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初探

2022-09-21刘靓

智慧健康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教学法

刘靓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混合式教学法主要可分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2大类,线上教学具有实时性、反复性、便捷性等特点,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同时线上教学可及时进行相关多媒体资料分享、查阅等,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可不断提升;线下教学具有直面性、环境带入性等特点,通过将2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可高效达到“取长补短”效果,促使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断提升[1]。通过将“线上”“线下”2种教学模式综合为混合式教学法并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同时还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本文将以混合式教学法、解剖学实训教学为核心内容展开全面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一理念最早在美国提出,距今已40年,主要将相关专业优质课件及时放置到网络平台上,促使学生、学者等皆可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进行深度学习。与国外相比,混合式教学法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被引入时间为2010年,大面积推广时间则为2018年,由我国教育部提出,将此教学法称为有难度、有深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其具体包含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等,混合式教学法的完善性、合理性不断提升,进而促使其推广效果也随之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也可均因此不断提升[2]。回顾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历程,其主要经历3个阶段,分别为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整合阶段、“互联网+”阶段,技术应用阶段则主要指90年代末至2006年,在此阶段中主要将面对面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简单结合,未对现实环境、影响因素等进行全面考量,缺乏相对完善性,仅为教学理念的初期过渡阶段;技术整合阶段则主要指2007~2013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安排等因素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比例设定,在此过程中教师多基于自身角度进行教学考量,不仅对教学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同时还不断加强师生交流、互动等,但在此过程中学生仍未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阶段则主要指2013年至今,将学生作为主导,以学生视角进行教学方式、课程设计,以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度、个性化理念为主要目标[3]。

由于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教育质量、教育创新重视度与宣传度均不断提升,同时我国教育部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提名,进而在此影响下相关学者、教育者纷纷加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浪潮中,促使各种不同形式混合式教学法应运而生。譬如,正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引导人们进行实践探索的密钥,基于此刘敏、马丽丽等学者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多元协作为核心的C-PBL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相关问题勾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协作式学习,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等显著提升,同时还可促使学生团队意识、交流能力等均不断提升;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学习中也同样如此,在此考量下张韶虹设计了“任务驱动-问题导入-精讲释疑-拓展互动-考核测评-评价反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具有较强完善性,通过设定任务,促使学生学习动力不断增强,驱使其不断进行深度学习、问题探索等,将问题及时导入其中促使学生兴趣显著提升,及时对相关疑问进行全面精讲可加深学生对其了解度,提高学生学习深度、拓宽学习面,积极进行拓展互动可促使学生学习参与度、积极性、配合性等均不断提升;及时进行考核测评与评价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具体学习状况、对教学方式接受度、意见等,便于促使教学模式可及时进一步完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往教学模式均将教学重点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中,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还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与学习能力,基于此张海红、陈晓静提出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的教学及考核模式并以《药物分析》为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研究,同时还对考核模式进行相应改革,促使教学模式实践性价值不断提升[4]。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其对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均具有一定改善效果。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混合式教学模式文献资料全面分析可知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混合式教学模式重视度、了解度均不断提升,旨在促使我国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而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具体专科分类时可发现,其多集中于英语类、文史类等教学中,在医学中应用甚少,而医学专业具有重要知识点众多、专业术语繁多、知识严谨性较高等特点,学生学习压力明显较大,急需采取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5]。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研究价值与意义

通过进行混合式教学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院校可及时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通过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更换课堂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枯燥性、单一性等,促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后具体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等,并以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助,促使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可促使学生实践精神、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均高效提升,可高效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网络技术较发达,但同时网络环境也较为复杂,通过进行混合式教学有助于促使教师及时为学生进行良好网络资源把控,可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学习环境、学习质量等均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网络技术较为发达,各行业对网络技术运用率也不断提高,进而网络资源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网络资源,可高效激发学生兴趣,促使教学质量有效改善;古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不仅具有基础教育作用,同时更多为引导和启发,进行混合式教学可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基础教育、不断引导与启发等作用,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性等均不断提升,促使教师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理念均不断向更高境界提升;另外,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解剖学教学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实时评价,对双方自我提升、完善等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进而促使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性与效率性、价值性等也均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大力重视教育发展,不断提出教学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当今教育行业发展潮流与趋势;通过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有助于促使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转化,促使院校不断加强高水准师资队伍建设,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前准备

