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有幸福感,教育才更有希望

2022-09-24任冠青

时代邮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幸福感职业老师

文 任冠青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社会之所以要特别关注老师的职业境况,正是因为他们是知识之光的点亮者,是成长中的重要陪伴者,也是勾勒青少年人格底色的重要参与者。关注老师,就是关注教育,关注未来。

新情景,新考验

如果评选世上最古老的职业,老师一定榜上有名。千百年来,这一职业形成了“传道、授业、解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稳定内核。不过,在时代新情景下,教育生态也在悄然改变。

教育行业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新技术的革命性冲击。曾几何时,在很多中小学生眼中,老师就是“无所不知”的权威。而今,知识普及使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不再受限于课本知识的“一亩三分地”,老师的“本领恐慌”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

比如,当孩子们随手就能在网上查到量子如何纠缠、恐龙何时灭绝,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和崇拜就会渐渐消减。当他们能够在线学习编程等新技术,缺乏思想准备的老师也失去了“指导一切”的可能。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很多老师都发出了“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的慨叹。

师生关系变迁与家校共育冲突,成为不少老师的困惑来源。与此前很多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的情形相比,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确更有个性了。“你跟他讲规定,他跟你讲权利;你跟他讲服从,他跟你讲独立”的情况并不鲜见。对老师来说,如何在惩戒权受到规范的情况下,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就成为新的挑战。

同时,越来越有想法的家长,抬高了家校共育的“技术难度”。我的一个朋友在深圳一所重点小学当老师,隔三岔五与家长在线“battle”成为她的工作必修课。比如,许多家长是周边某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学历普遍较高,独立的教育理念和难以抑制的鸡娃焦虑使他们容易产生过度干预的冲动。随时发来的指责性微信信息,长达半小时的“压迫感”电话,都会让老师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不信任。

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老师的社会形象也谈不上“光鲜”。有学者运用搜索引擎调查后发现,关于教师的负面资讯占64%,正面资讯仅占29%。之所以差异悬殊,与网络传播特点不无关系。

网络上,一些老师性侵学生、变着花样收礼、变相体罚学生等事件,往往会受到社会热议。一些对教育现实不明就里者,很容易把极端个案放大为群体性问题,并产生“现在的教育者都很功利”“老师都不负责任”等偏见。可仔细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用心育人者的努力,该被如此不公地遮蔽吗?为何占据教师中大多数的他们,要成为少数失德教师的“背锅侠”?

在“双减”背景下,也应进一步给教师减负,减少其职业倦怠感。《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提到,60.3%的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工作量加大,70.9%的教师呼吁减轻非教学负担。

没有人是毫无感情的工作“永动机”。现实中,太多老师面临着这样的倦怠困境:刚刚步入校园时还满怀教育热忱,可经历过一场场开不完的会,应付完一张张表格,迎接完一波波检查后,周身都会产生一种分身乏术的无力感。教育理想不是没有,而是根本无暇顾及了。

教师的理想职业状态

教育者的职业愉悦感和成就感从何而来?它绝不仅仅在于分数上的“好看”,更是与学生心与心的贴近,是看到孩子进步的喜悦,也是自身付出能够被尊重的欣慰。

对老师而言,育人的快乐是不可替代的。前段时间,我关注了一个用vlog记录教学日常的乡村教师。透过屏幕,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师生互动的欢乐与感染力。其中,有学生面对批评时故意装无辜的好笑百态,有老师以“硬夸”话术鼓励顽皮学生静心写字的暖心时刻,也有学生主动跑来说“朱老师,我们想带你去看那边漂亮的睡莲”等动人瞬间。孩子们的笑容总是那么治愈,童趣总是那么纯真,而这也正是老师最真、最纯的幸福感来源。

针对社会对自己选择当中学老师的质疑,一位北大博士就曾撰文写道:“在现在的岗位上,我和我的学生们有了强烈的联结感。”对老师来说,这份联结感无比踏实。生活中,你也许无法改变一个成年人的人生轨迹,却可以激励一个个几近自我放弃的孩子,让生命的小树苗重获茁壮成长的力量;你也可以独具慧眼地发现“普通学生”身上鲜为人知的闪光点,并从此改变他们的一生。当肉眼可见的改变正在发生,当孩子们绽放出自信的光芒,那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会增强老师的职业认同感。

