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罕见囊状上腔静脉瘤成功手术治疗1例

2022-09-22梅翔章文龙刘坚何海锋黄志辉

安徽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纵膈梭形心包

梅翔,章文龙,刘坚,何海锋,黄志辉

上腔静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纵膈血管病变,根据形态可分为梭形和囊状两种[1]。其中多为梭形上腔静脉血管瘤,而囊状血管瘤极为罕见[2]。上腔静脉瘤的诊断通常包括胸片、超声、胸部CT扫描、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术和主动脉造影术[3]。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上腔静脉的梭形或囊状扩张,有助于诊断[1]。其治疗方法通常取决于血管瘤的大小和种类,梭形血管瘤通常予以保守治疗,而囊状血管瘤则往往需要预防性手术治疗,以防止血管瘤破裂、血栓形成或静脉阻塞[3]。本研究发现1例并予以报告。病人及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 临床资料

女,55岁,因吞咽异物感10余天,胸部CT提示右上纵膈占位于2020年9月16日入院。既往无外伤和器械损伤史。病人无呼吸困难、无胸痛、无声音嘶哑、无上半身肿胀、无发热、无栓塞等症状,查体也未见异常。入院后血、尿、粪、凝血功能、生化等检查无异常。CT增强重建提示上腔静脉上段局部囊袋状向右侧凸出,大小约59 mm×58 mm×46 mm,边界清晰,见图1。初步诊断为囊状上腔静脉瘤。

图1 CT正位扫描显示上腔静脉瘤(59 mm×58 mm×46 mm)

病人在全麻下经胸部正中切口,沿膈神经内侧前缘切开右侧纵膈胸膜,发现瘤体位于心包和右侧胸膜壁层之间,质软,瘤体与心包及胸膜粘连。自下而上钝性分离瘤体与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现在上腔静脉与左无名静脉汇合处近心1.3 cm处为瘤体颈部,直径4 cm。显露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后,肉眼观测瘤体大小约为60 mm×60 mm×50 mm,占据右侧胸腔五分之一的空间,部分压迫右肺上叶,但瘤体未累及左、右无名静脉。触诊发现血管瘤特征:即受压时瘤体变小,放松后瘤体充盈,见图2。将瘤体与上腔静脉连接处用心耳钳钳夹后,纵向打开静脉瘤,瘤腔内未见血栓形成。切除血管瘤,用5-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加固、成形血管断面,检查无渗血及上腔静脉狭窄,用5-0涤纶缝线加固上腔静脉瘤切口,并取自体心包包裹裸露上腔静脉,然后将心包组织分别缝合在右侧心包与纵膈胸膜上,以缩小右侧纵膈腔隙。再用6.0 cm×4.5 cm的生物补片(北京伯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两侧心包缝合,以保护升主动脉及心脏。留置心包、右胸腔引流管。标本肉眼见血管瘤壁为薄静脉壁,内未见附壁血栓,见图3。

2 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45 min,术毕拔除气管插管,转入ICU监护,同时控制血压、防治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病理:囊状上腔静脉瘤,镜下未发现炎症及其他病理性改变,见图4。术后第三日拔除心包及右胸腔引流管。复查胸部CT原右上纵膈占位消失,见图5。第8天痊愈出院。定期随访,出院后两个月(2020年11月24日)复查胸部CT未见静脉瘤复发。

图5 术后胸部正位CT(箭头提示上腔静脉瘤切除术后改变,无复发)

3 讨论

上腔静脉瘤是一种罕见病,通常由胸片或胸部CT检查而偶然发现[4]。上腔静脉瘤分为先天性的、获得性的、假性血管瘤和动静脉瘤四类[5]。先天性上腔静脉瘤包括梭形和囊状血管瘤。自1950年Abbott[6]报道首例上腔静脉瘤以来,至今至少有48例上腔静脉血管瘤,其中21例为囊状血管瘤[1,3,7-11]。上腔静脉瘤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病因包括先天性畸形、炎症、感染、机械损伤和上腔静脉纵肌前壁薄弱等[12]。Jacobson等[3]认为血管瘤与淋巴管瘤有关,因为静脉和淋巴系统有共同的胚胎起源。上腔静脉瘤多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胸骨后不适或压迫症状[4]。本例病人因吞咽异物感,经胸部CT检查而发现。

上腔静脉瘤的并发症较为罕见,包括血管瘤破裂、血栓形成、静脉阻塞和肺栓塞等[13]。梭形血管瘤很少会扩大,几乎不产生压迫症状或破裂,预后良好[14]。可以考虑保守治疗,长期抗凝防止血栓形成,以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随访[15]。而囊状血管瘤则通常需要预防性切除以防止静脉囊破裂、血栓形成、静脉阻塞等致命性的并发症[16]。

囊状上腔静脉瘤的治疗方式各异,以手术治疗为主[17]。目前尚无标准的术式,其中上腔静脉瘤切除术、血管置换术及上腔静脉重建术是较彻底的手术方式,可避免上腔静脉瘤的复发。Janczak等[18]建议如果检测到有血栓形成时或在血管瘤壁上有钙化时,手术时应该考虑使用体外循环,必要时可以应用自体心包补片重建上腔静脉。术后无需终生抗凝,降低了出血风险,同时减少了住院费用[7]。对于上腔静脉瘤也有研究人员尝试血管内介入治疗,Griviau等[19]成功地利用血管内介入封堵技术治疗一例上腔静脉瘤。

本例病人上腔静脉瘤瘤体较大,且与周围组织粘连。经过谨慎分离,术中避免大血管损伤,并取自体心包组织包裹上腔静脉以保护静脉壁,以防止术后因摩擦及压迫导致上腔静脉破裂而引发致命性大出血,并可预防右侧纵膈内渗血形成血凝块而压迫上腔静脉。

猜你喜欢

纵膈梭形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完全纵膈子宫伴阴道纵膈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前列腺梭形细胞肉瘤1例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食管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