤16-43单产10312.5 kg·hm-2,居第4位,比对照种减2.76%;凤17-24单产10260.0 kg·hm-2,居第5位,比对照种减3.25%;凤16-26单产10200.0 kg·hm-2,居第6位,比对照种减3.82%。

表5 各参试品种(系)产量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凤17-7与凤稻29号(CK)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产量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剑15-41与其他品种(系)产量差异均达1%极显著水平。

3 优良品种综述

凤17-7单产11340 kg·hm-2,比凤稻29号(CK)增6.93%,居首位。该品系秧苗素质好,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叶片窄直立,剑叶中等长;条纹叶枯病病株率1.36%;无白叶枯病;抽穗早、齐穗、灌浆期长,成熟稍迟,成熟时叶绿、壳黄,穗大;熟相好;植株整齐。最高茎蘖数432.15万苗·hm-2,有效穗369.15万苗·hm-2,成穗率85.42%,每穗总粒数128.79粒,每穗实粒数109.51粒,结实率85.03%,千粒重25.2 g,株高89 cm,穗长22.1 cm,全生育期189 d。综合评价很好。

凤16-43单产10312.50 kg·hm-2,居第4位,比凤稻29号(CK)减2.76%。该品系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叶片宽披散,剑叶特长;条纹叶枯病病株率0.17%,无恶苗病、白叶枯病;抽穗较迟、成熟早;熟相好。最高茎蘖数476.25万苗·hm-2,有效穗393.00万苗·hm-2,成穗率82.49%,每穗总粒数134.89粒,每穗实粒数103.23粒,结实率76.53%,千粒重24.0 g,株高91 cm,穗长21.74 cm,全生育期184 d。综合评价好。

凤16-26单产10200.00 kg·hm-2,居第6位,比凤稻29号(CK)减3.82%。该品种分蘖力弱;叶色绿,叶片中等,剑叶短;无条纹叶枯病、恶苗病、白叶枯病;抽穗较迟、齐穗快,成熟早;熟相好;籽粒长、饱满;最高茎蘖数371.7万苗·hm-2,有效穗340.5万·hm-2,成穗率91.61%,每穗总粒数121.39粒,每穗实粒数104.49粒,结实率86.08%,千粒重27.4 g,株高85 cm,穗长20.11 cm,全生育期181 d。综合评价好。

4 结论

通过对各品种(系)适应性、抗病性、抗寒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调查比较,凤17-7、凤16-43、凤16-26 3个品种(系)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性、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好,可以在鹤庆高海拔稻区扩大面积种植。

猜你喜欢

叶枯病穗长结实率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