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体在儿童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022-09-17曲衍婷

今古文创 2022年34期
关键词:儿童剧形体戏剧

◎曲衍婷

(山东省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技巧,通过对形体进行有效运用,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戏剧作品的情节,提高作品表现力,让塑造出来的人物更加生动。儿童剧表演需要贴合儿童的认知特性,因为儿童剧是面向广大儿童的艺术表演活动,不管是作品呈现还是表演技巧的运用,都需要贴近儿童,恰当运用儿童容易理解的形体语言,展示丰富而深刻的戏剧内涵,保证儿童剧的整体演绎水准。

一、形体

形体是戏剧表演当中的专业术语,是表演者实现戏剧当中人物特性展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戏剧表演的形体内容包括演员的动作、体态、表情及情绪等众多细节方面,通过形体可以让观众更为直观地欣赏戏剧人物的角色思想、立场、态度、个性。形体语言的灵活应用,能够帮助演员全方位进行角色塑造,同时对观众的感受也有很大助益,进而提升戏剧表演整体的舞台效果。特别是在儿童剧当中,儿童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的性格展示更需要形体的充分辅助,这也是其他不同的表演技巧所不具备的优势。加强戏剧表演中的形体研究,对于提升舞台展示有积极价值,也对表演者的整体表现力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儿童剧的表演者要加强对于形体方面的重视程度,科学认识形体语言价值,加强自身形体表演技巧掌握,为精彩的舞台演出奠定坚实基础。

二、形体语言的特点与类型

(一)形体语言特点

视觉性。儿童剧表演利用差异化和多元化的演绎方法,让观众在认真观看过程当中把握作品的内涵。在儿童剧表演环节剧情和人物性格的表现都少不了形体语言的运用。形体语言是演员,利用自身形态与肢体动作等依托无声演绎的方式来呈现戏剧作品的内容。形体语言虽然不是用声音进行情节和人物表现,但是表现出很明显的视觉性,可以在视觉层面上吸引眼观众,让观众通过演员的动作读懂戏剧内涵。形体语言正是凭借明显的视觉性,可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真正优秀的儿童剧演员必须把人物的全部情绪融入形体,然后借助无声力量来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形体语言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但是和有声语言一样都是表演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会对实际的演绎效果带来直接影响。比如想要表现人物的内心痛苦与挣扎,就可以运用相关的形体语言,借助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提高观众的观看效果。

艺术性。儿童剧表演活动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体现,而且这种戏剧表演形式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儿童。为了确保儿童剧表演效果,演员应该重视并且把握好形体语言艺术性特征,在动作当中融合艺术塑造,把形体语言作为手段对观众进行艺术美的熏陶。形体语言的艺术性要求儿童剧演员对其中的人物以及作品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领悟与挖掘。艺术性和形体语言结合不能空洞,应该带有深刻内涵,从而提升表现力。形体语言艺术性的呈现,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物性格或剧情,利用艺术塑造的方法,展现出儿童剧作品的魅力,准确传达作品当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与故事脉络,在形体语言辅助之下促进艺术和实质的结合。

传递性。戏剧表演是文化艺术,主要是利用多元化的表演活动,把作品要传达的思想和表现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形体语言在儿童剧表演当中表现出明显的传递性,具体可以从传递内容的完整、准确、生动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形体动作表现并非是直接让观众得到语言信息,而是要求观众理解演员的形态与动作。这样的传递性增强了观众和演员间的沟通互动,同时也考验了演员的表演能力。假如形体语言的表现产生偏差,那么观众对剧情的把握和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也会产生较大偏差,影响到实际的表演效果。演员在利用形体语言传递性的过程中,要站在观众思想与心理层面考虑,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进行形体动作技巧的运用,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演员的肢体与面部表情均是形体语言传递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在传递形体语言当中凸显形体语言特征,增加演绎效果。