为促使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不断提升,还需在具体实施前做好相关准备措施。首先,教师教学理念至关重要,传统“一言堂”教学观念历经几千年,此种教学观念在大多数教师思想意识中已根深蒂固,但此种教学方式已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进而需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促使其完全接受以为学生为主导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因材施教、分流施教等,促使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化特点等均可高效彰显;由于解剖学教学专业性较强,各种组织构造较为复杂,进而常存在各种教学难点,对此教师可及时将相关科技技术、信息技术等运用其中,譬如3A思维导图、3Dbody等APP,促使学生可更为直观、立体了解相关组织架构,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等均不断提升。

3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解剖学实训教学中具体应用

3.1 课前准备

由于解剖学知识系统构架较为复杂,对教学严谨性、质量性等要求均相对较高。因此教师需及时做好充足课前准备:①教师以问卷调查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期待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同时教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既往混合式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制定;②教师及时深度了解相关具体章节教学内容,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具体分化,根据教学知识选择适宜案例用于其中;③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素材收集,其包含视频资料、图片、微课资料、虚拟化或数字化仿真资源、文本资料等,教师根据收集资料进行视频制作,视频需充分保证内容精炼、重难点突出、新颖有趣等,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可有效保证;④为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性等均不断增强,还需及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关问题设计,问题设计主要包含学前问题设计及与知识点相关问题引申设计,问题引申设计需遵循由少及多、由浅入深、由简及难的基本原则,并与知识点紧密相扣;⑤单纯理论知识主观性较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等均造成一定影响,为改善此现象教师还需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教学案例,促使学生可直观、全面、深入的了解相关专业知识;⑥课前教师及时将相应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数据库中,并引导学生提前进行预学习[8]。

课前准备不仅针对教师,同时还针对学生,学生需提前根据教师教学规划进行相关基础性学习,及时了解整体课程规划基本构架、重难点知识等,并深度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便于促使后续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等均可显著提升。

3.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不仅包含专业知识传授,同时还包含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等培养,因此课堂教学方式需包含多种形式。首先,教师需以学生为主导并利用情境教学法、形态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充分保证教学方式新颖性、生动性等,同时还需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在讲课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答题卡知识点判断与选择,课后教师及时查看学生答题卡,了解其对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其次,教师及时借助课堂案例、同专业领域中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并引导学生及时根据相关问题进行网上、书籍、文献等资料查询,再将探讨结果整理成专业报告呈交教师,教师仔细阅读学生报告并对其进行全面点评,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均可不断提升[9]。最后,教师还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演讲答辩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演讲,同时还需对学生、教师提问进行专业解答、辩论等,最后再由学生、教师等对其进行不同视角的专业点评。除此之外,为促使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进一步显著提升,在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签到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状况;在课堂中还可通过不定时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专注力、活跃课堂气氛等,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可有效改善;上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答辩等,课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3A思维导图、3Dbody绘图等相关软件进行知识总结,其后发至老师点评,不仅可有效锻炼学生总结能力,同时还可促使学生进行知识温故,促使其对知识掌握水平不断提高[10]。

3.3 课后反馈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则主要是促使学生综合实力均不断提升,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为促使改革效率、改革水平不断提升,还需及时了解学生真实反馈。学生反馈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教师可对学生课堂考核成绩、小组讨论后报告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等,进而掌握学生对此种教学方式接受度、适应性等;其次,教师可制作问卷调查表定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节奏满意度、适应性等及具体教学意见等;再次,教师可创建班级性微信、QQ等线上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点评,及时指出其中不足之处,教师及时对其进行全面记录;最后,教师还可召集班级干部对教学模式、教学氛围等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当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真实反馈后,对其相关建议、指出问题等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与学生诉求等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再根据改善措施进行改革措施执行率、改革质量追踪,促使教学水平可不断提升[11]。

3.4 研究进度与阶段性目标设定

混合式教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其教学质量对教师、院校、学生及市场人才需求等影响均较大。因此在进行改革研究设定时还需进行阶段性进度与目标设定。可见其分为4阶段:首先,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及学生思维模式、学习方式等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需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促使其教学观念及时转换,形成与时代发展相符合教学观念,同时教师还需参照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表、多媒体课件初期制作等;其次,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现状、解剖学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等进行教学规划,并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相应图形绘制、案例及资料收集等;再次,教师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并不定时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考核,及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问卷调查结果与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全方位客观评价,并将其撰写成专业论文,便于后续推广使用及教学完善[12]。

4 结论

混合式教学法虽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对教育创新重视度不断提升,且同时近年我国网络技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发展迅速,这为混合式教学法发展与推广提供良好契机。因此,我国社会各界均需不断加强对混合式教学法重视度,不仅可将其高效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同时还可将其用于其他专业领域中,促进我国各专业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均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教学法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