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2022-09-21

山西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河湖河长河流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大同市把此项工作作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党政牵头、部门联动,推动河长制落地见效、河湖管理保护水平大幅提升,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2020年,市水务局被水利部评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我市被省河长办评为河长制考核成绩优秀的市。

一、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第一,完善组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在全市流域面积50 km2以上的106条河流,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主抓、主干、主责的河长体系,其中市、县、乡党委政府一把手任“双总河长”,政府副职领导各分管一条责任河道。同时,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构建了“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的工作模式,设立了市县乡三级河警长。根据政府人事变动,适时对市级河长作出调整,目前全市共有河长1 448人(其中市级河长8名,县级河长61名,乡级河长342名,村级河长1 037名),河长助理60人,河警长153人,专职巡河员325人,构建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管理体系,织就了一套完备的河流管护责任网。

第二,健全制度措施,夯实基础保障。出台了市、县、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为开展河长制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制定了市级河长制会议、工作督查等14项规章制度,规范了河长制工作流程;7条市主要河流编写了“一河一档”和“一河一策”方案,为河长治河提供基本方略;印制了《河长工作手册》《河长制知识手册》,制作了宣传河长制专题片,竖立了河长公示牌,加强舆论宣传,为河长治河营造良好氛围;组织了三期河长制工作培训,提高各级河长及业务骨干的政策水平与业务能力;各级河长安装了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手机APP,提高河湖管理保护智能化水平。

第三,厘清工作职责,健全协作机制。一是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建设了跨境河流市县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厘清了污染责任,明确了上下游、部门间的管护职责,细化了“管、治、保”三位一体的护河目标任务,有效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发生。二是河长巡河护河成为常态。四级河长认真履行知河、巡河、治河、护河的全面职责,按照分级分段、包干负责的原则,定期开展巡河,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河流管护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工作联动日趋频繁。上下游、部门间定期沟通交流,通过市级统筹、县区联动,定期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增进了工作合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四是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先后组织召开了桑干河流域河长制工作暨水污染治理推进会、冀晋蒙辽四省(区)人民检察院保护祖国北部绿水青山蓝天护航联合行动联席会等重要会议,加强流域内跨省市间的合作。桑干河“一河共有、三市共治”的理念深入人心,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上下游共治、左右岸同治、多部门联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逐步深化。

第四,坚持源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集中整治入河排污口。开展“查、测、溯、治”工作,通过GPS定位、编号、拍照、登记等手段,对入河口进行摸底排查,制定地表水断面—排污口—污染源清单,采取截污纳管、封堵、备案保留等方式进行规范化分类整治,有效遏制了超标排污行为。二是常态化开展河流“清四乱”。从2018年7月开始,针对河道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与公检法部门配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清四乱”专项行动,按照遏增量、去存量的原则,建立“四乱”问题台账,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专项行动后河流“清四乱”步入常态化,整治范围向规模以下河流延伸,基本实现了“四乱”整治动态清零,有效改善了河流整体面貌。三是部门联动整治污染源头。深入开展河流主要污染源排查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源头治理。督促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抓好工业和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偷排偷放、超标排污行为,推进工业企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及在线监控设施配套建设;督促城市管理及住建部门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督促农业部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管理,强化农灌退水管理,加大农村综合环境整治,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督促水务部门抓好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建设,合理调配水资源,实施好生态补水工作,逐步恢复河流水系健康机能;督促工信部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污染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督促公安部门牵头抓好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任务,对偷排污水、超标排污、倾倒废物废液等涉河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营造高压态势,形成有效威慑。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范围内的河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质持续回升,地表水国考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

第五,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将河长制工作纳入了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年年底集中开展考核,织密管水治水的责任网、监督网、考核网,明确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完善了水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河长履职不到位、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未完成、问题整改不积极的党委、政府或部门负责人,通报约谈、严肃查处、坚决问责。市级层面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的河流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河长制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部署,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推动全市河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为全市转型出雏形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水支撑。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对各级各地党政负责人因工作调整变动或其他原因出现空缺的,及时落实新河长人选,做好工作衔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各级河长和成员单位的职责,持续提升整治成效,让河道水常清、岸常绿。

二是完善规划布局。按照省委“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和要求,对接全省规划布局,聚焦河流突出问题,统筹做好生态系统建设规划,注重把生态修复治理融入到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发展等各项工作之中,打造与大同历史文化、古迹遗存相得益彰且凸显地方特色的水景观、水文化。

三是加大治理力度。坚持项目为王,以汾河治理为标杆,巩固深化河长制改革成果,统筹推进“五水同治”,大力实施以桑干河、御河、十里河等为重点的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争取政策投资、加大金融投资、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到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来。

五是引导公众参与。持续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让河湖管理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河湖河长河流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河流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
开化:催生“河长”公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