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愤怒的葡萄》:原野上的苦难迁徙

2022-09-24千剑

时代邮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俄克拉荷马斯坦贝克河谷

文 千剑

作者:[美]约翰·斯坦贝克译者:胡仲持

出版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定价:40.00元

葡萄,象征丰收与甜蜜,怎么会“愤怒”呢?约翰·斯坦贝克给出了答案。

作者在小说开篇,以散文化笔调写俄克拉荷马州美丽的红色原野,接着笔锋陡转,写到那无垠的原野上,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玉米地、葡萄园、棉花庄园,都成了“无处投诉的罪行”,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失败”。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的命运尤其悲惨。作者以汤姆·乔德一家的颠沛流离为主线,真实再现了经济恐慌时期美国农民的悲苦与无奈、觉醒与抗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对底层人民的无情掠夺。

汤姆·乔德一家原本在俄克拉荷马经营着一个小农庄。岂料大财团和当地政府合谋,逼迫他家交出土地。他们不得不变卖财产,一家12口人开着一辆破车,踏上茫茫征程。听说西部有大量葡萄园招工,他们满怀希望前往那里寻找生机。

从俄克拉荷马平原到加利福尼亚河谷,他们看到了大量逃荒的破产者和农民。途中,乔德的爷爷奶奶相继死去,他的一个弟弟无法忍受朝不保夕的生活,半路失踪。乔德曾过失杀人,是个“假释犯”。一路上,一家人要应对警察的盘查和大庄园主的驱赶,只能露宿野地,靠干粮勉强度日。

当他们历尽艰辛来到加利福尼亚,却发现这里的美丽春天并不属于穷苦人,银行和大公司控制着土地。大量逃荒农民涌入,导致这里劳动力严重过剩。一个人扛的东西,有五双手伸出来接;一个人吃的东西,有五个人张开嘴来吃。农场主恶意压低工价,逃荒者要么忍气吞声出卖劳力,要么饿死。

实际上,农民们的愿望非常简单:让老婆孩子有点肉和土豆吃。但银行和大公司只在意利润最大化,那些大公司把本该用来付工资的钱用于购买枪械,雇佣特务和密探,训练打手,抓捕反抗者。

与乔德同行的牧师凯西,勇敢站出来为农民说话,结果被警察枪杀。乔德一怒之下,打死了警察。但他们的境遇没有丝毫改变,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某个警察、某个农场主,而是一堵不容逾越的既得利益之墙,是一种无法打破的“共谋的沉默”,是垄断与剥削构筑的制度坚冰。

乔德说:“有一种比恶魔还要凶恶的东西抓住了这个国家。”这个凶恶的东西,天生就有“把贫穷当成生意”的本能,它附在农民和破产者身上,贪婪地赚取“可靠的利润”。它摧毁了人们对金色原野、辽阔河谷的美好想象,让腐烂的气息弥漫大地,让清香的气味成为“乔德们”的苦难。

“无论怎么干,还是吃不饱”,这就是大萧条时期美国无产者的写照。斯坦贝克用美景与悲惨叙事的对比,带给我们强烈震撼。一边是迷人的风景,一边是“愤怒的葡萄”,中间横亘着压迫与不公。

然而,“只要恐惧能变成愤怒,那就永远不会泄气”。近百年过去,“愤怒的葡萄”是否依然充塞着“乔德们”的心灵?让加州的河谷作答吧。

猜你喜欢

俄克拉荷马斯坦贝克河谷
恐龙河谷:奇妙狂欢城
恐龙河谷:拯救蛋宝宝
A new species of the endemic Himalayan genus Liurana(Anura,Ceratobatrachidae)from southeastern Tibet,China,with com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reproductive biology,and conservation of the genus
河谷里的精灵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一场事先张扬的复仇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VS 金州勇士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通往伊甸之路——斯坦贝克女性描写所传达的主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