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
——以《后翼弃兵》为例

2022-09-21张青青

今古文创 2022年35期
关键词:连贯字幕目的论

◎张青青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401)

一、前言

《后翼弃兵》讲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末孤儿院天才国际西洋棋手贝丝·哈蒙(Beth Harmon)在男性主导的象棋世界里,凭借天赋和努力,成为国际冠军,并且跨越重重艰难,战胜自己心魔的故事。作品借助影视化方式传达了“舍得”的人生观与生活观。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研究其字幕翻译,通过分析遵循目的论三原则的翻译手段,以期对迷你改编剧翻译提供裨益,从而达到提高字幕翻译质量与实现文化传递的效果。

二、字幕翻译的特点及限制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形式,将原声口语浓缩成书面译文”。与相对蓬勃的国外影视字幕翻译研究相比,目前国内字幕翻译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待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指导翻译实践。影视字幕的翻译可以列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但与文学翻译语言相比,影视字幕翻译又具有明显不同。Gottlieb把字幕翻译的特点总结为:以文字形式呈现、附加性、及时性、同步性和多媒介翻译;而后,麻争旗提出了口语化、情感化、口型化、通俗化、人物性格化是影视翻译的五个特征;张春柏又将影视语言的特点归纳为即时性和大众性;而钱绍昌则认为影视语言具有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五个特征。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别,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至少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语言形式的制约,从口语转化到书面语;二是时空的限制,一定时间内展示特定字符量;三是传播媒介的制约;以及视觉画面的制约,需要根据音画同步,适当调整语序,以满足信息的有效传递。影视字幕的特殊展现形式令字幕翻译受到较大限制,在翻译时应结合上述特点,灵活选用翻译策略或方法技巧加以处理,进而使字幕语言表述更为高质,效果更为凝练。

三、目的论的理论简介

(一)目的论的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功能翻译理论,它打破了语言学和对等理论视角的束缚,认为翻译应遵守“目的决定方式”的宗旨。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卡塔琳娜·赖斯首将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还将语言功能和语篇类型同翻译策略联系起来,提出了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性理论;第二阶段,即核心奠基阶段,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将翻译研究摆脱原文中心论的桎梏,提出了目的论及其三原则;第三阶段,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进一步借鉴交际与行为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第四阶段,克里斯蒂安·诺德全面总结与完善功能派理论,在系统梳理各学派理论后,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四个理论联系紧密,以目的论为核心,互相补充。

(二)目的论的三原则

目的论包含三个重要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其中首要原则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与忠实原则属于服从地位,且忠实原则又要服从于连贯原则。

目的论认为,翻译活动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翻译活动目的通常分为三种:译者的基本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以及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意欲达到的目的。弗米尔认为“目的论所规定的是:译者必须自觉地、前后一致地、按照有关译文的特定原则进行翻译。目的理论并未说明是什么原则,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因此,译文的第一要务是明确表达源语目的,要在特定目的语接收者的文化环境与交际情境中发挥作用,而至于所采用的翻译手段,译者可在尊重委托人意图的前提下进行主体性选择。连贯原则,也就是语内连贯,指译文内部要连贯。译文要在表达上顺畅流利,在逻辑上有序清晰,同时确保和译文接收者文化之间保持连贯、前后一致,在目的语环境中为读者所采纳和理解,兼具可读性与可接受性,从而实现在目的语交际情境中产生意义。忠实原则指译文与原文之间要符合语际连贯的标准,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二者之间应在语际上连贯一致。原文的语言特色、文体风格应尽量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使译文接受者感同身受。而目的论中的忠实程度需根据译文的目的与译者的理解来衡量定夺,并非完全地、绝对地忠实。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依据目的论的三原则灵活选取翻译方法,最终实现译文目的与原作者意图的统一。

(三)目的论对于字幕翻译研究的适用性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可以说字幕翻译目的决定字幕翻译的整个过程。首先是前言奠定基调,以便观众跨越语言障碍,理解其内涵这一根本目的。另外是转移外国文化。作为文化交流一部分,字幕翻译可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转型。最后是传递异国风情和介绍习俗。通过观看影视剧的字幕,观众能够获得生动的体验,感受真实的异域风情。目的主导着整个翻译行为,译者应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与传统进行音像作品信息处理,以达到字幕翻译的目的。

四、目的论三原则下《后翼弃兵》字幕翻译手段研究

(一)目的原则

目的论认为翻译应遵守“目的解释手段”的准则,译者应在的各种目的指导下实现整个翻译。就字幕翻译而言,其目的则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让观众得以迅速地、最大程度上捕捉到影片所提供的信息。基于此法则,译文采取了意译和释译的翻译手段。

1.意译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真实意思,不拘泥于逐字逐句的刻板翻译,着重强调相对独立的原语文化体系与译语文化体系。翻译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翻译结果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在字幕翻译中,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义缺省或语义冲突,译者可适当采用意译、直译、缩译等手法。

原文:The Queen's Gambit.