(二)形体语言类型

肢体语言。对于形体语言来说,绝大多数的展示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在儿童剧表演中,小演员需要协调并配合好四肢动作,将人物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及心理变化直观反映出来,例如跌倒、趴下、跳跃、捂脸、捂嘴、摇晃臂膀、扭屁股等,观众可以通过演员肢体动作来体会戏剧情节下的角色内心。通常来看,儿童剧可以通过略带夸张的肢体动作来传递情感信息,同时肢体语言的表达也反映出小演员的形体能力掌控。

空间语言。对于空间语言来说,可以从舞台上演员之间空间距离来理解。例如在儿童剧当中表现欢快、亲切等情绪的时候,小演员可以有拥抱、围绕等形体表现,能够给观众传递出有效的戏剧情感思想。同时空间语言还可以从表演者对舞台各项布置的接触及利用程度方面进行。因此空间语言需要靠观众的想象和揣摩进行传递,表现出的内容也比较抽象。

情感语言。对于情感语言来说,主要是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方面,同时也包括眼神的展示。戏剧舞台中,情感语言相对直观,可以让观众相对直接地明白人物内心活动,进而对表演过程产生深刻认识。儿童剧中丰富多样的情感语言更是凸显出可爱人物造型的重要介质,让艺术表演更加的具有韵味。

三、形体在儿童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故事情节

为了呈现出生动而又丰满的儿童剧作品,提高表演质量,就要借助有效的戏剧演绎形式,让舞台更加多彩,而形体语言的运用就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把故事情节全面呈现出来。戏剧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每个戏剧故事都是对生活场景的缩影,在预设好的舞台当中,尽可能完整表现故事。儿童剧表演的剧情必须密切衔接,从而增加故事表现的饱满度。特别是在儿童剧的表演活动当中,演员要把形体语言融合起来并进行灵活运用在形体的辅助之下,提高剧情的丰富性,让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更加细致和深刻。要发挥出形体语言在丰富戏剧情节当中的积极作用,就要对形体动作的各个细节进行恰当加工与处理。儿童剧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形体语言也是丰富多元,要发挥形体语言在填充剧情方面的作用,就要把握剧情,并在儿童剧表演过程当中让形体语言尽善尽美,带领观众通过形体语言思考剧情。

(二)增强戏剧表现

儿童剧表演活动是借助舞台的表现的儿童剧的表演过程,必须要把舞台作为表现基础,增加表演活动的震撼性以及表现力。对形体语言进行准确而又灵活的使用,能够让儿童剧当中的人物表现力得到提高,依托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情感体验。儿童剧表演是借助特定空间来呈现故事走向与人物生活,很多儿童剧都是艺术延伸的结果。在表现儿童剧作品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观众融入戏剧的故事情节,并与之生成情感上的共鸣,就要把儿童剧内容以更加完整细致的形式呈现出来。儿童剧表演的效果和形体语言运用的效果直接相关,想要让表现出来的人物具备感染力,让呈现的故事有说服力,用故事牵动观众的情绪情感就需要发挥好形体语言的作用。

(三)促进人物塑造

对于儿童剧的表演活动来说,人物是其中的基础以及关键内容,只有提高人物塑造于表现力,才可以让儿童剧带给人更加积极的观看体验。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赋予儿童剧人物灵魂,让人物变得鲜活生动,更加贴近观众的实际需要,让观众和舞台距离更近。戏剧人物灵魂通常是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构成的,可以用形体语言增加人物灵魂表现让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都能够在观众内心深处留下印象。在对人物性格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儿童剧演员可以把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结合起来进行运用,提高性格的鲜明度,保证人物性格的直观展现,为带领观众理解儿童剧作品的内容打下基础。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演员应该磨砺自己的表现技巧,在形体语言的运用方面把人物内心活动转化成外在动作。

