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浦:聚焦旧改打造最佳“实践场”

2022-09-22张绍云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杨浦充分发挥城市更新

文/刘 璐 张绍云

城市更新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场。近年来,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法定职能作用,在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上持续用力。去年,杨浦区完成了成片二级旧里及以下房屋改造任务。历时30年,累计拆除二级以下旧里房屋380.28万平方米,为16.35万余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

顺应民心 助力跑出旧改“加速度”

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旧区改造工作,连续三年将旧区改造作为常委会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并在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举行“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城市更新最佳案例展”,全方位展示人民城市建设的“杨浦样本”。

谋定抓早。区人大常委会以审议规划工作为抓手,发挥城区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旧区改造与城区规划、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确保规划编制的进度与旧改目标任务同步。《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后,区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跟踪监督座谈会,并以城市更新条例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快推动零星地块更新改造,把城市更新作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

全程监督。在推进旧区改造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推动由人大代表、法律人士、居委干部以及居民代表等社会力量组成“第三方”公信平台工作组并常驻基地,实行信息披露、过程监测等制度,对征收基地全过程进行评议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使旧区改造工作呈现操作透明、公信监督、邻里共建、上下齐心的格局。

多方联动。持续与市人大联动开展旧改工作监督和调研,专题召开相关部门、企业和基层单位座谈会,听取企业家代表、一线实务操作人员等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各方面集中反映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督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整改落实。充分发挥人大专家咨询组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旧改攻坚的可持续能力、城市更新的进度谋划等进行专题研究,共同聚焦难题,合力寻求突破。

尊重民意 注重求解最大“公约数”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让旧改体现人民利益、传递人民心声、实现人民期盼。

坚持民事民提,畅通表达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积极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通过“家、站、点”平台、杨浦人大网上“代表之家”聚民心、听民意,累计收集旧改有关意见建议300余条。

坚持民事民议,搭建沟通平台。通过“选民接待日”“代表约见制”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邀请人民群众参加旧改听证会。针对旧改中集中反映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共商共议,凝聚共识。近年来,39名人大代表酝酿提交有关旧区改造建议40余条,由区人大常委会反馈至区政府职能部门办理并答复,有力推动了旧改工作。

坚持民事民决,切实解决问题。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在旧改基地一线察民情、听民意,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如为一产多户、共有产或家庭矛盾突出的被征收对象及时提供法律咨询、专业解答,推动问题解决。

体现民愿 做好保留更新“双选题”

针对保留保护与旧区改造之间的矛盾,区人大常委会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寻求破解之道。

提出注重“三个”平衡。要处理好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平衡,既保留有必要保护的历史风貌,又最大限度地促进民生改善、区域转型升级、建筑活化利用。要处理好风貌保护与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和规划方案实施的平衡,在评估甄别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旧改地块范围内保留保护的对象、标准和方式。要处理好风貌保护与地区发展导向、功能定位和产业配套的平衡,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保留保护建筑的活化利用方式,更加科学、灵活地处理保留保护与更新利用的关系,既更好保护和呈现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做到经济、可行,充分体现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

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项目。例如,以保护历史风貌“修旧如旧”、保留空间特色“原汁原味”、保存环境元素“安然如故”为原则,对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成片“两万户”社区进行更新,完整保留建筑的空间肌理及外观,在材质、色彩、立面上重现20世纪50年代工人新村的特色,让改建后的老街坊承载起跨越时代的回忆和感情。

猜你喜欢

杨浦充分发挥城市更新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熠熠生辉“大杨浦”
指纹画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作用
浅析如何能够充分发挥油田企业办公室的重要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幼儿音乐游戏的作用
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