译文:后翼弃兵。

影片名翻译的主要功能和最终目标是帮助观众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激发人们的观看欲望。该名原直译为“女王的棋局”。Gambit,在国际象棋中指“开局让棋法或弃兵局,是一种以取得优势的开局棋法”,直译为“棋局”,模糊了该词原有含义。纵观全剧,哈蒙通过不断舍弃以求得成功。而“后翼弃兵”本为象棋术语,指国际象棋的一种封闭性开局方式,此译文体现“Queen”含义之际,又不显死板,涵盖了女主所用策略、暗示了题材同时,兼顾隐喻了本剧是有关牺牲和换取优势的故事。译本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满足了字幕即时性的鲜明特征,既不执著于字对字的僵化译法,使原文译文意义对等,又考虑到文化负载,达到了表达多重意义且符合语域的目的。

2.释译

释译即对源语进行解释说明性翻译。由于源语和译语根植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所以某些涉及源语文化的词汇很大程度上会致使目标语观众理解困难。为避免因专业化、特色化等词汇误解国外文化,在字幕翻译时译者需对源语加以解释说明,从而减少目的语接收者的阅读障碍。

原文:That's called the Scholar's Mate.

译文:这叫学者将杀。(也称为四步将杀,即四步将死对方,常用于与新手对决时开局)

“Scholar's Mate”是国际象棋中的特有词汇,属于专业术语,指“学者将杀”。对于没有接触过国际象棋或对其接触甚少的观众来说,该词理解困难。所以译文运用释译,以简洁的措辞对术语进行了额外解释说明。这样的处理既忠实了原文、作者目的,又极大地减少了观剧障碍,在不挤用屏幕中央空间的前提下,做到了字幕翻译的及时性,使观众能具体了解源语文化的目的,为下文再次出现该词或该棋面做下铺垫。

(二)连贯原则

连贯原则,也就是篇内一致,它要求译文保持语内连贯,使译文拥有意义,译文的表达需流利顺畅,符合接受者的用语习惯与语言逻辑。在连贯法则的指导下,译文运用归化策略和增词技巧,经巧妙处理后使译文摆脱了原文束缚,令其表达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实现了内容更为清晰地道,表述更加自然流畅的效果。

1.归化

归化是指把源语本土化,使用目标语言的行文规则和习惯来进行翻译。语言属于文化的一个部分,不论何种文本,其意义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而所用词语的意义最终也只有在其对应的文化中才能找到。归化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译文尽量使用目的语接受者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的语言形式,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达到原作者和读者直接对话的效果,增强自身可读性和欣赏性。

原文:You've got to stay open, if you get locked into one idea, it's death.

译文:你必须保持开放的心胸,如果你钻牛角尖,那就是死路一条。

此处为哈蒙棋友在帮她分析下棋时的问题,劝其打开思路,不可盲目固执。若“get locked into one idea”直译为“锁定一个想法”,译文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观众无法准确捕捉主人翁当时的情绪,而且不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而在中国文化下“钻牛角尖”既是俗语,也立刻能让观众体会到当时女主的状态,感受到其执拗,贴合语境的同时契合了字幕翻译的情感化特点,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表达更为连贯地道。

2.增词

增词指增加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要包括增加范畴词以明确语义,增加关联词或与上下文有关的实词以加强联系,增加的解释性词语以满足结构平衡、逻辑合理或修辞需要等。

原文:What you know isn't always what is important,but living and growing. Living your life. Treating yourself. Adventure.

译文:一个人的专长不见得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活和成长。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于冒险。

英语为避免重复,用词多简洁达意,而汉语则善用排比结构增强韵律。此处英文后半部分前两小句均采用动词加名词或代词的表达形式,但末尾却直接使用单个名词成句,在翻译为汉语时,出于结构平衡的需要,译文补充了动词“勇于”,这样三组“四字词”的排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既符合了搭配习惯,又保持了格式一致,使文字具有观赏性,同时也使整体表达更为连贯完整,提升了语言的可读性、流畅性。

(三)忠实原则

忠实原则强调翻译要尊原文作者,使译文的目的和原文作者的意图保持一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擅自增删内容,改变句子意思,译文应尽可能地保持源语的风格、结构、修辞等。因此,基于此法则的要求,译文选取了直译的处理手段。直译对应意译,是指译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是忠实原则下最为直接的翻译方法。它要求译者在句子结构和表达形式上做到原文和译文相符,不可任意增删内容或思想,应保持原文风格,还要实现译文的目的与原作者的意图相一致,既有可信性又有可读性。

原文:US Americans, we work alone because we're all such individualists.

译文:而我们美国人只会独善其身,因为我们都是个人主义者。

译文中的“个人主义”是指一种强调个人,包括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的政治、伦理学说和社会哲学。虽然该词现已为我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但它实际来源于西方,个人主义是伴随着西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并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封建社会、农民社会,催生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在中国不具备深厚基础和发展空间,直到近代才逐渐萌发,而“个人主义”在此前的中国难以找到对应身份,它是西方文化的负载。所以此处选择直译,保留了其原始表达,这既忠实反映了源语文化,实现了源语文化的输出,还促进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交流。

五、结语

影视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媒介,字幕翻译是让媒介发挥作用的助推器。随着中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影视剧作为文化沟通的重要方式,其引进与推广力度会继续加大,此时字幕翻译所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重。影视作品是一种特殊、特定的体裁,译者可从字幕本身特性出发,针对性地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综合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灵活选择翻译手段,提高译本质量,从而实现最广化、最优化的文化传播与交流。

猜你喜欢

连贯字幕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第七只鸟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快速搜寻和下载电影字幕文件
自己动手 调整错乱的影视字幕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