此外,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总是被误解、质疑,就谈不上职业幸福感。老师要做好教学工作,社会、家长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必不可少。一方面,社会当然要谴责、严惩极少数老师的道德和职业失范行为。但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师道尊严”不容伤害。不管是对教师群体的污名化伤害,还是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进行沟通,都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不少老师就曾遭受过家长毫无缘由的指责:“我的孩子为什么没得到小红花?”“为什么没选我的孩子参加奥数比赛?”“怎么不及时回微信信息?太不负责任了!”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有委屈的时候。这些埋怨气息十足的质问,只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让家校关系日渐疏离。理想的家校共育,应该是避免对抗型沟通,学会心平气和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尊重老师专业性的基础上弥合分歧,达成共识。

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渠道和充分的自主创新空间,是教师理想职业状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点不难理解,中小学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最基础的教育,很容易导致知识结构固化。比如,很多老师都有“同一个公式讲8遍”“同一篇课文讲到麻木”的负面感受。不少老师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后会沮丧地自问,难道我就是没有感情的“复读机”和教学“工具人”吗?

教师需要有自己的“呼吸”空间,走出“复制—粘贴”般的工作模式。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应该给老师提供充分的进修和交流机会,打破封闭的工作环境,不断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很多时候,其他同仁的创新实践,会给老师带来更多灵感和动力,这种见贤思齐所带来的潜力是无限的。

让老师更有职业幸福感

“教育过程中的幸福应该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升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前段时间,清北硕博扎堆去深圳等地中学当老师一事备受争议。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现象,为什么这些聪明的高学历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会被认为是一种“浪费”呢?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没有达成共识。《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公民和政府应发出强有力的信息,即我们尊敬并且看重教师在这个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我们的学校应该雇用最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在其他领域找不到工作的最迟钝的毕业生。

要做到这一点,提升教师待遇和抬高准入门槛是相辅相成的。芬兰义务教育之所以能屡破世界纪录,与其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芬兰共有3500所学校以及62000名教育工作者,老师们都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他们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试想,如果老师的专业度有如此保障,社会信任度又怎会跟不上呢?

另一方面,老师也不是“悬浮”生活的人,他们也有子女要照顾、有父母要赡养。要求他们无私付出,却不给予相应回报,是不公平、也不现实的。体面的收入,才是确保教育行业更有吸引力的前提。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等规定。

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还来自于充分的教学自主性和包容的教育环境。对此,要交还老师“时间自主权”,把他们从繁重的非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去打开孩子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在那位乡村教师的vlog中,有一幕令人动容:一位平日调皮的孩子积极地参选班干部,竞选了四五次后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终于高票当选。对此,老师给了他大大的拥抱,表扬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关注孩子人格养成的努力,闪烁着人性化的教育之光,应该被看到、被支持。这就要求学校识才、惜才,吸纳真正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包容多元化教学风格。

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成长,才会让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持续。很多人对中小学老师都有误解,认为他们只要动动嘴巴就好,教学压力也不大。殊不知,要做好教育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分析孩子为何郁郁寡欢、叛逆不安,背后要有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支撑;让学生愿意跟自己吐露心事,离不开沟通能力的打磨;也只有不断提升终身学习能力,才能更从容地应对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对此,除了老师的自我摸索,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老师的职业竞争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新老教师也可以探索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形成互帮互助的教育共同体。

幸福是有感染力的。老师有满满的职业认同感,自然会把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传递给孩子们;老师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内驱力,教育自然会生发出更有生机活力的模样。希望当每个老师想到自身的角色时,脸上都会挂满笑容,饱含欣慰,不必因过多压力而布满倦容,也不会因前路迷茫而踟蹰不前。中国教育的未来,等待更多乐教善教的老师挥毫书写。

猜你喜欢

幸福感职业老师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