四、形体在儿童剧表演中的有效运用

(一)形体语言契合角色外在特征

在如今的戏剧市场上,儿童剧备受关注,而且票房效果非常明显。儿童剧是面向儿童的戏剧表演活动,对表演者的形体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童话剧当中,动物、精灵、公主等角色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形象。儿童剧演员想要准确塑造特定角色,并把角色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就需要重视对形体语言的运用,提高角色表现的鲜活性。比如在《火狐狸玛洛金》的儿童剧表演中,由于这部儿童剧作品当中塑造的角色均是动物,怎样进行动物区分是表演者需要重视的问题。演员除了身上穿着动物服装之外,还必须用好形体语言,保证形体动作和小动物的形象特征高度一致。比如演员在塑造狐狸的形象时,除了要保证动作表现与狐狸特点相符之外,还需要对不同狐狸角色的特征差异进行表现。火狐狸扮演者需要塑造出一个动作轻盈舞姿优美的火狐狸玛洛金形象,因为它是一只擅长歌舞且外形漂亮的火狐狸。扮演它妈妈的演员需要呈现出走路沉稳,举止优雅的形象。假如缺少了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只是依靠台词,往往无法让动物形象生动而又符合其特征。

(二)形体语言符合角色性格特点

儿童剧在塑造角色性格的过程中和戏剧当中的其他类别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儿童剧塑造的角色简单直白。从表面上看,角色塑造是单纯而又简单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有真正意义上把童真童趣和幽默感结合起来,才能够让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防止出现内外两张皮的情况。形体语言的运用需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够让性格表现更加准确。例如,在《绿野仙踪》的儿童剧表演当中,胆小狮是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演员运用形体语言进行恰当的人物塑造直接相关。狮子本来是凶猛残暴的动物,假如演员没有细心揣摩儿童剧当中角色特征,依托固有经验进行角色塑造的话,是不能准确表现胆小狮角色性格的。这个角色胆小,而又害怕别人看穿自己的胆小,所以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应该让形体动作更加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三)形体语言满足角色情感表达

在戏剧表演当中,不管是哪种戏剧类别,均是要塑造出能够表达真情实感的角色。儿童剧同样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演员只有在真正进入角色内心深处,才能够呈现出与角色情感表达一致的形体语言。演员需要把握好角色情感走向,在形体语言的处理方面始终和情感走向保持一致,让角色更有感染力。比如在《火狐狸玛洛金》的表演当中,玛洛金渴望与伙伴共同参与晚会彩排,但是因为大家的偏见使得他虽然渴望融入集体,却非常小心地和大家保持距离。在救出山羊爷爷之后,火狐狸内心欢喜,接受爷爷赠予的童话作品,在接到的同时又情不自禁用双手把书还给爷爷。这样的形体动作能够把火狐狸内在情感波动表现出来,缺少了形体语言就会让角色情感表现失去应有感染力。

(四)形体语言体现儿童生活经验

戏剧表演是根植于生活的一种表演形式。在舞台上,通过演员们的表演更多的是反映出生活的实践,传递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对于儿童来说,生活经验有着独特的认识,情感表达更加的直接与真挚。因此,在儿童剧表演时设计好的形体语言应当符合并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同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有效的引导作用。这样符合儿童特色的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舞台人物,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为了更好地表演好角色,小演员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观察和积累,熟悉各类情感表达的形体语言差异与特征,总结和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儿童剧的演出要遵循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适当通过夸张等手段来突出人物特征,给观众提供真实的舞台节目。

五、结语

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活动当中广泛运用其运用质量的高低关乎剧情呈现的质量与完整性,也影响着表演的艺术价值。优质的戏剧表演少不了形体语言,通过对这种艺术语言进行运用,可以辅助人物形象塑造,增加戏剧表演的艺术魅力以及整体表现力。儿童剧表演是戏剧表演的组成部分,同样少不了对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这就需要提高对戏剧演员的要求,督促其对形体语言的运用方法进行有效把握。

猜你喜欢

儿童剧形体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儿童剧艺术实践思考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形体与空间