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双抢”

2022-09-23本刊通讯员蔡志龙

电脑迷 2022年9期
关键词:父母亲镰刀乡亲们

本刊通讯员 蔡志龙

仲夏时节,白花花的太阳晒在人身上生疼,大地如蒸笼。树上的知了有一声无一声,草也打蔫了,门口大黄狗吐着舌头。田间地头移动着一顶顶草帽,任由一张张黑黝黝的脸上流着黄汗,继续挥镰如飞。哦,老家鄂东的乡亲们正在进行“双抢大会战”。

俗话说:“大暑到,双抢忙,三夏忙断腚肝肠。”每年6月中,父亲扛着铁锹,去田里查看稻谷。他摸着沉甸甸的稻穗,掂量着分量,果断地对母亲说:“明儿可以开镰了。”母亲应道:“镰刀早已磨光,就怕娃们吃苦了。”听了父母的话,我们兄弟倒吸一口气,双抢真的要来了,那可是比拼毅力勇气的一场硬仗,尽管每年都打赢了,但终归有点心理阴影。

天还蒙蒙亮,母亲的衣服就洗好了。我们被父亲叫醒,懵懵懂懂地跟着去割谷,弟弟负责放牛。只听见父母亲镰刀霍霍的声音,他们头也不抬,割了一趟又一趟。我割了一会儿,腰酸背疼,速度明显慢下来,手也不灵便了。一不留神,手指头被镰刀划破,鲜血直流。父亲在田埂上扯来野草止血,母亲用布条缠好,让我休息会儿,继续割谷。农村娃子没那么娇贵。说来也怪,过不了几天,伤口自然愈合了。

太阳越升越高,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成了白花花的盐渍。母亲心疼我,让我回家煮饭。我忙着去菜园,把一天的菜采摘好,又淘米烧火。我力气小,提不起锣罐,幸亏有父母做的木架子,还是有几次差点被米汤烫着了。饭不是烧煳了,就是煮稀了。不过,父母亲吃得倒是津津有味,父亲说了,双抢能吃饱饭就够了,我内疚的心才稍稍宽慰一些。

吃了早饭,父亲赶着黄牛去犁田。牛被弟弟放饱了,劲头十足。父亲扶着犁辕,吆喝着,水田里腾起阵阵浪花。我有些心痒,就央求父亲让我犁上一圈。在父亲的指导下,犁耙耖,样样像模像样。村里人都夸我能文能武,我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午休时,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父亲大喊:“快去捆稻,暴雨怕会来。”我看了看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天上的云丝丝缕缕,我有些胆怯。父亲扛着冲担,冲在前头。我们摞稻,母亲捆稻,父亲就一趟一趟地把稻子挑到稻场。摞稻时,突见一条水蛇卧在稻把上,吓得弟弟倒退好几步。一时间,乌云密布,刮起大风,乡亲们争分夺秒地与暴风雨抢时间,一旦稻谷淋了雨,卖相不好,半年的功夫就白费了。老天算是做了人情,稻子刚收好,暴雨倾盆而至。

“千犁万耙,不如早插一夜。”季节不等人,抢收还要抢种。太阳把水晒得滚烫,面朝热水背朝天,汗水浸在眼睛里,辣得半天睁不开,身上又是泥又是水。最讨厌蚂蟥,它们不吸饱血就拉不下来。后来母亲给我做了一个袜筒,套在腿上用来抵御它们的进攻。望着水田里铺上了绿油油的绿毯子,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后来读到布袋和尚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才觉得插秧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那时候,乡亲们最担心天旱。眼瞅着青绿的秧苗一天天蔫下来,乡亲们忙着车水。有脚踏的、手摇的,那是个力气活,时间长了可不好受。水金贵,平时相处好的邻居有时候也争得面红耳赤,队里就安排人看水。父亲生性宽厚,不愿与人争执,常常在半夜别人睡觉时放水。尽管辛苦多了,但少了许多矛盾。

为了抢农时,白天干晚上也没闲着。晚上凉快,扯秧最好。坐上秧马,夏风悠悠,月亮闪着清辉,蛙声阵阵,萤火虫不时飞来飞去,静谧中透着安宁。借着月光,父亲说说笑话,活也干得轻松些。

辛劳之余,父母亲也不忘犒劳我们。菜瓜、西瓜,在井里冰镇一下,歇凉时分吃上几口,惬意舒适。午休时,父亲到水塘里采来菱角、莲蓬,也是消暑的好吃食。到了“吃新”时,也就是新谷出世,母亲买来鱼肉。端着香喷喷的饭碗,夹着平日不多见的荤菜,所有的疲劳也就不翼而飞了。

双抢,与天抢,与自己抢。抢的是时间,靠的是不胜不休的韧劲。和双抢大战一场后,农村娃们的筋骨更强壮了,学会了体谅大人。在坚韧的成长中,我们磨砺出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就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K

猜你喜欢

父母亲镰刀乡亲们
镰刀 锤头
《猎人海力布》五问
如月的镰刀
酷虫学校再遇镰刀帮(一)
理发
理发
老张回家记
偶尔
清明祭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